首页 理论教育列夫·阿特马诺夫的经典作品评析

列夫·阿特马诺夫的经典作品评析

【摘要】:图9—7 列夫·阿特马诺夫列夫·阿特马诺夫是苏联著名的动画大师,生于莫斯科一个亚美尼亚家庭。1929年列夫·阿特马诺夫开始在国际工人制片厂动画工作室专门从事动画制作。二战爆发后列夫·阿特马诺夫上了前线。1957年《冰雪女王》的出品为列夫·阿特马诺夫的创作树立了一座丰碑。代表作《船上的芭蕾舞女》,1969年出品,片长16分钟,由列夫·阿特马诺夫执导。

图9—7 列夫·阿特马诺夫(1905年2月21日—1981年2月11日)

列夫·阿特马诺夫是苏联著名的动画大师,生于莫斯科一个亚美尼亚家庭。1926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校导演专业,1928年开始作为导演助理参与电影的拍摄。1929年列夫·阿特马诺夫开始在国际工人制片厂动画工作室专门从事动画制作。从1931年开始成为独立的动画电影导演。这个时候他与苏捷耶夫合作了几部动画片,第一部是《横穿马路》,这是一部有声动画,与苏联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几乎同时问世。他们合作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是1932年的《小白牛的故事》。列夫·阿特马诺夫这个时期还制作了两部影片《科里亚克萨在北极》(与苏捷耶夫共同执导)和《理发师科里亚克萨》。

1936年列夫·阿特马诺夫迁往埃里温市,在那里创作了一批亚美尼亚动画片,其中有1938年的《狗和猫》、1941年的《牧师与和山羊》,动画注重对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的传承,他从而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动画片的创作者。

二战爆发后列夫·阿特马诺夫上了前线。战争结束后的十年间,列夫·阿特马诺夫拍摄了5部影片——《魔毯》《黄鹤》《一朵小红花》《金羚羊》《冰雪女王》,都是神话故事,分别取材于亚美尼亚、中国等世界各地神话,民族色彩浓厚,寓意深刻。

1957年《冰雪女王》的出品为列夫·阿特马诺夫的创作树立了一座丰碑。

《冰雪女王》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故事改编,导演:列夫·阿特马诺夫、尼古拉·费奥多罗夫,编剧:乔杰·格列波涅、列夫·阿特马诺夫、尼古拉·埃德曼,片长1小时4分钟,由苏联动画电影工作室于1957年出品。

开场是一个小老头在讲述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中小女孩歌尔达和小男孩盖亚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在花园里玩耍。一个冰雪的夜晚,冰雪女王来了,她摔碎了魔镜,魔镜的碎片吹到了盖亚的眼睛和心里。从此,盖亚再也不是那个勇敢而快乐的小男孩了,他的眼中充满了仇恨,并且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和歌尔达一起玩了。女王为了解除自己身上的咒语带走了盖亚,在冰雪宫殿中,盖亚必须要完成一个无穷无尽的拼图才能去除魔咒。盖亚失踪了,歌尔达决定去寻找他,她踏上了充满艰辛和危险未知的征途。善良而勇敢的歌尔达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也遇到了很多朋友,大家都为她的勇气和决心以及真挚的友谊所感动,极力帮助她。最终,歌尔达凭着坚忍的意志、勇气和信念终于找到了女王的冰雪宫殿,并用自己的眼泪解除了盖亚身上的诅咒,解救了盖亚,也解救了冰雪女王。

图9—8 动画片《冰雪女王》(www.chuimin.cn)

该片是苏联动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动画故事长片之一,在世界动画史上亦可与美国迪士尼《白雪公主》等名片相提并论,堪称典范。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就曾表示是《冰雪女王》坚定了他的创作之路,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并于2007年该影片诞生50周年之际在吉卜力工作室发行了日文版,由此可见《冰雪女王》的世界级影响力。

影片夺得1957年威尼斯电影节动画电影类金狮奖,1958年戛纳电影节动画电影类最佳影片奖,1958年罗马国际电影节一等奖,1958年莫斯科电影节特别奖和1959年伦敦电影节年度最佳影片奖等在内的众多奖项。

此后拍摄的主要作品有1961年的《钥匙》、1962年的《别人的色彩》、1965年的《牧羊女和烟囱工》、1966年的《花束》、1967年的《长椅》、1968年的《万花筒》、1969年的《船上的芭蕾舞者》、1971年的《混乱》、1973年的《关于太空小说》、1975年的《我回忆》等,他最后的作品是四部《叫卡夫的小猫》(1976—1980)。列夫·阿特马诺夫的创作道路见证了苏联动画的发展历程,他的作品中既有取材于各个民族的神话、童话、民间故事,也有对动画形式进行多样化探索和实验的短片,还有拍摄给小孩子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儿童片,以及情节简练但充满寓意的现代感较强的作品。

代表作《船上的芭蕾舞女》,1969年出品,片长16分钟,由列夫·阿特马诺夫执导。影片主要描绘了一艘大轮船上一个有着纤细轻盈体态的芭蕾舞者,她在甲板上练习舞步,在蓝天和大海之间,如海鸥一样尽情徜徉。她美妙的舞姿吸引了船员的注目,接连几个船员都为之倾倒。此时轮船突然遭遇风暴,飓风在海上形成巨大的旋涡,轮船即将面临沉没的危险。就在这危难的时刻,芭蕾舞者用优美的舞步飞跃到岛屿上,系上缆绳,水手也模仿她的动作跨越到岛屿上,使轮船得以安全抛锚。最终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之后,芭蕾舞者和水手们快乐地跳起舞蹈,乘客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船到岸了,芭蕾舞者离开,海面上飘扬起赞美的礼花。

图9—9 《船上的芭蕾舞女》

影片主要用流畅简练的线条来勾勒人物和事物,又用水彩的晕染描绘出海天一色的背景。整个作品动感十足,海上的风浪、风帆以及人物都绘制得十分生动。而作为主角的芭蕾舞者,她窈窕美丽的身姿,轻盈优雅的舞步,略显夸张地在海天之间舞动,非常具有律动感。导演是按照莫斯科大剧院两位舞者美妙、专业的舞步来绘制的。

影片还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芭蕾舞者曼妙、优雅的身姿和巨大的冒着浓烟滚滚的轮船、粗壮笨拙的船员、肥胖步履蹒跚的乘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通过芭蕾舞者唯美的艺术形象,显现出对美的向往和颂扬,讽喻了机械化和程序化社会的粗陋,芭蕾舞者形象动人且令人久久难忘。

影片获得1970年第三届罗马尼亚马迈耶国际动画电影节二等奖,并在1970年的英国伦敦电影节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