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期间,通信兵阿廖沙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将军接见了阿廖沙,要嘉奖他。这一事件中展现了阿廖沙信守诺言、疾恶如仇、颇富正义感的性格特征。返家途中的一系列事件延误了阿廖沙的旅程,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阿廖沙终于回到自己的家。......
2023-10-15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一直被称为“诗电影”。“诗电影”在苏联以爱森斯坦和杜甫仁科为代表,他们对电影中诗的语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并在一段时间内秉承法国先锋派主张电影应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并热衷于探索电影中隐喻的运用,否定电影中情节的理念。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因其具有哲理化的电影主题、非线性的叙述逻辑、隐喻式的手法而一度被贴上“诗电影”的标签,但塔可夫斯基本人一再试图与“诗电影”划清界限,拒绝对自己的电影做出所谓的“诗电影”的划分。他认为传统的苏联诗意电影矫揉造作,其影像脱离了现实的写实生活和具体事物。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理论著述中,他对前辈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电影隐喻手法以及他那个时代所拍摄的“诗电影”,均持否定的观点。
塔可夫斯基对“诗电影”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诗”并不是一种文学类型,而是一种现实的反映、心灵的表现、精神的外化,它构造的审美意象及表现力量,与影视艺术所蕴含的诗性、人性、作者的人格及审美品格等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他认为,“诗”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电影的“诗性”在于如何将现实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描述出来。也就是说,“诗”对于塔可夫斯基而言,是直指人的一种哲学思辨。“诗”作为一种现实的反映、心灵的表现、精神的外化,是一种主观的真实,故而“真实化”“真理化”是塔可夫斯基“诗化”电影理念的本质追求,并在他的创作中展现出电影诗意的另一种表现方式。(www.chuimin.cn)
塔可夫斯基诗意电影的风格特征就在于对时间流逝的真实记录,塔可夫斯基强调在银幕上所展示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即强调诗意电影的“真实性”,即便表达的是“回忆”或者“梦境”。虽然它们看起来是非真实的,但“电影之所以成为电影,其最根本的意义在我看来,首先是运用事实这样的方式对时间的流逝进行真实的记录”。塔可夫斯基认为电影艺术作为一种以视觉语言来表述人类内心深处的感性认知,这种感性认知才是真实的,是一种心理的真实或者说内在的真实。
有关从苏联到俄罗斯:电影大师经典作品评析的文章
卫国战争期间,通信兵阿廖沙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将军接见了阿廖沙,要嘉奖他。这一事件中展现了阿廖沙信守诺言、疾恶如仇、颇富正义感的性格特征。返家途中的一系列事件延误了阿廖沙的旅程,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阿廖沙终于回到自己的家。......
2023-10-15
光明魔法师安东·格洛节茨基是守夜人的一份子。女巫正在做法的时候,守夜人巡查队赶到了,制止了她。他们发现安东能进入黄昏界,原来安东也是个他者,之后安东选择成为一个守夜人巡查队员。......
2023-10-15
现代生活方式代替传统生活方式,现代文明代替落后传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图6—7草原上出现了巨大的烟囱俄罗斯人谢尔盖则代表着俄罗斯人对民族的骄傲和辉煌陨落的哀叹。除了上述两部影片外,米哈尔科夫其他影片中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俄罗斯民族精神与气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同样是从最初的有罪判决,到最终全票通过的无罪判决,其中经过了案情的推理和人性的较量。......
2023-10-15
到了后期,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时期社会表现出来的各种不正常社会现象削弱了梁赞诺夫早期喜剧的明朗乐观基调,从而增添了更为鲜明的批判性。梁赞诺夫的喜剧电影即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为表现对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不足,并通过这种矛盾和不足来阐发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列车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从异地运输物品倒卖。显现出梁赞诺夫深厚的现实主义功力及其喜剧电影的独特风格。......
2023-10-15
《办公室的故事》中的女局长卡卢金娜是个女强人的形象,言行冷酷、性格怪僻,被同事称为“冷血动物”。对于她认为吃饭不交钱的人绝不放过,当普拉东一气之下给了超额的饭钱,薇拉则只拿了自己该拿的钱。《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这三部影片,通过爱情的主题,塑造出非常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梁赞诺夫在影片中勾勒出的这一个个令人怜爱的女性,挖掘出了女性各种各样的美好品质。......
2023-10-15
在新俄罗斯电影中这种现实主义充满了纪实和隐喻。在注重反映俄罗斯社会真实生活的基础上与现代电影内涵的要求相结合。这些新生代现实主义导演中以安德烈·萨金塞夫最为典型,是当代俄罗斯导演中的佼佼者。萨金塞夫从2003年执导第一部长片《回归》开始得到国际关注,该片先后获得两项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项俄罗斯国家电影金鹰奖。在电影中,父亲展开了一系列他认为儿子们必须在成为男人的过程中学会的事情,比如喝酒。......
2023-10-15
伊万诺夫·瓦诺是苏联动画片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动画大师,1900年1月27日生于莫斯科。伊万诺夫·瓦诺于1951年成为国际动画协会的创始人及副主席。1929年伊万诺夫·瓦诺进入苏联国家电影技术局工作。1949年伊万诺夫·瓦诺拍摄了以鸟类作为主角、象征苏联反对西方文化侵蚀的宣传片《外来的声音》。此外,伊万诺夫·瓦诺1951年拍摄了《白雪公主和七个英雄》。......
2023-10-15
契诃夫生前最后一部戏剧《樱桃园》于1903年问世,被认为是喜剧和抒情诗结合的范例。提到抒情喜剧,许多人会联想到莎士比亚专注描写爱情的浪漫抒情喜剧,但契诃夫式的抒情喜剧和莎士比亚喜剧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那么,契诃夫式的抒情喜剧又是怎样的形式呢?再次,契诃夫的创作目的在于用喜剧的笔调描绘人生的悲剧。契诃夫认为日常生活包含着自身的不协调。......
2023-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