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从苏联到俄罗斯:电影大师作品评析

从苏联到俄罗斯:电影大师作品评析

【摘要】:卫国战争期间,通信兵阿廖沙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将军接见了阿廖沙,要嘉奖他。这一事件中展现了阿廖沙信守诺言、疾恶如仇、颇富正义感的性格特征。返家途中的一系列事件延误了阿廖沙的旅程,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阿廖沙终于回到自己的家。

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编剧: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瓦伦丁·埃佐霍夫

主演: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然娜·普罗霍连科、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尼古拉·克留奇科夫、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类型:剧情、爱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上映日期:1959年12月1日

片长:88分钟

获奖情况

1962年第34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1960年第1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奖提名

影片梗概

在俄罗斯的乡村里,一个老年妇女走到村口,望着一条通往外面的路,久久伫立着,风吹拂着她花白的头发和黑色的头巾。她没有在等待什么,因为她的儿子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卫国战争期间,通信兵阿廖沙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将军接见了阿廖沙,要嘉奖他。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他因为参军走时比较匆忙,还没来得及为母亲修补屋顶,所以恳求将军准许他回家探望母亲,修补一下漏雨的屋顶。将军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他六天假期,阿廖沙踏上了归途。知道他要去休假,一个士兵委托他顺路看望一下自己的妻子,告诉她丈夫平安,并请他转交战时比较紧缺的肥皂给妻子。在中转的车站,阿廖沙给妈妈买了一条头巾,并热心帮助一个残疾军人抬箱子。由于残疾军人萌发了不想回家的念头,阿廖沙很担心他,由此耽误了一辆火车。最后当他看到了残疾军人和妻子团聚,才匆忙离开。为了赶路,阿廖沙搭上了一个运输军资的火车,途中忽然上来了一个偷偷搭车的年轻姑娘,名字叫舒拉,她说是去看望受了重伤的未婚夫,两个年轻人谈得比较投缘。

火车到站停下来的间隙,阿廖沙去打水,车站广播里正在播送最新战报,在废墟上劳动的人们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静静地收听着广播。由于收听战报广播,阿廖沙又错过了火车。他坐上了一辆大卡车追赶火车,等赶到火车站时别人告诉他火车早就开走了。阿廖沙非常失望,没想到转头却看见舒拉拿着他的东西在向他挥手,能够再次相见两个人都非常高兴。随后,阿廖沙和舒拉一起去车站附近的市镇,寻找托他捎带肥皂的那位战士的妻子,好不容易找到时却在她房间里发现了另一个男人的痕迹,阿廖沙愤愤不平地拿回了肥皂,把它送给了士兵衰老的父亲。

他们又转乘了一辆火车,舒拉告诉阿廖沙,她对他说谎了,她没有未婚夫,是去看望姑妈的。两个人在车上互相依偎,萌发了爱情。但时间太短了,阿廖沙还没来得及记下舒拉的地址,他们就不得不分离。火车继续向前行进,就要到家时却赶上了轰炸,桥被炸断了,火车也着火了,阿廖沙在火场救出许多妇女和儿童。铁路桥修好还要两小时,阿廖沙已经没有时间等待,只得找一个木筏渡河,随后又拦了一辆卡车赶往家里。天亮了,阿廖沙好不容易赶回家里,母亲不在家,他急忙又赶到农庄的田地里,母亲听到儿子回来的消息也在向他奔跑。母子终于相见,但阿廖沙已经没有时间了,必须马上就回到部队去。他只来得及匆匆拥抱一下母亲,把头巾送给了她,就又要返回前线了。临走时,阿廖沙答应母亲一定回来,于是,母亲天天到村口的路边等他,然而永远没有等来再次相聚的这一天。

电影评析

从影片诞生之日起,每逢卫国战争胜利的纪念日,国家电视台及众多影院都会放映这部名影片,俄罗斯观众也都会满怀激情地去重温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回味战争的那些岁月。影片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在一百多个国家放映,获得了戛纳等十几个国际影展的大奖。

1.人物形象塑造

阿廖沙并不是一个传统的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他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19岁的年轻士兵。影片开始,阿廖沙击毁德军的坦克似乎纯属偶然。战场上,作为通信兵的阿寥沙拼命地躲藏奔跑,德军坦克则在身后穷追不舍,他感到天空和大地都在翻转,已经无法呼吸,在几乎绝望的时刻,阿廖沙抓起战友们丢下的反坦克枪,扣动扳机,出乎意料的是第一辆坦克停下了,冒烟了,接着第二辆也被击毁了。

作为英雄被奖励,阿廖沙只想着回家看看母亲,因为走的时候匆忙,还没有给母亲修葺屋顶。面对这个年轻而真诚的面庞,将军也被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短暂的回家之旅,充分体现了作为普通士兵的阿廖沙的真挚、善良、忠贞、赤诚、纯洁,阿廖沙是一个充满青春魅力的英雄形象,他永远激励着人们热爱生活、忠于祖国、努力工作。

在火车上,阿廖沙与旅客们交谈,分享自己获得来之不易假期的喜悦,偶然发现面带忧郁的残疾军人瓦夏。因战争致残的瓦夏羞于回乡,更不想面对苦等自己的妻子,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前一站他决定放弃回家团聚。阿廖沙不愿看到瓦夏做出这种抉择,于是主动护送他回家,由此阿廖沙误了火车。直到阿廖沙看见瓦夏的妻子又哭又笑,用因为干重活变得粗糙了的双手温柔抚摸瓦夏的脸颊时,他才放心地踏上了下一趟火车。

阿廖沙明知道陪伴陌生的伤残军人归家会耽搁行程,但其善良、纯真的本性使他宁愿牺牲宝贵的探亲时间。接下来阿廖沙又不惜专程去寻找军人保罗夫的妻子,其实保罗夫只是路上遇到的一个军人,知道阿廖沙会路过他的家乡,便委托阿廖沙给妻子捎口信与礼物。保罗夫的家乡经过战火的洗礼已经面目全非,阿廖沙在大街小巷不停地寻找保罗夫的妻子。当感觉到保罗夫的妻子与他人私通后,阿廖沙满心愤怒地拿回礼物转送给了保罗夫的父亲。这一事件中展现了阿廖沙信守诺言、疾恶如仇、颇富正义感的性格特征。

阿廖沙旅途中最主要的事件是与年轻美丽的姑娘舒拉邂逅。舒拉避开哨兵,钻进一节车厢,躲进草堆里,不料碰上了阿廖沙,她没想到有人,吓得想跳下火车。后来,阿廖沙真诚友好的态度,还有他善良的性格使得舒拉不再害怕,一路上他们相互照应、鼓励,共渡难关,美好的爱情就这样萌发了。但短暂的相遇之后,他们又不得不各奔东西,匆忙的分手竟是永别。

“列车遭袭”属于战争时期经常会遇到的事件,旅人遇难、列车被焚,在此危急时刻阿廖沙挺身而出,从被炸毁的火车的熊熊烈火中把受伤的妇女和孩子们救出来。前方桥梁被毁,心急如焚的阿廖沙发现江边小筏,立即奋力撑起,渡江前行。阿廖沙的一系列行动,彰显了他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的个性品质。

返家途中的一系列事件延误了阿廖沙的旅程,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阿廖沙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不巧,母亲正在田间劳动,待他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时,剩余的时间只允许他与母亲匆匆拥抱一下,急急忙忙地说上三言两语,然后就要立即返回前线。这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小伙子就这样又挥别了母亲,虽然他答应母亲一定会回来给她修好屋顶,但是母亲再也没有等到那一天。(www.chuimin.cn)

作为战争中的普通士兵,影片并没有正面突出战争的残酷,也没有突出英雄的壮烈,而是通过阿廖沙返乡途中的一系列小事,突出士兵高尚的品质。

2.散文化叙事

影片突破了剧情电影常用的戏剧结构,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充满张力的故事,而是通过士兵的归乡路,串联起几件看似平淡的小事,可以说是一部散文结构的电影。但它给予人们的感受远比一些戏剧化的曲折的故事丰富得多,它能使观众从哲理的高度去反思战争,烛照人性

这部影片还打破了以往战争片的固定模式,没有正面描写战争,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和激烈的场面,而是突出了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和情感,以情动人。影片通过阿廖沙在路上的经历,展示尽可能多的人物和事件,也借此反映出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前线和后方生活的横断面,展现出在战争的考验面前各不相同的种种人物。影片只用寥寥几笔,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就跃然眼前:那位头上缠着绷带,眼神中透出严肃和慈祥的将军,那位愤怒痛哭的女电报员,残疾军人妻子的泪与热吻,卡车女司机的疲惫……这些都展现了导演在细节和人物刻画上的深厚功力。同时,《士兵之歌》并不粉饰现实,通过阿廖沙的眼睛也表现了战争期间的阴暗面:军用货车的战士受贿肉罐头,以及前线军人的妻子为改善生活背叛丈夫等。这些情节普遍而又有代表性,虽然有的几乎和主人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客观展示了在战争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真正做到了反映真实,表现普通人。

“时间”是影片唯一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处处体现出紧迫性。而“赶时间”的阿廖沙却一次又一次被身边的事情所羁绊,构成了影片主要的矛盾冲突,同时也更加突出了阿廖沙行为的可贵和品质的高尚。影片大致分为5个情节段落:阿廖沙获准回家是故事的开端,中间经过路遇伤残军人、火车遇到舒拉、寻找战友的妻子、救助被炸伤的难民的段落,母子最后相聚达到故事的高潮。其中,路遇伤残军人、火车遇到舒拉、寻找战友的妻子、救助难民是故事的发展阶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在路遇伤残军人段落中,阿廖沙替伤残军人看守行李,这时候火车进站并短暂地停留,阿廖沙匆忙去找寻伤残军人,却发现他正处于情感的纠结之中。在战争中伤残的他害怕面对妻子,不知道怎么进行未来的生活,他不想回家了,想要逃避。此时对于阿廖沙来说,一边是回家的火车即将开启,一边是需要帮助的伤残军人。阿廖沙选择陪伤残军人留下来,牺牲了自己珍贵的时间。在阿廖沙的帮助下伤残军人与妻子相见,两人最终在站台上激烈地拥抱。伤残军人的矛盾得到解决,阿廖沙却错过了回家的火车。在这里,观众既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阿廖沙善良纯真的心灵。

片中阿廖沙朦胧的爱情萌发尤其动人。阿廖沙和舒拉在车厢里互诉衷肠,相互依偎,火车上封闭时空中的光影表达,唯美、浪漫而温馨。“阿廖沙,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小伙子。”舒拉对他说。然而,美好是短暂的,阿廖沙最终离她而去,像梦幻一样在她的生活中转瞬即逝。他俩相互呼唤着,但是在隆隆的火车声中谁也听不见对方的声音。他们的爱情在残酷的战争中注定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梦幻。

最后,阿廖沙带着军人的使命感,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那一幕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战争夺走了阿廖沙年轻的生命,战争使母亲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战争也毁灭了阿廖沙与舒拉之间刚刚萌芽的爱情,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影片结尾是母亲默默在村头小路上等待,呼应开头久久伫立的母亲的身影和含泪的眼睛,构成一个闭合式结构。

这个故事其实并没有讲完,无数个士兵走上前线,他们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亲人,正如阿廖沙村庄里留下的妇女,她们惦记担忧着前线的儿子;像舒拉这样纯洁美丽的姑娘,盼望着恋人归来;前线军人的父亲,为儿子而骄傲;还有伤残的军人,在家里苦苦等待丈夫的妻子,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民……这些元素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社会景象。

丘赫莱依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士兵之歌》这首美好而伤感的诗歌,寄托了苏联人民对以阿廖沙为代表牺牲了的无数年轻战士的哀思。《士兵之歌》既是一支悲歌也是一支赞歌,在战争的悲剧中,温暖的人性折射出璀璨的光芒,这是更高层次的英雄主义。

3.主观性视角镜头

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是极其丰富而具有独创性的,镜头紧紧抓住了人物的眼睛来展现故事的情节。开头部分导演就突出了母亲的眼睛,她一个人孤零零地伫立在那儿,凝视远方,虽然知道儿子再也不能回来了,但还是深情地凝望,然后给了母亲脸部大特写,镜头慢慢拉近,眼睛的特写镜头充满银幕。正如苏联的许多影片一样,《士兵之歌》的摄影镜头也是充满感情的,导演运用镜头来表达情绪。母亲在路口的场景带着几分伤感,一条无限伸展的小路通向远方,大远景的画面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凉。

图1—5 母亲一直凝望着村口那条小路等待儿子归来

接着从母亲的眼睛里浮现出战争的场面,又是一双惊恐的眼睛凝视着敌人的坦克隆隆滚动,这是年轻士兵阿廖沙的眼睛。此时导演突然用旋转倒置的手法,拍出了天旋地转的感觉,好似坦克从天空中重压下来,追逐着狂奔的一个身影,似乎天也跟着要塌下来。摄影机从大俯拍的角度跟随着坦克,居然摇了近180度,让整个画面倒置,这是想突出士兵当时的心理状态。这种镜头构思确是一种创新,让观众感到无比震撼。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从一个19岁士兵的眼睛里所看到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开始了。

阿廖沙在战场上被坦克追逐的那段镜头,采用的是典型的追逐拍摄手法。逃避坦克时镜头倾斜,俯拍,旋转,有着强烈的压迫感。而坦克不断逼近的镜头,主要从士兵的主观视角拍摄,巨大的坦克从仰视的角度碾压过来,奔跑的士兵眼中晃动的天空与大地,越来越快地对切,造成紧张的气氛。

图1—6 坦克追逐镜头翻转形成强烈的逼迫感

苏联评论家对影片里的这些镜头赞不绝口:“在无边的田野上,士兵渺小的身影和庞大的机械怪物的对比,变成了一种象征战争恐怖的集合形象。”“这些镜头也表现了主人公胆战心惊的处境,表现了创作这些镜头的艺术家的高尚的感情,同时还象征性地表现了关于战争惨无人道这一确定不移的思想。”

跟随阿廖沙的归乡路,站台上拥挤涌动的人群,呼啸而来的列车,拉响长笛启动的火车,急匆匆赶路的汽车,影片有很多镜头是全景和远景镜头,无论是从拍摄还是从剪辑的角度都恰到好处,展现了战争后方的真实状况。片中许多片段镜头的运用都很有意味,阿廖沙获准回家,他离开部队逆着人群的那段场景,无数士兵艰难地蹚过河流,向前跋涉,镜头慢慢拉远,大部队滚滚向前,逆流而行的阿廖沙格外引人注意,此时让观众为无数士兵无法像阿廖沙那样能够回家而惋惜;阿廖沙跳下火车去打水的一段情节,他在路边和劳作的人们一同安静地听着战争的持续广播。摄像机随着阿廖沙的步伐慢慢移动,镜头里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的脸上表情肃穆,横移镜头拍摄出一连串仰视的特写,纵深的造型感很强,苏联人民不屈的精神呼之欲出;阿廖沙带着战友送给妻子的肥皂准备送给他的妻子,上楼的时候看到了几个在吹肥皂泡玩耍的孩子,一个个肥皂泡飘落、破灭,似乎象征着战友的家庭已经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士兵之歌》虽然是黑白电影,但将黑白影像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影片的光线处理也是堪称经典,黑白色调的单一纯粹使一些镜头光暗分明,更具质感。在火车上巧遇舒拉的镜头非常唯美浪漫,随着火车奔驰忽明忽暗的场景,颜色简单而纯净,衬托出两个人的关系时而羞涩,时而诙谐,时而欢快,时而对未来充满憧憬,时而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在这个段落中,近景、特写的镜头相对用得多,捕捉了少男少女同处一车厢的细腻表情和心理活动,再加上移动的车外的田野景色,青春的光彩在光影的渲染下分外美丽动人。两个人短暂地相遇,又要别离。火车上两人四目相对,感情在慢慢累积,散发着浓浓的爱意,他们爱情的萌芽纯粹而真挚。列车飞逝,身后的景物都是模糊的、被虚化的,与主人公的特写镜头构成奇妙的重叠,精妙的剪辑给人以诗化的感觉。两个人在火车站台上紧紧相拥,最后别离的时刻到来,伤感弥漫在站台上。阿廖沙连姑娘住在哪里都来不及问,只能在火车上一遍遍回忆两人之间短暂相处的情形:姑娘甩开乌黑的长辫子,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贪恋地喝着从水管里冒出的水,那一刻,水珠四溅,阳光照在她的脸上……美丽的身影与旁边的白桦树林相叠映,观众感同身受,为阿廖沙与舒拉这对纯洁美好的年轻人那匆匆而逝的爱情感到惋惜。

图1—7 姑娘美丽的面庞叠映着车窗外的白桦树林

影片把最动人的段落放到了最后,阿廖沙千辛万苦赶回家,却因为路上的种种耽搁只剩下几分钟见母亲的时间。阿廖沙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可母亲却在田地干活。阿廖沙只好上车边走边找。母亲得知儿子回来的消息,用尽全身的力量往回跑。跟拍母亲奔跑的几个镜头动人到了极致,情绪随着动态十足的镜头一点点积聚到高处。接下来,母亲终于赶到了儿子身边,两人紧紧拥抱。这时候导演出人意料地用了几个大特写镜头,却不用任何声音,没有配乐,没有同期,没有任何声音。无声的效果从影像里得到了最大的张扬,因为每一位观众都会在这样的情景下被深深感动,这样的视听处理由动到静,情绪由低到高,形成了影片一个完美的高潮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