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文化对栖息地偏好的影响:艺术物种的观点

文化对栖息地偏好的影响:艺术物种的观点

【摘要】:人类在极端环境中的成功加剧了这一点。显然,这种普遍的情感变化是由文化推动的[425]。然而,证据表明,无论文化在形成和引导我们的偏好方面发挥什么作用,都有一股强大的暗流,即对自然环境广泛地相同的回应的暗流。我怀疑这是文化偏见的偶然结果。虽然景观偏好是可变的和可延展的,但我不认为,每个人的景观偏好都完全地和任意地地源于文化。

我强调了,为什么成功地与所有环境交涉需要相当程度的社会合作和知识、技能及技术的传授。在我们人族历史上,这种情况至少已经存在了几百万年。因此,我们不能否认文化的中心地位,而是要在我们与环境的互动中广义地构建这个词。人类在极端环境中的成功加剧了这一点。

此外,我们应该对人类对景观态度的变化模式保持敏感。早期未驯服的大自然通常被认为是丑陋和可怕的,而在十八世纪,英国人却被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所吸引;而欧美浪漫主义者在十九世纪认为崎岖、荒芜的土地有种崇高美。在二十世纪末,突然被视为人类活动对更广泛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东西,在保护运动和绿色政治的兴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显然,这种普遍的情感变化是由文化推动的[425]。(www.chuimin.cn)

然而,证据表明,无论文化在形成和引导我们的偏好方面发挥什么作用,都有一股强大的暗流,即对自然环境广泛地相同的回应的暗流。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生活在亚热带和温带海洋环境中,如果这些环境曾经不是公园土地或农田土地的种类,它们也都已经被广泛地修改以符合这一类型。我怀疑这是文化偏见的偶然结果。大多数人都想感受太阳照射在背上的温暖,听到轻柔的流水声,看到树和草,有能看到地平线的开阔视野,即使出生在沙漠赤道森林或北极冰层上的人,都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情况。虽然景观偏好是可变的和可延展的,但我不认为,每个人的景观偏好都完全地和任意地地源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