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类审美意识起源:从《艺术物种:美学、艺术和进化》书中探索

人类审美意识起源:从《艺术物种:美学、艺术和进化》书中探索

【摘要】:我们不知道审美意识究竟是如何或何时出现的。我们能确定审美意识产生的原因吗?很快就会看到,除了灵长类动物之外,我怀疑刚才描述的动物和鸟类对环境的回应也是审美的。在已知历史的限度内,人类已表现出了审美情感。因此,审美意识从最早的时候就存在于我们的物种及其直系的先辈身上,而不仅仅随着距今约8万年的非洲人类高度发达的心态的出现而发生,这是合理的。它把审美意识远远扩展到灵长类动物以外的更简单的生命形式身上。

我们不知道审美意识究竟是如何或何时出现的。因为它似乎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幽默感或假设我们的人类同胞有思想的立场一样,我们可以推测它有着悠久的进化历史。正如我在第一部分的导言中所指出的,我们已灭绝的类人物种前辈有时似乎在构建手斧时诉诸美学标准。我们能确定审美意识产生的原因吗?这里有一个故事。

经过选择的进化会激励动物去追求其基因的利益。在某些情况下,它是通过固定的程序实现的。由于动物能够通过经验学习并相应地改变它们的行为,不适和愉悦会促使它们采取行动。动物经常面临着与谁交配、在哪里生活以及做什么的重要决定。例如,雄鸟可能会建几个巢,然后展示给雌鸟,雌鸟选择只在其中一个巢内产卵。当然,这些选择不是有意识地推理,而是本能地发生。它们是对生物生理或情绪状态的反应。如果这一选择有意识性的基础,这相当于“对我来说,那看起来(感觉起来、闻起来、尝起来)好(不错、舒适、愉悦)”或“对我来说,那看起来(感觉起来、闻起来、尝起来)不好(不吸引人、有压力、痛苦)”。进化上成功的动物应该是那些受这些本能判断的驱使做出选择,从而导致基因成功繁殖的动物。

很快就会看到,除了灵长类动物之外,我怀疑刚才描述的动物和鸟类对环境的回应也是审美的。我当然会否认昆虫和甲壳类动物是审美者。然而,在我看来,把对高等动物(如哺乳动物)起作用的情感状态视为原始审美状态似乎是合理的,至少从——人类的审美回应源于这种反应——这一意义上而言是合理的。我们的祖先对他们的配偶和孩子的优美外表和存在感到无比高兴。当这些反应引导他们选择有好基因的伴侣,选择想和谁生孩子时,他们在进化上是成功的。同样地,他们也会寻找一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为他们的家,他们会装饰这些家,使它们更加适宜。进化上成功的人也因此成功地选择或创造了真正适宜的家园。他们的许多其他决定也会有类似的动机:他们选择了他们认为本质上有吸引力的东西,而拒绝了他们认为本质上没有吸引力的东西。不仅如此,纯粹功利价值的东西,由于实现了它的功能而变得美丽,此外,美化事物的行为增加了它们的价值,即使它没有改善它们的功能。

因此,审美感情引导着我们如何驾驭和参与整个世界以及我们的社会关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平静、无目的的沉思上。我们之所以拥有这些,是因为它们照亮了我们繁衍成功的祖先走过的道路。(www.chuimin.cn)

当然,我们从他们提供的好的东西和愉悦中进行甄别。例如,我们把道德好的和愉悦的与审美的东西区分开来。我们能否确定,我们的祖先觉得某些东西是好的,有时也觉得这些东西是美的?显然是这样。在已知历史的限度内,人类已表现出了审美情感。但我们是在我们物种发展的早期还是晚期开始采取审美立场的呢?尽管早期或晚期均限于史前。我的观点是,审美应该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早期而不是晚期。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一些审美经验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审美经验不必像高阶道德判断和回应那样依赖于复杂的认知推理形式、全面成熟的语言的发展或对抽象概念和象征模式的把握。当我们考虑我们远古人族的祖先时,没有理由认为,与他们作为非审美模式去体验的愉悦和不悦相比,审美愉悦和不悦的价值更低或动机更弱。因此,审美意识从最早的时候就存在于我们的物种及其直系的先辈身上,而不仅仅随着距今约8万年的非洲人类高度发达的心态的出现而发生,这是合理的。

在下文中,我通过将其与两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为我对审美经验的解释进行辩护。首先,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认为,审美经验等同于感性愉悦。我觉得这是无法让人信服的自由主义。它把审美意识远远扩展到灵长类动物以外的更简单的生命形式身上。审美经验的第二种解释提供了二百多年来哲学美学的主导范式。在我看来,它对审美经验的理解过于狭隘,把审美经验描述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与对象的形式无关,其运行总是认知层面上的精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