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雁塔塔檐养护工程技术报告:检测分析结论

大雁塔塔檐养护工程技术报告:检测分析结论

【摘要】:2)大雁塔塔檐汇水区域砖体普遍存在可溶盐侵蚀现象,检测结果显示塔檐可溶盐汇集区域的盐害主要为钠硝石和石膏。4)大雁塔表面普遍存在积尘污染现象,积尘检测结果显示为尘土复合炭黑形成,呈灰黑色。6)通过不同部位的灰浆检测分析显示:内层“唐代”包砌层砖缝充填为纯黄土,无沙粒与白灰添加,素土。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达成以下初步认知:

1)从大雁塔表面残留红色颜料涂层(七层通体、三至六层局部残留)分析可知大雁塔在历史上存在涂装现象,涂装采用铁红颜料,涂层无白底,涂层厚度约0.5mm。

2)大雁塔塔檐汇水区域砖体普遍存在可溶盐侵蚀现象,检测结果显示塔檐可溶盐汇集区域的盐害主要为钠硝石和石膏

该类可溶盐中富含硝酸根、硫酸根离子会随着水分的迁移而迁移,通过可溶盐循环结晶作用侵蚀砖体,导致局部砖体表面酥碱现象,酥碱严重的砖体在水盐破坏下形成向内的掏蚀。而且该类病害处于活跃状态会对局部砖体构成持续损伤。

3)大雁塔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侵蚀现象,微生物以苔藓藻类菌群为主体,多在汇水区域发育形成巨厚状堆积。

4)大雁塔表面普遍存在积尘污染现象,积尘检测结果显示为尘土复合炭黑形成,呈灰黑色。

5)大雁塔砌筑砖体可分为内层绳纹砖和外层近现代砖体两大类型,内层绳纹砖的残留强度、烧制温度均高于外层现代砖体,且内层绳纹砖的显微剖面照片显示内层绳纹砖明显存在揉制现象,应为手工制作。(www.chuimin.cn)

但疑为“唐代砖”的(13)号样品,“清代”字样的砖体(14)样品砖体仍含有一定量的团块状碳酸钙,断定砖体的烧制温度不会高于800℃。并且结合热机械曲线得知疑为“唐代砖”的(13)号样品,“清代”字样的砖体(14)样品砖体烧制温度均在600℃至700℃之间。显微观察知黏土残块周围有揉制痕迹,说明该砖(13号砖)系手工制作而成。

6)通过不同部位的灰浆检测分析显示:

内层“唐代”包砌层砖缝充填为纯黄土,无沙粒与白灰添加,素土。

外层砖砌体灰缝制作普遍为黄土座砖,而后采用灰浆勾缝,灰浆勾缝厚度在0.5~2cm。且坐砖土中添加有及少量白灰。至于勾补灰浆历次维修所采用的灰浆各部相同,有早期的纯淋灰勾补,也有白灰加砂勾补及其水泥加砂勾补。一般沙灰比均大于4∶1。

7)木材材质分析

大雁塔塔檐四角历史上均安装悬挂风铎的木角梁,木角梁长度在1.1米或以上。而在塔檐变形严重的二、三层塔檐局部(东、南两面)下檐5匹砖处每间隔1.2~1.5米填充长度0.9米左右的纴木作为加固材料,这些木材深入塔体砖砌层,部分糟朽腐蚀严重,功效丧失。经材质检测采用树种庞杂,既有材质坚韧的柏木、杉木、榆木,又有材质疏松的杨木,说明历史上修塔可能存在众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