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电梯分类及井道平面设计建筑制图与房屋建筑学

电梯分类及井道平面设计建筑制图与房屋建筑学

【摘要】:图10.36电梯分类及井道平面1—电梯厢;2—导轨及撑架;3—平衡重电梯机房有机房电梯:电梯机房一般设在井道的顶部。图10.37电梯构造示意4)电梯井道构造电梯井道设计应满足的要求①防火要求。当井道内超过两部电梯时,需用防火围护结构予以隔开。图10.38厅门门套装

1)电梯的类型

(1)按使用性质分类

①客梯:主要用于人们在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

②货梯:主要用于运送货物及设备。

消防电梯:用于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人员和消防人员紧急救援。

④观光电梯:将垂直交通工具和登高流动观景相结合的电梯。透明的轿厢使电梯内外景观互相沟通。

(2)按运行速度分类

①高速电梯:速度大于2m/s,梯速随层数增加而提高,消防电梯常用高速。

②中速电梯:速度在2m/s之内,一般货梯按中速考虑。

③低速电梯:运送食物电梯常用低速,速度在1.5m/s以内。

(3)其他分类

其他分类包括按单台、双台分;按交流电梯、直流电梯分;按轿厢容量分;按电梯开启方向分等。

2)电梯的组成

(1)电梯井道

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通道。井道内包括出入口、电梯轿厢、导轨、导轨撑架、平衡锤及缓冲器等。不同用途的电梯,井道的平面形式不同。客梯、货梯、病床梯和小型杂物梯的井道平面形式,如图10.36所示。

图10.36 电梯分类及井道平面

1—电梯厢;2—导轨及撑架;3—平衡重

(2)电梯机房

有机房电梯:电梯机房一般设在井道的顶部。机房和井道的平面相对位置允许机房任意向一个或两个相邻方向伸出,并满足机房有关设备安装的要求。机房楼板应按机器设备要求的部位预留孔洞。

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的,即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他技术取代。无机房电梯可为建筑商降低成本,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

①根据主机的布置位置分类。

主机上置式:主机放在井道顶层轿厢和电梯井道壁之间的空间中,为了使控制柜和主机之间的连线足够短,一般将控制柜放在顶层的厅门旁边,这样也便于检修和维护。

主机下置式:主机放在井道的底坑部分,放在底坑轿厢和对重之间的投影空间上,控制柜一般采取壁挂形式。这种放置方式给检修和维护也提供了方便。

主机放在轿厢上:主机放在轿厢的顶部,控制柜放在轿厢侧面。这种布置方式,随行电缆的数量比较多。

主机控制柜位置:主机和控制柜放在井道侧壁的开孔空间内。这种方式对主无机房电梯机和控制柜的尺寸无特殊要求,但是要求开孔部分的建筑要有足够厚度,并要留有检修门。

②安全要求。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是一项需要专门资质认可的特殊工种,工作前必须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否则将存在较高的危险隐患。

一般电梯的曳引机、控制柜、限速器等部件位于机房内,对这些设备的维修保养操作均能在机房完成,工作空间较为宽敞且安全便利,工作方式也为维修人员所熟悉。无机房电梯由于主要的机器设备全都安装在井道内,对这些设备的维修保养都需要在轿顶区域内进行,不但工作空间狭小且增加了许多危险性。因此,操作中必须按照特殊的维修保养安全步骤进行。

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由于没有机房,无机房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经常需要作业人员在顶层层站出入口和井道顶部出现。通常情况下,顶层层站出入口位置会有路人经过,因此作业人员在对无机房电梯进行维护保养时一定要注意采取相应的安全隔离防护措施。保养作业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障作业人员自身的绝对安全,更要严格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无关人员带来的安全隐患。当在顶层层站出入口工作时,应限定在尽可能小的楼面区域内和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在维修保养的作业过程中,还应尽量避免将保养用工具放置在层站楼面上并处于无人保管状态。

(3)井道地坑

井道地坑在最底层平面标高下≥1 500mm,考虑电梯停靠时的冲力,作为轿厢下降时所需的缓冲器的安装空间。(www.chuimin.cn)

(4)组成电梯的有关部件

①轿厢:直接载人、运货的厢体。电梯轿厢应造型美观,经久耐用。如今轿厢采用金属框架结构,内部采用光洁有色钢板壁面或有色有孔钢板壁面,花格钢板地面,荧光灯局部照明以及不锈钢操纵板等。入口处则采用钢材或坚硬铝材制成的电梯门槛。

②井壁导轨和导轨支架:支承、固定厢上下升降的轨道

③牵引轮及其钢支架、钢丝绳、平衡锤、轿厢开关门、检修起重吊钩等。

④有关电气部件: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柜、继电器、选层器、动力、照明、电源开关、厅外层数指示灯和厅外上下召唤盒开关等。

3)电梯与建筑物相关部位的构造

(1)井道、机房建筑的一般要求

①通向机房的通道和楼梯宽度不小于1 200mm,楼梯坡度不大于45°。

②机房楼板应平坦整洁,能承受6kPa的均布荷载。

③井道壁多为钢筋混凝土井壁或框架填充墙井壁。井道壁为钢筋混凝土时,应预留150mm见方,150mm深孔洞、垂直中距2 000mm,以便安装支架。

④框架(圈梁)上应预埋铁板,铁板后面的焊件与梁中钢筋焊牢。每层中间加圈梁一道,并需设置预埋铁板。

⑤电梯为两台并列时,中间可不用隔墙而按一定间隔放置钢筋混凝土梁或型钢过梁,以便安装支架。

(2)电梯导轨支架的安装

安装导轨支架分预留孔插入式和预埋铁件焊接式。电梯构造如图10.37所示。

图10.37 电梯构造示意

4)电梯井道构造

(1)电梯井道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①防火要求。井道是建筑中的垂直通道,极易引起火灾的蔓延,因此井道四周应为防火结构。井道壁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框架填充墙井壁。当井道内超过两部电梯时,需用防火围护结构予以隔开。

②隔振与隔声要求。电梯运行时产生振动和噪音,一般在机房机座下设弹性垫层隔振;在机房与井道间设高1 500mm左右的隔声层,如图10.38所示。

③通风要求。为使井道内空气流通,火警时能迅速排除烟和热气,应在井道肩部和中部适当位置(高层时)及地坑等处设置不小于300mm×600mm的通风口,上部可以和排烟口结合,排烟口面积不少于井道面积的3.5%。通风口总面积的1/3应经常开启。通风管道可在井道顶板上或井道壁上直接通往室外。

④其他要求。地坑应注意防水、防潮处理,坑壁应设爬梯和检修灯槽。

(2)电梯井道细部构造

电梯井道的细部构造包括厅门的门套装修及厅门的牛腿处理,导轨撑架与井壁的固结处理等。

电梯井道可用砖砌加钢筋混凝土圈梁,但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井道各层的出入口即为电梯间的厅门,在出入口处的地面应向井道内挑出一牛腿。

图10.38 厅门门套装修构造

由于厅门系人流或货流频繁经过的部位,故不仅要求做到坚固适用,而且还要满足一定的美观要求。具体的措施是在厅门洞口上部和两侧装上门套。门套装修可采用多种做法,如水泥砂浆抹面、贴水磨石板、大理石板以及硬木板或金属板贴面。除金属板为电梯厂定型产品外,其余材料均系现场制作或预制(厅门门套装修构造如图10.38所示,厅门牛腿部位构造如图10.39所示。

图10.39 厅门牛腿部位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