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及房屋建筑学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及房屋建筑学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筑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人民大礼堂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图1.23重庆人民大礼堂图1.24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建成于1962年,总建筑面积为16 000m2,包括17个大小展厅和部分办公楼。1959年1月20日开工兴建,9月10日竣工,9月15日开通运营,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车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筑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其建筑形式基本沿袭20世纪30年代的古典式手法,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普遍采用大屋顶。

·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人民大礼堂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整座建筑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m2,其中礼堂占地1.85万m2。礼堂建筑高65m,大厅净空高55m,内径46.33m,圆形大厅四周环绕五层挑楼,可容纳4 200余人。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办法,配以柱廊式的双翼,并以塔楼收尾,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宏伟壮观、明显的轴线关系、比例匀称的主要特点,是重庆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图1.23)。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建于1959年10月,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公共建筑,包括万人大礼堂、5 000人宴会厅和人大常委办公楼三个组成部分。其造型雄伟,富有民族风格,从设计到高质量的建成,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在当时是一大奇迹(图1.24)。

图1.23 重庆人民大礼堂

图1.24 人民大会堂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建成于1962年,总建筑面积为16 000m2,包括17个大小展厅和部分办公楼。它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中间突出的四层主楼采用了中国古典楼阁式屋顶,配以浅米黄陶质面砖的外墙和花饰,使整座建筑显得庄重而华丽(图1.25)。

·北京火车站

北京火车站也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1月20日开工兴建,9月10日竣工,9月15日开通运营,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运车站。其建筑雄伟壮丽,浓郁民族风格与现代化设施设备完美结合,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图1.26)。

图1.25 中国美术馆

(www.chuimin.cn)

图1.26 北京火车站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全面的改革开放,随着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建筑作品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中国建筑学术思想和建筑创作活动,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建筑多元化的崛起。在民族风格上,也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认识传统,从空间构成、序列组织、群体布局、室内设计、庭院意匠等形式上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地探索寻求,创造了一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本土特色的建筑形象(图1.27至图1.32)。

图1.27 毛主席纪念堂

图1.28 上海博物馆

图1.29 深圳地王大厦

图1.30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左)、金茂大厦(右)

图1.31 鸟巢

图1.32 水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