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轻型竹结构在工业化村镇建筑中的应用

轻型竹结构在工业化村镇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图6-23轻型竹结构墙体如图6-23所示,轻型竹结构墙体是由构件断面较小的规格胶合竹材均匀密布形成由墙骨柱、顶梁板、底梁板和过梁组成的棱骨架,然后钉上竹胶合板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类似北美木结构中的二乘四构造。图6-24二层楼盖施工现场图6-25竖起墙体轻型竹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一般在工厂预制再搬运至现场拼装。

图6-23 轻型竹结构墙体

如图6-23所示,轻型竹结构墙体是由构件断面较小的规格胶合竹材均匀密布(间距一般为406~610mm)形成由墙骨柱、顶梁板、底梁板和过梁组成的棱骨架,然后钉上竹胶合板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类似北美木结构中的二乘四构造。墙骨柱由40 mm×84mm的胶合竹规格材组成,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40mm×140mm 的墙骨柱,以便为保温材料提供足够的空间而顶梁板和底梁板在楼盖顶棚处起到防火挡的作用,并作为墙面板与房屋的装饰材料提供支撑。主要结构构件(结构骨架)和次要结构构件(墙面板、楼面板和屋面板)共同作用,承受各种荷载,最后将荷载传至基础。这些密置的骨架构件既是结构的主要受力体系,又是内、外墙面和楼屋面面层的支撑构架,还为安装保温隔热层、穿越各种管线提供了空间。轻型竹结构体系主要采用平台式结构形式,其主要优点是将楼盖和墙体分开建造,因此已建成的楼盖可以作为上部墙体施工时的工作平台,如图6-24所示。

图6-24 二层楼盖施工现场(www.chuimin.cn)

图6-25 竖起墙体

轻型竹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一般在工厂预制再搬运至现场拼装。为加快施工进度,墙体采用模块化设计,通常墙体可在工作平台上拼装,然后人工抬起就位,墙体骨架也可在工厂先拼装好,再搬运至施工现场就位,如图6-25所示。墙体主要施工流程为:铺放窗户过梁→铺放墙骨→将过梁与墙骨钉接→将顶梁板与墙骨钉接→将底梁板与墙骨钉接→墙体调直角→钉墙面板→竖立墙体并设置临时支撑→在各墙与板之间应留有不小于3mm的空隙。在搁栅和楼面板之间涂刷弹性胶,可增大楼层的整体刚度,限制活荷载所引起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