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乾隆朝治理新疆的成果展示

乾隆朝治理新疆的成果展示

【摘要】:换句话说,随着《西域图志》的研究和撰述,清廷完成了在西域的一系列治理手段的构建和实施。书中编纂大臣们写了很多描述和吹嘘皇帝丰功伟绩、神思睿智的话语,对树立皇帝在西域各族臣民中的崇高威望、宣示王朝对西域的主权和治理决心有重要意义。《西域图志》中记载的这些措施,实现了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和社会的和谐。

在清军平定反叛、收复西域之际,《西域图志》的编纂就开始了,在该书二十多年的撰写过程中,清廷在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部署也基本完成。换句话说,随着《西域图志》的研究和撰述,清廷完成了在西域的一系列治理手段的构建和实施。书中编纂大臣们写了很多描述和吹嘘皇帝丰功伟绩、神思睿智的话语,对树立皇帝在西域各族臣民中的崇高威望、宣示王朝对西域的主权和治理决心有重要意义。而其中某些过分乃至肉麻的吹捧,在专制时代也是无法避免的。该书真正的编写目的,还得从乾隆皇帝那儿去找。他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二月为该书所作序直言不讳道:“惟是筹耕牧计久长图,所以永乾贶奠丕基,思日孜孜,持盈益懔,予安得有功成无事之说哉?”[10]意思是说,他在提出编撰该书以及在其初稿完成之时,始终思考的,是在平定西域反叛之后,如何筹划好地方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以维持朝廷对西域的长久统治。

我们从书中看到,随着清军在西域平叛的进展,朝廷在西域因地制宜建立地方政权设官职守,进而将伊犁将军由“总管伊犁等处将军”改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成为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且陆续设立诸将军及府州县官,实行了以军事管制为特色的军政统治。同时,在西域各地部署满营、绿营,建立卡伦、哨所,以保证军事威慑、维持治安、守卫边防的要求。给归附的回部或准噶尔部首领以封爵和赏赐,任命其为原部族长官,因俗而治,以安定各少数民族。同时,从内地往西域移民,在西域实行屯政,征收贡赋,设局造钱,奖励农耕和商业活动,发展西域经济“以边养边”。努力办学校,行科举,以儒家思想教化各族民众,培育西域居民在清朝治下的国民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西域图志》中记载的这些措施,实现了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和社会的和谐。乾隆三十七年(1772)陕甘总督文绶记载道:“巴里坤……城州禾稼盈畴,颇为丰美。城关内外,烟户铺面比栉而居,商贾毕集,晋民尤多。该处地广粮贱,谋生甚易,故各处民人相率而来,日益辏集。”“乌鲁木齐天气和暖,地土肥美,营屯地亩,日以开辟。兵民众多,商贾辐辏。比之巴里坤城内,更为殷繁。又西行,即昌吉、瑚图壁、玛那斯等处,其地肥水饶,商贾众多,计与乌鲁木齐相似。”[11](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