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图志》成功榜样的带动下,乾隆、嘉庆间成为中国古代地方志撰作的鼎盛时期,各省府州县长官及地方士绅无不以修志为务,成就惊人。在数量众多的新疆方志中,质量高、影响较大的属徐松所纂的三部方志,即《钦定新疆识略》《西域水道记》《新疆赋》。如在《钦定新疆识略》中采用了《西域图志》的两个编纂方法:一是借鉴了《西域图志》图表互用、经纬互参的编纂方法,绘舆图23幅,各图系以图说,并开列有诸表。......
2023-10-12
《西域图志》的编纂开启了西域史研究的序幕,而这个序幕因其规格高、资料全、考证精、涉及面广,奠定了西域史研究的基础,此后的西域史研究全都绕不开《西域图志》,或参考,或深入,或拓宽,但都要以之为基础。
所谓规格高,指这是乾隆年间由皇帝主持的国家最高等级项目,不仅有朝廷重臣和精于西域历史研究的编纂官从事编写,还有皇帝和外国专家参与。乾隆皇帝本人对该书的编撰反复发出谕旨,还亲自撰写了一系列诗文,以及历史考证文字。这部书之所以称“钦定”,是因为是乾隆皇帝亲自审定的。此外,参加编撰工作的还有两名外国人,即两次西域地理勘测时参与的葡萄牙人傅作霖和高慎思。他们是勘测专家,在勘测之后绘图和撰写初稿时,也一定做了不少工作,其工作成绩不容小觑,应该说,他们也是《西域图志》的参撰人员。
所谓资料全,不仅指书中所征引的各种历史资料,还包括书中记载的西域各地的地图、地理方位、历史沿革、疆域,山脉河流湖泽的高低大小走向,清乾隆间在西域各地设置的文武官职,各地的驻军,屯田的各种情况,各地贡赋状况,西域铸钱的情况,开办学校和科举考试的数量与成绩,各少数民族首领的封爵、人口、管理体制、文化、风俗、服饰等等。西域最早的最全的数据资料,尽在《西域图志》中。
所谓考证精,笔者在上节已经谈了许多,最关键的是,撰写诸臣在书中对西域历史上所涉及的地名、人名、事件、民族、文化等各种问题都拿出来进行考证,并且下了断语。虽然从今天的视野看,书中还有遗漏与讹误,但那是因其时代局限决定的。从历史角度看,《西域图志》编纂者确实已经竭尽全力了,他们的成绩不仅超越往古,甚至后来的许多学者也难以企及。(www.chuimin.cn)
所谓涉及面广,指的是《西域图志》中举凡自西汉以后直到乾隆四十余年间的各种人和事都有叙说。凡是18世纪后期人们所关注的西域各种问题都涉及了,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或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这些在一部地方志中是不容易做到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西域图志》为新疆史和中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开创了新疆史和中亚史研究的成功范例,影响极其深远。
有关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的文章
在《西域图志》成功榜样的带动下,乾隆、嘉庆间成为中国古代地方志撰作的鼎盛时期,各省府州县长官及地方士绅无不以修志为务,成就惊人。在数量众多的新疆方志中,质量高、影响较大的属徐松所纂的三部方志,即《钦定新疆识略》《西域水道记》《新疆赋》。如在《钦定新疆识略》中采用了《西域图志》的两个编纂方法:一是借鉴了《西域图志》图表互用、经纬互参的编纂方法,绘舆图23幅,各图系以图说,并开列有诸表。......
2023-10-12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3-10-12
我们在第二章第一节统计,《西域图志》的撰述者对传统经史子集中有关西域的记载和著述几乎搜罗殆尽,并加以引述,进行辨析。《西域图志》的作者们对历代正史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并引以考据,可见乾隆皇帝及其臣子们的古代史料观与当代文献学家的认识是一致的。这是该书资料可靠性的最重要的基础。这些地理典籍的使用,为《西域图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十六国春秋》等三部西北历史古籍是治西北史尤其是西域史的最重要资料。......
2023-10-12
正因为《西域图志》的考证和研究,使西域(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点早就深入人心,被全世界各国视为共识。基于西域(新疆)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共识,《西域图志》深情地回顾了历代中原王朝的西域治理史:西域在古为西戎,自汉孝武始通其境。......
2023-10-12
由此认为对西域河流湖泊的水必须利用和防患并举,“不惟资以利用,抑且划为地险,襟带绝徼,古而然矣”。[26]该书“水”门以五卷篇幅,详细考察和记载了西域的诸水系河、水、泉、池、湖。安西北路记载了图尔库勒等6条河流,赛巴什湖等3个湖泊,鞭杆泉等23眼泉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域各地何处多河流,何处多山泉,何处多湖泊,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西域丰富的水资源。......
2023-10-12
一般地方志都有“建置”“沿革”二门,前者用以记载该地域范围内历代王朝设置的各种郡县州府之类的各级行政区域机构,后者用以记载各地历代设置的兴废变化。而当中央王朝对西域失控时,西域则成为各民族首领争相建立的或大或小的政治实体。以上诸表为我们提供了经过严谨考证的西域各地历代政区地理的基本情况。虽然其中不无误判,但其西域地理考证的筚路蓝缕之功,在历史地理学史上无疑是极为突出的。......
2023-10-12
西域,无论从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来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三山夹两盆”的自然地理环境,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又将其分割为两大区域,即天山南部地区和天山北部地区。以后各代均在西域设官管辖,并在一些地方实行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制。也就是说,康熙时期西域地理范围的东界已经恢复到了明代以前的阳关、玉门关以西。二是“西接葱岭”。乾隆平定西域后,葱岭地区全部归清政府管辖。......
2023-10-12
《西域图志》问世之前,已经有大量与西域有关的著述存在。[2]在《西域图志》编修过程中,引用、参考了大量历代古籍文献,并进行了辩证考析。[3]书中引用《刘昭郡国志》《元和郡县图志》和《明一统志》对玉门石油河的记载,再加按语,说明古籍记载与本书判断的方位是完全一致的。由此可见,古籍文献是《西域图志》的重要资料来源。从引用目录和引用次数看,《西域图志》文献来源主要是史部书籍,也有经部、子部和集部书籍。......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