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西域图志》研究揭示多视角的西域民族文化

清代《西域图志》研究揭示多视角的西域民族文化

【摘要】:《西域图志》的乾隆诗歌多方面抒写、展示了西域独特的地域文化。历朝历代西域民族向中原王朝贡献的重要物产,多为名马。乾隆许多诗篇抒写了西域民族的马文化。总之,《西域图志》中的乾隆诗歌,多视角、全方位地反映了西域民族文化,是研究、传承西域民俗文化的宝贵史料。

西域图志》的乾隆诗歌多方面抒写、展示了西域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唐代边塞诗相比,乾隆诗歌对西域民俗文化的描写更明亮、更细致、更全面。

马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善于骑射是西域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性、爱好。历朝历代西域民族向中原王朝贡献的重要物产,多为名马。乾隆许多诗篇抒写了西域民族的马文化。如《准噶尔所进大宛马名之曰如意骔命郎世宁为图而系以诗》《爱乌罕四骏歌》等诗[44],都大力赞美西域名马,赞赏西域民族献马的义举。

刀是少数民族狩猎和食肉必备的工具,也是西域少数民族共同喜爱的物品。乾隆在《爱乌罕刀》[45]《布鲁特额木尔员所献匕首歌》[46]《拔达山汗素尔坦沙贡刀歌》[47]等诗篇中,对西域刀及“刀”文化进行了赞美。

西域民族的语言、节日风俗、民间游艺活动,都各有特色,不同于中原地区。乾隆的许多诗篇,都对西域民俗文化进行了描写。如《观回部绳伎联句》一诗抒写了对西域绝技回部绳技的赞美。“其始也,戛戛孑孑,无挟而造,则近乎勇。其继也,于于徐徐,出险而亨,则近乎智。其究也,油油洒洒,奉身而退,则又近乎仁。盖一艺而三善具焉。”一艺兼容“勇、智、仁”,可见高宗对“达瓦孜”民间杂技的肯定。高宗命“联成五十韵,以示志西域者垂之副墨”。[48]

西域统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贸易逐渐繁荣。《西域图志》中用大量诗篇反映民族贸易和民俗文化,关于痕都斯坦玉器的诗歌,便是一个典型例证。据《乾隆御制诗》记载,乾隆关于痕都斯坦玉器的诗歌有近60首,《西域图志》收录了29首(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前的诗歌)。如《咏痕都斯坦玉碗》[49]《咏痕都斯坦玉壶》[50]《咏痕都斯坦玉盘》[51]《痕都斯坦玉瓿》《题痕都斯坦玉荷叶洗》[52]等。这些诗篇中详细介绍了痕都斯坦玉器的种类、贸易、进贡情况,赞美其设计精美,磨琢圆润,不仅展现了西域民族的玉文化传统,而且为西域民族与中原民族经济文化友好交往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总之,《西域图志》中的乾隆诗歌,多视角、全方位地反映了西域民族文化,是研究、传承西域民俗文化的宝贵史料。

综观《西域图志》中的乾隆诗歌,清新自然、韵味醇厚,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但从文学的角度来讲,佳篇不多,艺术成就不高。

一方面乾隆从正统的儒家文学主张出发,推崇杜甫,秉承“诗言志”的创作理念,总想以诗纪事,以诗纪史,利用自己帝王的身份发出“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表现自己“文治武功”的不朽功绩,因而诗作散发着较浓的说教与傲气,缺乏诗歌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另一方面,他的诗歌随意性较强,随时随地,信手挥毫,甚至遇事就赋诗,一件事,一个景,多次重复写,如关于痕都斯坦玉器的诗歌就写了近60首。有些典故、词汇随意写入诗中,难免牵强附会,晦涩难懂;有些诗,为了对仗,不惜割裂成语,铺衍成联。

【注释】

[1]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二《疆域五》,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9页。

[2]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3]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五《疆域八》,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9页。

[4]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七《疆域十》,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5]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四《藩属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70页。

[6]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四《藩属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495、565页。

[7]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二、卷三七、卷四四,新疆人民出版,2002年,第571页。

[8]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三七《封爵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96页。

[9]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三七《封爵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96页。

[10]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三七《封爵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96、497页。

[11]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四《藩属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4页。

[12]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四《藩属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9-570页。

[13]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三《天章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14]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一二《疆域五》,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9页。

[15]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二《天章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16]《清世宗实录》卷八〇,中华书局,1985年,第348页。

[17]《清高宗实录》卷八八七,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1902页。

[18]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三《天章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19]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二《天章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20]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三三《屯政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9页。

[21]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二《天章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22]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首二《天章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页。(www.chuimin.cn)

[23]《御制诗集》初集卷一一《御制诗初集·小序》,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24]杨明:《清高宗西域诗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2月。

[25]《御制诗集》四集卷二五《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26]《御制诗集》五集卷七〇《玉澜堂》,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27]《御制诗集》初集卷一一《御制诗初集·小序》,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28]《御制诗集》余集卷二《惠山园八景》,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29]《清高宗实录》卷一三〇一“乾隆五十三年三月辛巳”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第2664页。

[30][清]刘统勋、刘伦等著:《御制诗三集》,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第56页。

[31]《御制诗集》二集卷二一《读史汉书有感》,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

[32]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五《藩属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4页。

[33]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五《藩属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75页。

[34]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五《藩属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75页。

[35]钱锺书著:《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第217页。

[36]《御制诗集》余集卷一九《鉴始斋题句》,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56页。

[37]阎福玲:《中国古代边塞诗的三重境界》,载《北方论丛》,1999年第4期。

[38]黄刚:《清代边塞诗繁荣原因初探》,载《学术研究》,1996年第6期。

[39]黄刚:《清代边塞诗繁荣原因初探》,载《学术研究》,1996年第6期。

[40]黄刚:《清代边塞诗繁荣原因初探》,载《学术研究》,1996年第6期。

[41][清]施补华:《尔勒旧城纪游》,载《中华舞蹈志·新疆卷》,学林出版社,2007年。

[42][清]纪昀著:《乌鲁木齐杂诗》,载李忠智:《纪晓岚与四库全书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详注》,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

[43][清]纪昀著:《乌鲁木齐杂诗》,载李忠智:《纪晓岚与四库全书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详注》,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

[44]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7页。

[45]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7页。

[46]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75页。

[47]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5页。

[48]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〇《音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26页。

[49]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9页。

[50]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8页。

[51]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89页。

[52]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六《藩属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