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的斗争,主要是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53]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统一大业。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清廷统一西域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清军再次兵分两路进军西域。大、小和卓是乾隆时期西域两位伊斯兰教领袖。......
2023-10-12
《西域图志》中,乾隆关于西域民族主题的诗歌占了一半以上,主要有三种类型。
1.接见、赐宴诗
这是乾隆接见或宴请西域各民族首领、使臣时所作的诗歌。如《赐哈萨克布鲁特等宴即席得句》抒写西域平定后,中原与西域交往畅通,各族首领纷纷效仿来朝贡献特产,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乌孙扫净玉门开,受号争先肯后哉。
献马不须金马去,右宛今效左宛来。
踵前露布相伯仲,罢战康居总厕陪。
谁道葡萄经岁久,三巡早各醉芳醅。[5]
《西域图志》中这类诗很多,如《哈萨克汗阿布赉之侄俄罗斯苏尔统及其陪臣来朝诗以纪事》《宴噶尔藏多尔济等即席得句》《万树园宴哈萨克使臣诗以纪事》《新正小宴外藩》《万树园宴都尔伯特亲王伯什阿噶什及土尔扈特使臣吹札卜即席得句》[6]等,主题多为“中华一家,天下一体”的“大一统”思想。
2.受贡诗
这是接受西域少数民族首领或使臣进贡时所作的诗歌。如《叶尔羌驿贡石榴苹果木瓜三种诗以纪事》《博洛尔部沙瑚沙默特伯克进玉欛双匕首诗以纪事》《准噶尔所进大宛马名之曰如意骔命郎世宁为图而系以诗》等。这类诗歌,多是乾隆对西域少数民族所贡珍宝、玩物、特产的赞美。《大宛马歌》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
今之哈萨昔大宛,峤山神种古所传。
乌孙中阂阻声教,攘为已有曾贡闲。
不仁之守再世斩,伊犁万里拓幅员。
哈萨布鲁胥向化,无他为赆致敬虔。
騕褭汗血实方物,左右部长及可汗。
遣其首领远来献,却之失望厚赉还。
駩騢骝骓类实夥,葡卜牵跪陈墀前。
为龙为騋各夭矫,雄姿逸态英且闲。
流珠玉谁则见,奔霄追电有必然。
往者贰师求善种,徒劳数万恶少年。
致一二耳犹艳诩,奚称归德开远门。
辟疆勤远非本意,人归天与宁可捐。
人归天与宁可捐,作歌自警示后昆。[7]
大宛马,汉代称“汗血宝马”,又被誉为“天马”,汉武帝曾作《天马歌》大加赞誉。哈萨克臣服清朝后多次进献大宛马。这首诗中,乾隆赞美天马的同时,写道“献马无过聊表愫,同舟真是大联情”,指出哈萨克所献大宛马是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
3.民族关系诗
这是写清廷与西域少数民族关系的诗作,主要阐述西域、中原本为一家的大一统思想。
乾隆三十六年(1771)初,游牧于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蒙古部落东归回国,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乾隆皇帝先后作诗18首、碑文纪略3篇,记述了土尔扈特部东迁的全过程。
乾隆二十一年(1756)九月十二日,乾隆皇帝在宴请土尔扈特使臣吹扎布时作《御制宴土尔扈特使臣》一诗:(www.chuimin.cn)
乌孙别种限罗叉,假道崎岖岁月赊。
天阙不辞饮献赆,雪山何碍许熬茶。
覆帱谁可殊圆盖,中外由来本一家。
彼以诚输此诚惠,无心蜀望更勤遐。[8]
诗中写土尔扈特部是由西域迁徙而去,与中国本是一家,希望回家安居,乾隆皇帝也希望他们回来建设美好家园。
乾隆三十六年(1771),接到土尔扈特部抵达伊犁的奏报,乾隆皇帝又写《伊犁将军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全部归顺诗以志事》:
土尔扈特部,昔汗阿玉奇。
今来渥巴锡,明背俄罗斯。
向化非招致,颁恩应博施。
舍楞逃复返,彼亦合无辞。
卫拉昔相忌,携孥往海滨。
终焉怀故土,遂尔弃殊伦。
弗受将为盗,俾安皆我民。
从今蒙古类,无一不王臣。[9]
诗中高度称赞了土尔扈特部“终焉怀故土,遂尔弃殊伦”的爱国节气。此后,乾隆还写了《万树园赐宴都尔伯特亲王伯什阿噶什及土尔扈特来使观灯》《万树园宴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即景成什》等诗篇[10],欢迎和赞誉土尔扈特部回归。
哈萨克民族是西域古老的游牧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宗两次出兵平叛,得到了哈萨克民族的大力支持。乾隆二十二年(1757)六月,哈萨克族首领宣布归顺清廷并派使者觐见。乾隆赋《哈萨克称臣内属遣使进贡诗以纪事》:
冞入伊犁靖陆梁,鲸鲕惩逆武维扬。
已看颉利成生虏,又报洛那归职方。
致马本非如武帝,闭关未得学萧王。
更欣原缚渠魁献,载戢干戈日月光。[11]
这首诗赞美了清军平定西域的伟大胜利,并指出西域统一后各族民众同关内一样享受清朝的阳光雨露。
乾隆二十三年(1758),大玉兹哈萨克与哈萨克另外两个部落,以及东布鲁特也归附清廷,乾隆作诗《右部哈萨克归化遣使朝贡诗以纪事》:
偏师西海剿逋逃,取便恩宣杂种曹。
岂谓解纷更释难,匪征目宿与葡萄。
情欣左部荣同被,德惭两阶会偶遭。
厚往薄来九经式,持盈保泰一心操。[12]
这首诗同样表达了欢迎这几个部落归顺的喜悦和保护西域边疆长治久安的心情。此外,乾隆还写有描写布鲁特、霍罕、爱乌罕等族的诗篇,表达了各民族一家的思想。
有关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的文章
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的斗争,主要是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53]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统一大业。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清廷统一西域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清军再次兵分两路进军西域。大、小和卓是乾隆时期西域两位伊斯兰教领袖。......
2023-10-12
从《西域图志》编修设想的提出,实地勘察的前期工作,到志书编修、审定、刊印,乾隆皇帝曾下过七次谕旨。[5]这一记载表明,乾隆皇帝在收到《西域图志》书稿的当天就做了批示,并表示要亲自审阅。在《西域图志》编纂过程中,乾隆皇帝事无巨细,无不过问,且能经常有所指示,或查出校书中的一些失误之处。......
2023-10-12
西域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清统治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故而在《西域图志》中以大量篇幅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及其文化。而卷首四卷《天章》,卷八至卷十九《疆域》,卷三十《官制二》,卷三十七、三十八《封爵》也都有涉及西域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内容。......
2023-10-12
《西域图志》收录了大量乾隆皇帝关于西域的碑文、祭文,在西域史上极具史料价值。如卷二十二收录的《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文》:格登之崔嵬,贼固其垒。乾隆皇帝御制祭文很多,多为祭西域山川、神灵的。如《告祭博克达鄂拉文》《敕建助顺诏灵龙神庙岁祭文》《告祭额林哈毕尔噶鄂拉文》《告祭阿勒坦鄂拉文》《岁祭察罕赛喇木淖尔文》等。......
2023-10-12
清乾隆间统一西域后,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西域图志》“山”门以四卷篇幅,将西域诸山大体整理为南山山脉、天山山脉和北天山系列,将诸山走向及支脉位置予以准确记述,提供了西域诸山的新知识。[22]横贯西域的天山山脉,又被称“祁连”“雪山”“白山”“折罗曼山”。该山脉层峰叠嶂,随地异名。葱岭,又名为极疑山,在天山西南与南山会合处,为西域西境之屏障。......
2023-10-12
乾隆皇帝在平定准部叛乱的同时,下令对西域地区进行地理勘测和地图绘制。清军收复伊犁后测绘工作全面展开。现命何国宗赴伊犁一带测量,亦经面谕。测绘工作首次对西域各地的地理位置范围等进行准确定位,中央政府也首次获得了准确的西域舆图。实地勘察和科学测绘,为编纂《西域图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3-10-12
由此认为对西域河流湖泊的水必须利用和防患并举,“不惟资以利用,抑且划为地险,襟带绝徼,古而然矣”。[26]该书“水”门以五卷篇幅,详细考察和记载了西域的诸水系河、水、泉、池、湖。安西北路记载了图尔库勒等6条河流,赛巴什湖等3个湖泊,鞭杆泉等23眼泉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域各地何处多河流,何处多山泉,何处多湖泊,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西域丰富的水资源。......
2023-10-12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