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伊犁将军幕府及其职官-《西域图志》研究

伊犁将军幕府及其职官-《西域图志》研究

【摘要】:在伊犁将军之下有参赞大臣一员,乾隆二十五年已设。伊犁参赞大臣也是朝廷命官,与伊犁将军同驻伊犁城,后来不常设,相关事务则由伊犁将军直接处理。设卡伦侍卫十二员,则是协助将军管理各军事据点的军官。伊犁将军及伊犁参赞大臣直接管理的是伊犁及其周围之准噶尔各部。以上职官,构成了伊犁将军直接领导下的负责军事、政务诸项事务的文武职官。

西域图志》卷二九《官制一》记载:“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一员,乾隆二十七年设。统辖天山南北各新疆地方、驻防官兵遣调事务。”[7]并且载明处理将军府诸项军政事务的幕府、军职和回部伯克、台站屯政文武官员设置,标志着西域军府制度的初步定型。

在伊犁将军之下有参赞大臣一员,乾隆二十五年(1760)已设。伊犁参赞大臣也是朝廷命官,与伊犁将军同驻伊犁城,后来不常设,相关事务则由伊犁将军直接处理。

在将军府,设有印房司、粮饷处、驼马处,是处理将军府办公、管理军队粮饷和作为运力的骆驼和军马等具体事务的机构。设卡伦侍卫十二员,则是协助将军管理各军事据点的军官。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抚民理事同知一员,是协助将军处理西域各地百姓事务的官员。管仓同知一员、厅官一员,前者是协助将军管理全西域粮物仓储的官员,后者是将军衙门(厅)的总管,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厅主任。

由伊犁将军直接统率的军事官员,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所设惠远城巡检和惠宁城巡检,有分驻惠远城和惠宁城的六位领队大臣,分统驻防伊犁一带的满洲蒙古营、锡伯营、索伦达呼尔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以及各营之佐领、防御、骁骑校、协领、总管、副总管等军官。(www.chuimin.cn)

伊犁将军之下,还有直接处理回部各项事务、管理屯种回人的伯克们,即统理伊犁地方诸务的总理回务一等台吉三品阿奇木伯克,协理所属地方诸务的四品伊沙噶伯克,以及具体分管地亩粮赋、征输粮赋、讼词、递送兵马口粮文卷一切官物分攒差务、灌田水利、征输千户粮赋并一切杂务、驿馆薪刍诸务、巡缉提牢诸务、征输百户粮赋并一切杂务的从五品到七品的诸伯克。

伊犁将军及伊犁参赞大臣直接管理的是伊犁及其周围之准噶尔各部。乾隆二十年(1755),叛乱首领达瓦齐被捕送京师后,准噶尔各部全部归附,清廷在四卫拉特各封一汗官则仍其旧制,易以新衔,授予四图什墨尔为内大臣,授六扎尔扈齐为散秩大臣,用以管理鄂拓克、昂吉之事。但其后又复反叛,于是“扫穴犁庭,设官更始,无复旧规”[8]

以上职官,构成了伊犁将军直接领导下的负责军事、政务诸项事务的文武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