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朝统治推至全国后,在各地亦设置驻防将军,包括仁宗嘉庆间伊犁将军的设置。清代各地的驻防将军,只有伊犁将军在其将军前冠“总管”二字,称为“总管伊犁等处将军”。[6]乾隆四十七年撰成的《西域图志》又将“总管”改为“总统”,称其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并且载明处理以上诸项军政事务的幕府设置,从而标志着以伊犁将军为首的西域军府制度从产生到此时已初步定型。......
2023-10-12
《西域图志》卷二九《官制一》记载:“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一员,乾隆二十七年设。统辖天山南北各新疆地方、驻防官兵遣调事务。”[7]并且载明处理将军府诸项军政事务的幕府、军职和回部伯克、台站屯政文武官员设置,标志着西域军府制度的初步定型。
在伊犁将军之下有参赞大臣一员,乾隆二十五年(1760)已设。伊犁参赞大臣也是朝廷命官,与伊犁将军同驻伊犁城,后来不常设,相关事务则由伊犁将军直接处理。
在将军府,设有印房司、粮饷处、驼马处,是处理将军府办公、管理军队粮饷和作为运力的骆驼和军马等具体事务的机构。设卡伦侍卫十二员,则是协助将军管理各军事据点的军官。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抚民理事同知一员,是协助将军处理西域各地百姓事务的官员。管仓同知一员、厅官一员,前者是协助将军管理全西域粮物仓储的官员,后者是将军衙门(厅)的总管,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厅主任。
由伊犁将军直接统率的军事官员,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所设惠远城巡检和惠宁城巡检,有分驻惠远城和惠宁城的六位领队大臣,分统驻防伊犁一带的满洲蒙古营、锡伯营、索伦达呼尔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以及各营之佐领、防御、骁骑校、协领、总管、副总管等军官。(www.chuimin.cn)
伊犁将军之下,还有直接处理回部各项事务、管理屯种回人的伯克们,即统理伊犁地方诸务的总理回务一等台吉三品阿奇木伯克,协理所属地方诸务的四品伊沙噶伯克,以及具体分管地亩粮赋、征输粮赋、讼词、递送兵马口粮文卷一切官物分攒差务、灌田水利、征输千户粮赋并一切杂务、驿馆薪刍诸务、巡缉提牢诸务、征输百户粮赋并一切杂务的从五品到七品的诸伯克。
伊犁将军及伊犁参赞大臣直接管理的是伊犁及其周围之准噶尔各部。乾隆二十年(1755),叛乱首领达瓦齐被捕送京师后,准噶尔各部全部归附,清廷在四卫拉特各封一汗官则仍其旧制,易以新衔,授予四图什墨尔为内大臣,授六扎尔扈齐为散秩大臣,用以管理鄂拓克、昂吉之事。但其后又复反叛,于是“扫穴犁庭,设官更始,无复旧规”[8]。
以上职官,构成了伊犁将军直接领导下的负责军事、政务诸项事务的文武职官。
有关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的文章
当清朝统治推至全国后,在各地亦设置驻防将军,包括仁宗嘉庆间伊犁将军的设置。清代各地的驻防将军,只有伊犁将军在其将军前冠“总管”二字,称为“总管伊犁等处将军”。[6]乾隆四十七年撰成的《西域图志》又将“总管”改为“总统”,称其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并且载明处理以上诸项军政事务的幕府设置,从而标志着以伊犁将军为首的西域军府制度从产生到此时已初步定型。......
2023-10-12
西域统一后归附清朝,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清代被称为布鲁特。主要是清军在平定西域后留守屯垦人员,多在北疆。为直观、形象地表现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情况,笔者根据《西域图志》和其他文献记载,绘制了清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示意图。6-1清朝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图从《西域图志》看,汉族自汉朝以来就在西域定居,回族则是元明两朝在西域定居的。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是西域世居民族。......
2023-10-12
《西域图志》有1处引用该书,考证古代音乐。《本草》,古代药学著作。《广志》,晋郭义恭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优秀的博物志书。《博物志》,晋张华撰,记载各种矿产、动物、植物等。南京金陵刻经处分别编为《高僧传》初集、二集、三集、四集出版发行。对音译梵文,一一举出异译、出处并进行解释。《敦煌随笔》,2卷,清常钧撰,常钧曾于安西任职三年,本书系其见闻记录。......
2023-10-12
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的斗争,主要是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53]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统一大业。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清廷统一西域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清军再次兵分两路进军西域。大、小和卓是乾隆时期西域两位伊斯兰教领袖。......
2023-10-12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3-10-12
《西域图志》中收录了部分乾隆皇帝的纪事文,如《准噶尔全部纪略》《御制铁章记》《御制哈萨克使臣至令随围猎并成是什》等等。其中,卷三十七所收录的《御制土尔扈特部纪略》,记述了乾隆皇帝通过亲自询问,了解了土尔扈特部的世系,进入俄罗斯的时间,以及该族内部之纠纷等。乾隆皇帝御制西域问题的论说文有《开惑论》《故大学士黄廷桂挽辞》等。乾隆皇帝的一些诗前之序,往往也是记事。......
2023-10-12
从《西域图志》编修设想的提出,实地勘察的前期工作,到志书编修、审定、刊印,乾隆皇帝曾下过七次谕旨。[5]这一记载表明,乾隆皇帝在收到《西域图志》书稿的当天就做了批示,并表示要亲自审阅。在《西域图志》编纂过程中,乾隆皇帝事无巨细,无不过问,且能经常有所指示,或查出校书中的一些失误之处。......
2023-10-12
西域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清统治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故而在《西域图志》中以大量篇幅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及其文化。而卷首四卷《天章》,卷八至卷十九《疆域》,卷三十《官制二》,卷三十七、三十八《封爵》也都有涉及西域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内容。......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