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情况

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情况

【摘要】:维吾尔族的先民回鹘人曾经信奉过萨满教,到鄂尔浑回鹘汗国时期又接受了摩尼教。回鹘西迁之后,佛教则成为高昌与龟兹回鹘的主要宗教信仰。说明这一时期,回纥已经信仰伊斯兰教。为争取群众和宗教界的支持,秃黑鲁·帖木儿于1353年公开宣布信奉伊斯兰教。[41]伊斯兰教在清朝被称为回教,对维吾尔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清代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情况,《西域图志》做了如下记载:回人尊敬造化之主,以拜天为礼。

维吾尔族的先民回鹘人曾经信奉过萨满教,到鄂尔浑回鹘汗国时期又接受了摩尼教。回鹘西迁之后,佛教则成为高昌龟兹回鹘的主要宗教信仰。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开始在西域传播。公元10世纪以后,天山西部的喀喇汗王朝统治者接受并开始了伊斯兰化的过程。由于西辽帝国和察合台汗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伊斯兰教在同其他宗教竞争中逐步发展。13世纪20年代,丘处机在畏兀儿西境的昌八里了解到,由此“西去无僧道,回纥但礼西方耳。”[38]这里提到的“回纥”指西域回回人,就是说回纥只信奉伊斯兰教。进入哈剌鲁人的居地阿力麻里,他又受到“铺速满国王”和蒙古达鲁花赤的迎接。[39]铺速满,即波斯语musalman(意为“伊斯兰教徒”)的一种方言读法的音译,元代又音译为木速蛮等。说明这一时期,回纥已经信仰伊斯兰教。

1347年,秃黑鲁·帖木儿登上东察合台汗国的汗位。为争取群众和宗教界的支持,秃黑鲁·帖木儿于1353年公开宣布信奉伊斯兰教。从此“伊斯兰教在察合台汗国这一整个地区传布开来”[40]。“直到16世纪,才基本上实现了全民伊斯兰化。”[41]

伊斯兰教在清朝被称为回教,对维吾尔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清代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情况,《西域图志》做了如下记载:(www.chuimin.cn)

回人尊敬造化之主,以拜天为礼。每城设礼拜寺,始生教主,曰派噶木巴尔,每日对之,诵回经五次。初次寅时,二次未时,三次申时,四次酉时,五次戌时。拜毕则宣赞其义。略云:至尊至大,起无初,了无尽,无极无象,无比五伦,无形无影,大造化天地主儿。凡有职之人,与夫诚心守教法者,莫不如是。每七日赴礼拜寺诵经一次,务集四人合诵,不论贵贱贫富皆然。回人诵经典者曰阿浑,为人诵经以禳灾迎福。每遇大年小年,阿浑诵阿伊特、玛纳斯经,为众所佑。众人醵赠衣帽一袭。遇青草当生时,有牲畜之家,每十羊出一牵,三十牛出一头,送阿浑为敬天礼。阿浑代众诵经祈佑,牲畜蕃滋,倘有赢余牛羊,即以之济给贫乏,不自私也。一岁之中,富贵者有大事则大馈阿浑,自千金值物至数千金不等。于派噶木巴尔前,诵哈提密尔苏尔经一次,谓之大布施,余物亦以济给贫乏。其好善敬天之人,随时致礼阿浑,涣其诵经。派噶木巴尔来世,先立祠堂,奉香火,名曰玛咱尔。每年两次。众人赴玛咱尔礼拜诵经。张灯于树,通宵不寐。玛咱尔有香火田亩,以供祭祀之需。又回国前有得到者,如哈帕体和卓,布楚尔哈尔和卓辈,共有七人。每月四次,众人馈送阿浑,向七和卓像礼拜诵经。贫富贵贱皆然。远行则致礼物于阿浑,令其诵经保佑。疾病,其所祷请亦如之。回部西有默克、默德纳,为回回祖国。回人凡终身,必亲往礼拜一次,以答鸿庥。办装裹粮,往还期以三年,惟富者能酬其愿,贫无力者不能也。亦有附香火之资于富室以偕往者。[42]

根据上述记载,清代维吾尔人尊敬造化之主,以拜天为礼。教职人员每日寅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要诵回经五次。当时回部每个城镇都设有礼拜寺,不论贫富贵贱,每七天到礼拜寺诵经一次。诵经的教职人员称阿訇(《西域图志》上为“阿浑”),为人诵经以禳灾迎福。每当过大小年,阿訇诵阿伊特、玛纳斯经,为众人祈佑,众人则集资给阿訇赠衣帽一套。每年春季,有牲畜之家,每十只羊出一只,三十头牛出一头,送给阿訇作为敬天之礼。阿訇为教民诵经祈福、牲畜蕃滋。阿訇如有多余的牛羊,即给贫困之户,不私存。一年之中,富贵之家有大事则大馈阿訇,价值千金至数千金不等。[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