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间统一西域后,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西域图志》“山”门以四卷篇幅,将西域诸山大体整理为南山山脉、天山山脉和北天山系列,将诸山走向及支脉位置予以准确记述,提供了西域诸山的新知识。[22]横贯西域的天山山脉,又被称“祁连”“雪山”“白山”“折罗曼山”。该山脉层峰叠嶂,随地异名。葱岭,又名为极疑山,在天山西南与南山会合处,为西域西境之屏障。......
2023-10-12
西域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清代当地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清统治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故而在《西域图志》中以大量篇幅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卷三十九《风俗》,卷四十《音乐》,卷四十一、四十二《服物》,卷四十三《土产》,卷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藩属》,卷四十七、四十八《杂录》都是专门的西域民族及其文化的记载。而卷首四卷《天章》,卷八至卷十九《疆域》,卷三十《官制二》,卷三十七、三十八《封爵》也都有涉及西域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内容。
《西域图志》不仅详细地记录了西域地区各民族的分布、居地、特征、生产、生活,而且包括各民族的历史演变、世系传承、宗教信仰、道德法规、风俗文化、语言文字等,展现了极为丰富的西域多民族社会历史画卷,有许多资料系当时编撰者或官员亲自采访调查所得,弥足珍贵。例如卷四十四《藩属一》所记“左部哈萨克”,按语:
《汉书·西域传》,乌孙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西北与康居接,西面北面皆与康居接,故不别言北与某接也。今之回部,为天山以南城郭诸国。今之准噶尔,在天山北,南与回部接,为汉乌孙。而左部哈萨克,在准噶尔北。迤逦西行,至右部哈萨克,与塔什罕接,连延二千余里。偏西北行,则为后哈萨克。是哈萨克全境,当准噶尔西北两面,此正《汉书》所云乌孙西北与康居接者。其在于今,当兼左、右哈萨克而言也。[15]
通过对《汉书·西域传》乌孙位置的考证,准确地指明乾隆时西域诸族的居住地域,即回部(维吾尔)主要居住于天山以南,准噶尔(蒙古)主要居住于天山以北,准噶尔之北是左部哈萨克,准噶尔之西是右部哈萨克,其西北为后哈萨克。再如卷四十七《杂录一》“准噶尔部·世系”,记载绰罗斯属从第一世孛汗至第十八世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的世系,以及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诸部自一世至当时之十余世的世系,都是研究准噶尔蒙古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注释】
[1]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235页。
[2]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第235页。
[3]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前《初稿进书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页。
[4][南朝]范晔著:《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834页。
[5][清]鄂尔泰、张廷玉等著,左步青校点:《国朝宫史》卷三〇《书籍九·志乘》,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0-601页。
[6]含正本分门及附目分门,下同。(www.chuimin.cn)
[7]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前《凡例》,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8]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八《疆域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9]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八《疆域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10]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八《疆域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11]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九《疆域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12]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五《列表二》,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8-139页。
[13]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三一《兵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36页。
[14]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三三《屯政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1页。
[15]钟兴麒等校注:《西域图志校注》卷四四《藩属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8页。
有关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的文章
清乾隆间统一西域后,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西域图志》“山”门以四卷篇幅,将西域诸山大体整理为南山山脉、天山山脉和北天山系列,将诸山走向及支脉位置予以准确记述,提供了西域诸山的新知识。[22]横贯西域的天山山脉,又被称“祁连”“雪山”“白山”“折罗曼山”。该山脉层峰叠嶂,随地异名。葱岭,又名为极疑山,在天山西南与南山会合处,为西域西境之屏障。......
2023-10-12
由此认为对西域河流湖泊的水必须利用和防患并举,“不惟资以利用,抑且划为地险,襟带绝徼,古而然矣”。[26]该书“水”门以五卷篇幅,详细考察和记载了西域的诸水系河、水、泉、池、湖。安西北路记载了图尔库勒等6条河流,赛巴什湖等3个湖泊,鞭杆泉等23眼泉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域各地何处多河流,何处多山泉,何处多湖泊,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西域丰富的水资源。......
2023-10-12
西域,无论从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来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三山夹两盆”的自然地理环境,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又将其分割为两大区域,即天山南部地区和天山北部地区。以后各代均在西域设官管辖,并在一些地方实行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制。也就是说,康熙时期西域地理范围的东界已经恢复到了明代以前的阳关、玉门关以西。二是“西接葱岭”。乾隆平定西域后,葱岭地区全部归清政府管辖。......
2023-10-12
西域统一后归附清朝,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清代被称为布鲁特。主要是清军在平定西域后留守屯垦人员,多在北疆。为直观、形象地表现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情况,笔者根据《西域图志》和其他文献记载,绘制了清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示意图。6-1清朝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图从《西域图志》看,汉族自汉朝以来就在西域定居,回族则是元明两朝在西域定居的。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是西域世居民族。......
2023-10-12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3-10-12
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的斗争,主要是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53]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统一大业。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清廷统一西域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清军再次兵分两路进军西域。大、小和卓是乾隆时期西域两位伊斯兰教领袖。......
2023-10-12
《西域图志》的乾隆诗歌多方面抒写、展示了西域独特的地域文化。历朝历代西域民族向中原王朝贡献的重要物产,多为名马。乾隆许多诗篇抒写了西域民族的马文化。总之,《西域图志》中的乾隆诗歌,多视角、全方位地反映了西域民族文化,是研究、传承西域民俗文化的宝贵史料。......
2023-10-12
西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主要是准噶尔(蒙古族)人,还包括布鲁特人和哈萨克人等。[46]对西域牧区的牧业经济,《西域图志》载:准噶尔……不尚田作,惟以畜牧为业。择丰草绿缛处所,驻牙而游牧焉。蛇名谟该,多生水中。而陆上之兽,水中之鱼,都是牧民可以捕猎的动物。大臣阿桂出使西域,在伊犁获得一种漂亮的鸟进献给乾隆皇帝。天山以北诸牧区是天马的故乡,历代所产名马不绝。[54]西域牧区也有少量农业和农产品。......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