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版本对比成果展示

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版本对比成果展示

【摘要】:校注本将几种版本对照并对体例进行了全面增补,是体例最完备的版本。表4-3版本对比举例(二)由上表可以看出,诸本各有优劣,大体石印本错讹较多。如例二中石印本、校注本“咸惧蹈故辙”,他本无“故”字。校注本是在几种版本的基础上做出的修正校订,纠正了诸版本的某些讹误,是相对准确的本子。

1.编排比对

西域图志》版本编排存在着差异,如下表:

表4-1 《西域图志》各版本编排差异

由上表可知,原本在抄入文渊阁四库全书》时做了调整,取消了“开列诸臣名衔”,增设“四库提要”,在“谕旨”后添加《御制大宛马识语》一文。铅印本体例安排与殿本一致;便益书局石印本沿用武英殿本,篇首增加了“四库提要”和“天章总目”。校注本将几种版本对照并对体例进行了全面增补,是体例最完备的版本。

2.内容核校

《西域图志》在翻印过程中,存在着文字的衍、倒、讹、脱等现象。谨列两表举例对比如下:

表4-2 版本对比举例(一)

上例反映出石印本、铅印本均以殿本为底本,质量明显低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www.chuimin.cn)

表4-3 版本对比举例(二)

由上表可以看出,诸本各有优劣,大体石印本错讹较多。如例二中石印本、校注本“咸惧蹈故辙”,他本无“故”字。查《四库全书》别集类清高宗《御制文集》初集卷十九,其《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曰“咸惧蹈辙”,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殿本同,则二本之“故”字为以意误增者。“野特库斯”句,石印本脱“野”字,亦见其制版之不慎。校注本是在几种版本的基础上做出的修正校订,纠正了诸版本的某些讹误,是相对准确的本子。

3.校注本存在的瑕疵

我们说校注本相对准确,并不是说其毫无瑕疵。

第一,该本有脱漏。文渊阁本卷前除《御制序》、七道《谕旨》、两份《进书表》外,还有《御制大宛马识语》一篇,约400字,校注本却未收,不知何故。

第二,该本存在文字错误和标点不当。如该书卷前乾隆二十七年(1762)傅恒等《进书表》,“司天无间于星躔月窟”[3]之“窟”字,实“朏”字之误。该书卷首一第6-8页的《开惑论》,仅第6页前13行中就存在错字和标点不当各两处。错字,第一处是该文第5行“乃告于臻成大夫之席”的“告”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西域图志》和《御制文集初集》卷三该文皆为“造”字。从文义看,显然后者为正。第二处在第12-13行“如何如何,果不出吾所讶,亟罢是役,祸庶少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西域图志》和《御制文集初集》卷三该句在“亟罢是役”前多一“宜”字,为“宜亟罢是役”。从语气看,显然后者更佳,校注本佚一“宜”字。标点问题,第一处在第3行“因仿四子讲德之遗意,作开惑论”,作为文内自称其文章的标题《开惑论》,不应不加篇名号。第二处在第9-10页“无何,阿逆叛,群凶应,如蜩如螗,曰枭曰獍,断驿掳牧,奋臂以逞一二只行野宿者,或致戕其身命”,该句将“奋臂以逞一二只行野宿者”连读,则意为这一二只行野宿者有的自己戕杀自己的生命,显然不当。应该将“者”字后边的逗号移至“以逞”下,将“一二只行野宿者或致戕其身命”连读,其意则成为这些叛匪奋臂以逞,若有个别野行夜宿的,就可能被他们杀害,意思是否更顺?

第三,其注释也存在某些不当。如该书卷一第57页的《图考(一)》“聚米”注释为“指划形势之意”。其实该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在光武帝亲征隗嚣时,马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划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4]显然,“聚米”就是用米粒制作立体地形图的意思,“指划形势”是引申义,不是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