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在经商贸易中,面对来自“官”的强权控制,并没有采取激烈的反控制活动,诸如抗击牙行、抗税、抵制政府结社法令等,而是采取了一种较为平和、隐蔽的反控制,即通过会馆来应对“官”的控制,并获得保护。(三)通过会馆较隐蔽地应对“官”的控制,维护“商”的利益商人借助会馆举办的各聚会、祀神以及慈善等社会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取信息和筹集资金,提供其他商业服务应对官方控制。......
2023-10-30
1.提调官
提调官主要负责书籍的收发,检查纂写、誊录抄写的数量及质量,综合档案,还要兼顾书籍的装潢、人事的议叙等。按清代惯例提调官由总裁在翰林院、武英殿中选定,再上报皇帝批准,其品秩与纂修官相当。提调官往往是身负数职,重在决断是非,事务繁杂,稍有不慎,便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编纂过程中,提调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域图志》的提调官有珠鲁纳、庆桂、保成、伊江阿、顾云、王昶、刘谨之、汪日章8人。
2.收掌官
收掌官的主要任务是收掌档案文件和书稿,督率全馆人员不许潜带出外。《西域图志》收掌官有德成、敷伦泰、舒濂、张霁、吴熊光、蒋谢庭等。(www.chuimin.cn)
3.誊录官
誊录官是负责将《西域图志》底稿誊写抄录为正本的官员。有江烱、陈基德、徐观海、佟克昌、蒋业谦、李维寅6人,皆为举人,可见当时誊录官主要从举人中遴选。
由于资料所限,《西域图志》编修工作的具体情况无从得知。但从编纂团队的组成来看,汇集了当时国家最强的编修力量,纂修者都是当朝重臣或饱学之士。重要编纂人员都是乾隆皇帝钦定的,其规格也是中国方志史上最高的。在13位总裁中,大学士有9人,侍郎以上大员4人。他们中有亲历西域、久经沙场的战将,有饱读诗书的学者,也有位高权重的朝廷大臣,甚至是皇亲国戚。傅恒、舒赫德、刘统勋等人不仅在平定西域的战争中立过大功,也曾是《平定准噶尔方略》正副总裁,长期在翰林院和四库全书馆任职,有丰厚的文化功底和著述实绩。选他们做《西域图志》的纂修官,确实是知人善任。事实证明,这些官员、学者不负重托,撰成了中国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的志书。
有关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的文章
“商”在经商贸易中,面对来自“官”的强权控制,并没有采取激烈的反控制活动,诸如抗击牙行、抗税、抵制政府结社法令等,而是采取了一种较为平和、隐蔽的反控制,即通过会馆来应对“官”的控制,并获得保护。(三)通过会馆较隐蔽地应对“官”的控制,维护“商”的利益商人借助会馆举办的各聚会、祀神以及慈善等社会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取信息和筹集资金,提供其他商业服务应对官方控制。......
2023-10-30
西域统一后归附清朝,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清代被称为布鲁特。主要是清军在平定西域后留守屯垦人员,多在北疆。为直观、形象地表现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情况,笔者根据《西域图志》和其他文献记载,绘制了清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示意图。6-1清朝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图从《西域图志》看,汉族自汉朝以来就在西域定居,回族则是元明两朝在西域定居的。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是西域世居民族。......
2023-10-12
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的斗争,主要是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53]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统一大业。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清廷统一西域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清军再次兵分两路进军西域。大、小和卓是乾隆时期西域两位伊斯兰教领袖。......
2023-10-12
《西域图志》中收录了部分乾隆皇帝的纪事文,如《准噶尔全部纪略》《御制铁章记》《御制哈萨克使臣至令随围猎并成是什》等等。其中,卷三十七所收录的《御制土尔扈特部纪略》,记述了乾隆皇帝通过亲自询问,了解了土尔扈特部的世系,进入俄罗斯的时间,以及该族内部之纠纷等。乾隆皇帝御制西域问题的论说文有《开惑论》《故大学士黄廷桂挽辞》等。乾隆皇帝的一些诗前之序,往往也是记事。......
2023-10-12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3-10-12
由此认为对西域河流湖泊的水必须利用和防患并举,“不惟资以利用,抑且划为地险,襟带绝徼,古而然矣”。[26]该书“水”门以五卷篇幅,详细考察和记载了西域的诸水系河、水、泉、池、湖。安西北路记载了图尔库勒等6条河流,赛巴什湖等3个湖泊,鞭杆泉等23眼泉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域各地何处多河流,何处多山泉,何处多湖泊,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西域丰富的水资源。......
2023-10-12
西域,无论从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来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三山夹两盆”的自然地理环境,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又将其分割为两大区域,即天山南部地区和天山北部地区。以后各代均在西域设官管辖,并在一些地方实行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制。也就是说,康熙时期西域地理范围的东界已经恢复到了明代以前的阳关、玉门关以西。二是“西接葱岭”。乾隆平定西域后,葱岭地区全部归清政府管辖。......
2023-10-12
第二部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完成的《西域图志》。既然是使者“画图以进”,称作《西域图志》当更恰当。第四部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史书《西域图志》。这部书全称《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共52卷,其详尽、准确程度超过了之前的所有“西域类”文献。选择研究《钦定皇舆西域图志》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对《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的研究,希望张瑛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