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认为对西域河流湖泊的水必须利用和防患并举,“不惟资以利用,抑且划为地险,襟带绝徼,古而然矣”。[26]该书“水”门以五卷篇幅,详细考察和记载了西域的诸水系河、水、泉、池、湖。安西北路记载了图尔库勒等6条河流,赛巴什湖等3个湖泊,鞭杆泉等23眼泉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域各地何处多河流,何处多山泉,何处多湖泊,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西域丰富的水资源。......
2023-10-12
18世纪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高潮时期。大批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在传播天主教的同时,把欧洲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机械学以及各种技艺带到中国。尤其是西方传教士传播了先进的地理观念和先进的测绘制图方法,对乾隆皇帝和《西域图志》的编纂者影响巨大。《西域图志》开篇指出:“中华当大地之东北,西域则中华之西北,为大地之北境也”[84]。这种地理位置观念,显然改变了曾经自以为是的“中国中心论”思想,透射出统治者用科学思想认识世界的气度。《西域图志》正是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下,引进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而完成的。
康熙年间,清朝曾经在西洋传教士雷孝思、杜德美等的帮助下,绘制了《皇舆全览图》。其时,西域地区除哈密外尚在准噶尔部控制之下,未能载入。清廷收复西域以后,乾隆皇帝下令全面测绘西域地图:
西师奏凯,大兵直抵伊犁,准噶尔诸部,尽入版图。其星辰分野、日月出入、昼夜节气时刻,宜载入《时宪书》,颁赐正朔,其山川道里,应详细相度,载入《皇舆全图》。以昭中外一统之盛。左都御史何国宗,素谙测量。著带同五官正明安图、并同副都统富德,带西洋人二名,前往各该处。测其北极高度、东西偏度,及一切形胜,悉心考订,绘图呈览。所有《坤舆全图》,及应需仪器。俱著酌量带往。[85]
乾隆皇帝的这一御旨,明确指示要用西方先进测绘技术,全面勘测西域地理,准确绘制西域地图。
第一次测绘,乾隆皇帝任命清朝的测绘专家何国宗为测量队负责人,同时又令精通西方测绘技术的两名耶稣会教士,葡萄牙人傅作霖(F.de Rocha)、高慎思(Joseph d’Espinha)参与测绘工作。
第二次测绘,乾隆二十四年(1759)五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乾隆帝又谕令明安图率队测绘天山以南舆图,仍然命耶稣会传教士,时任钦天监右监傅作霖和高慎思参与测绘。(www.chuimin.cn)
在上述两次大规模的测绘中,都有西方传教士参与,也采用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从而保证了西域地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西域地图的科学测绘,是对中国以“分野”之说为代表的传统地理观念的纠正。“分野”之说始于《周礼》,源远流长,颇具权威性。主要是用天空的星区比附各个地区,有统合天地、宇宙一体的意识。《西域图志》初修本仍以“分野”立例,存在新知识与旧框架的冲突与困扰。《西域图志》定本摈弃“分野”,设立《晷度》二卷,在科学性上迈进了一大步。正如作者所言:
若分野之法,始于周礼,以星分辨九州之地,而不及九州之外,其在四裔外藩,即以附近分野之星,牵连统属。……今西域拓地二万余里。欲以秦属井鬼之说统之,则井鬼之次,晰之至于无可晰,非通论也。伏读御制毛晃禹贡指南诗注,阐论雍州两星之难概伊犁叶尔羌诸境,睿裁超卓,旷若发蒙,因灼然于古来分野之说之不可信。既数有所穷,亦理原难据,未敢因仍傅会,致滋歧误。[86]
这种从“分野”向“晷度”的转变,是《西域图志》的一大闪光点,也显示了清代官方科学思想的巨大进步。
有关清代《西域图志》研究的文章
由此认为对西域河流湖泊的水必须利用和防患并举,“不惟资以利用,抑且划为地险,襟带绝徼,古而然矣”。[26]该书“水”门以五卷篇幅,详细考察和记载了西域的诸水系河、水、泉、池、湖。安西北路记载了图尔库勒等6条河流,赛巴什湖等3个湖泊,鞭杆泉等23眼泉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域各地何处多河流,何处多山泉,何处多湖泊,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西域丰富的水资源。......
2023-10-12
西域,无论从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来看,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三山夹两盆”的自然地理环境,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又将其分割为两大区域,即天山南部地区和天山北部地区。以后各代均在西域设官管辖,并在一些地方实行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制。也就是说,康熙时期西域地理范围的东界已经恢复到了明代以前的阳关、玉门关以西。二是“西接葱岭”。乾隆平定西域后,葱岭地区全部归清政府管辖。......
2023-10-12
《西域图志》的作者们依靠什么绘出了这么系统的西域历史地图?[2]该书就是利用这两次测量的西域地图按比例缩小绘制而成,不仅直观地显示了西域地理,也为绘制西域历史地图提供了科学的蓝本。再次,凭借乾隆皇帝和撰述诸人对西域历史地名的考证。总共十二幅西域历史地图,皆以当时清朝的西部疆域为界,具体说,每图东边起自通往西域要道的玉门县,西边则以葱岭作为历代西域的西部疆界。十二幅西域历史地图绘制十分精细。......
2023-10-12
西域统一后归附清朝,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清代被称为布鲁特。主要是清军在平定西域后留守屯垦人员,多在北疆。为直观、形象地表现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情况,笔者根据《西域图志》和其他文献记载,绘制了清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示意图。6-1清朝乾隆时期西域民族分布图从《西域图志》看,汉族自汉朝以来就在西域定居,回族则是元明两朝在西域定居的。维吾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族是西域世居民族。......
2023-10-12
乾隆时期平定西域的斗争,主要是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53]准噶尔的内乱使乾隆下定决心乘势出兵西域,完成统一大业。由于厄鲁特和西域各族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十分不满,清廷统一西域的行动,受到牧民和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乾隆二十一年二月,清军再次兵分两路进军西域。大、小和卓是乾隆时期西域两位伊斯兰教领袖。......
2023-10-12
清乾隆间统一西域后,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西域图志》“山”门以四卷篇幅,将西域诸山大体整理为南山山脉、天山山脉和北天山系列,将诸山走向及支脉位置予以准确记述,提供了西域诸山的新知识。[22]横贯西域的天山山脉,又被称“祁连”“雪山”“白山”“折罗曼山”。该山脉层峰叠嶂,随地异名。葱岭,又名为极疑山,在天山西南与南山会合处,为西域西境之屏障。......
2023-10-12
《西域图志》中收录了部分乾隆皇帝的纪事文,如《准噶尔全部纪略》《御制铁章记》《御制哈萨克使臣至令随围猎并成是什》等等。其中,卷三十七所收录的《御制土尔扈特部纪略》,记述了乾隆皇帝通过亲自询问,了解了土尔扈特部的世系,进入俄罗斯的时间,以及该族内部之纠纷等。乾隆皇帝御制西域问题的论说文有《开惑论》《故大学士黄廷桂挽辞》等。乾隆皇帝的一些诗前之序,往往也是记事。......
2023-10-12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