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医疗卫生7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及糖尿病防治活动

上海医疗卫生7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及糖尿病防治活动

【摘要】:1997—1999年,实行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地段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江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并为7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2001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疾病控制中心联合举行“糖尿病防治日”宣传活动。完成妇女肿瘤调查,甲状腺疾病调查计2 000余户,开设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咨询。2009年,上海电力医院经国家电网公司批准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医疗中心”。

1960年,街道境域内有区中心医院和区妇产科医院2所区级医院,占全区区级医院的50%。另有:区卫生防疫站、区眼病防治组(由同仁医院代管)和江苏地段医院。地段医院与区属4所综合医院挂钩,形成较完整的两级医疗网络。1965年,街道境域内有区属医疗卫生机构2所、1所卫生防疫站、1所眼病防治组和1所地段医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盛行“医护一条龙”,医疗质量下降。1971年,上海电力职工医院由高邮路68号迁至延安西路937号。1976年,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职工医院在江苏路796号成立,1977年底,区同仁医院由1561号迁至愚园路738号,区中心医院迁至遵义路111号。80年代起,各区级医院均增设专家门诊,陆续开设心血管、中风预报、胃病、血液病、肾病、哮喘、冻疮、肿瘤、牛皮癣、神经、内分泌、脉管炎、皮肤疣、男子不育、乳腺病等专科门诊。1992年,台湾联新医疗事业经过长期的筹划,在上海建立第一家专为台商及外籍华人服务的连锁医疗机构“上海辰新医院”。1993—1994年,江苏地段医院被撤销,区眼病防治所并入新组建的区慢性病防治院。

1997—1999年,实行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地段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江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并为7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承担江苏街道及周边居民的预防、保健等“六位一体”服务。2001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疾病控制中心联合举行“糖尿病防治日”宣传活动。对居民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举办糖尿病知识的有奖竞猜;免费为居民进行血糖的测试。为常住户口8 334户、临时住户197户计19 926人建立健康档案。完成妇女肿瘤调查,甲状腺疾病调查计2 000余户,开设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咨询。2002年,区妇产科医院易地新建,整体搬迁至武夷路773号。年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组建全科团队,使居民逐步享受到“六位一体”(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的便捷服务。2003年10月,完成社区医保服务点的建设工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市卫生局开展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单位。(www.chuimin.cn)

2005年8月25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启动会在长宁区召开,确定江苏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为2个先行试点单位之一,9月15日,江苏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区卫生局制订的《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医联动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启动,内部机构设置也由“三科一室”,即:预防保健科、医疗康复科、后勤保障科和院长办公室改为“五大系统”即:管理系统、全科服务系统、期刊团队支持系统、医技检查系统和病房系统。全科服务团队系统由若干个服务团队构成,每个全科团队由2—3名全科医师、2名公共卫生医师、2名社区护士组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若干全科团队、服务到所对应的社区卫生服务点,与责任区内居民家庭开展签约式服务,运用全科门诊、咨询、出诊、康复护理、家庭病房等形式,实行“中心”“站(点)”“家庭”三站式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也由初期的主要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康复,设立家庭病床、社区报病箱、户籍医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卡和家庭保健合同制,开展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等,逐步发展到提供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2009年,上海电力医院经国家电网公司批准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医疗中心”。2010年,境域内有区级医院1所,企业医院1所,社区卫生中心1所、民办医疗机构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