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长宁区江苏路街道:贯彻公民道德建设,获奖征文促文明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贯彻公民道德建设,获奖征文促文明

【摘要】:2001年4月,区文明委制订并下发《长宁区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意见》。街道组织参加“新世纪市民道德建设”征文和“企业文化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江苏路街道征文获市三等奖。2003年,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持续开展长宁与文明同行活动,街道125名志愿者上街排堵保畅。“八荣八耻”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981年,街道结合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整顿,以“五讲四美”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改善社会风气。

1982年,公民道德建设增加公益活动内容,全年上街参加公益劳动达万人次,“学雷锋、树新风、送温暖、做好事”1 776人次,对全街道121个孤寡老人中建立96个包护小组,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安排他们的生活,使孤老不孤。

1989—1990年,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树立“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公民”的观念,注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在完成各项中心任务中培养和提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

1993年起,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街道成立市民文明学校,举办8期市民教育学习班。街道运用社区共建网络,发动市属、区属单位,知名人士、个体工商业者组织各类活动11场。

1994年起,街道建立教育园区,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家庭为载体,促家庭美德、小区新风,举办家庭卡拉OK演唱比赛,137个家庭参加活动。

1995年6月1日,上海市文明委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大家从我做起、遵守‘七不’规范活动”的通知》指出,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要从基本素质、基本行为规范抓起,要抓好“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七不”,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等。根据通知精神,街道要求机关、居委会干部从自身做起,带领社区居民遵守“七不规范”。从落实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入手,以宣传“七不”为内容,向人民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市民。印制“七不”宣传资料,发送到每一户家庭;在区域内主要地段、路口树立“七不”宣传标牌、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

1997年,结合“讲文明、树新风”开展“七不”宣传活动。是年9月1日,在江苏路上设点开展迎八运人人遵守“七不”规范的宣传活动。来自区法院、检察院、巡警、市容监察、环卫等部门和街道组织的八运会志愿者共70余人上街宣传执法。首日活动共展示黑板报16块,接待咨询150人次,发放“七不”宣传资料500份,对一些有乱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人进行教育。

1999年,把双拥工作融入社区精神文明道德建设中,“以争创拥军优属模范街道为目标,依托社区、发挥优势、保持特色、注重创新”,在愚园路、江苏路沿街店面灯光设计中增加双拥宣传内容和制作大型固定拥军宣传牌3块,社区内新设宣传橱窗10个、宣传栏5个、宣传画廊1个。7月15日—8月15日“双拥宣传月”,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刊发双拥工作新闻稿。

2001年4月,区文明委制订并下发《长宁区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意见》。街道组织参加“新世纪市民道德建设”征文和“企业文化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江苏路街道征文获市三等奖。(www.chuimin.cn)

2002年3月,结合学雷锋和上海申博宣传活动,开展讲奉献、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志愿者活动。为落实文明社区的长效管理,街道成立全区第一个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巡访团”,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区从我做起”大讨论。

2003年,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持续开展长宁与文明同行活动,街道125名志愿者上街排堵保畅。

2004年,按照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为抓手,营造一个“守秩序、讲卫生、护环境、知礼仪、重信用、爱科学、献爱心”的氛围;以创建学习型城区为抓手,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小区、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的思想道德建设含量;深入开展“与文明同行”活动,着力于基本行为规范养成,培养市民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2006年,按照胡锦涛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简称“八荣八耻”,目的是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7年,在原有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街道成立12家有专业支撑、社会化运作的志愿者工作室,内容涉及学生教育、政策咨询、健康保健、艺术生活等各个领域,有效地推进社区志愿者工作,扩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参与面,先后开展“新春暖流”“3·5学雷锋”“敬老日”等活动,并为社区老人提供“爱心午餐”,解决老人用餐难的问题。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创建载体,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开展学雷锋、迎奥运、迎世博、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平台。

2010年,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在“服务平安世博、服务居民群众”百日安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平安志愿者,街道世博安保指挥部表彰了56名优秀平安志愿者,61名志愿者入选区优秀平安志愿者,8名志愿者入选市优秀平安志愿者;江苏世博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