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志: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成果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志: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成果

【摘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6月,举办“迎回归,奔未来”地区青少年书画展,收到作品50多幅。1998年,注重培养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是举行特困青少年和结对单位“大手牵小手,爱心送真情”座谈会。八是做好预测控生、罪错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协助学校办好冬令班,落实帮教干部和帮教措施,严格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立案率和案发率。开展青少年志愿者社区文明行动。

1985年,街道团委请老山前线回来的战士讲体会和感受,组织团员青年参观英烈事迹展览会,在青年中开展向老山英雄学习的活动。暑期中,街道团委组织50人参加嘉兴南湖一日游活动,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各种形式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发挥一馆(小主人图书馆)一站(文化站)一家(青少年之家)的作用,做好青少年暑期生活的活动安排。为解决双职工的后顾之忧,街道与里弄对散居儿童发放“散居儿童学前教育内容”的宣传资料。

1986年暑期,团委组织学生游览中山公园,参观科普展览,去视听资料馆听激光唱片介绍。对学生进行法制、理想等教育活动,观看杨怀远、安根娣的事迹录像。组织学生慰问街道敬老院,与老人亲切交谈,并表演节目,老人们勉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接好革命班。

1989年初,街道团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先后在地区开展向老山英雄陈永平烈士学习,开展学英烈事迹报告会,理想的风帆座谈会,红五月创三好等系列活动。4月5日,街道团委在区文化馆隆重举行陈永平烈士纪念碑的揭碑仪式,活动得到区委、区府等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电视台予以采访和导播。

1990年,街道团委组织中小学生“学榜样、树理想、勤实践、增才干”的暑期活动。

1991年,街道团委组织长宁、延一、新宁等学校暑期、军事、党史、社会考察、科普夏令营活动。选出16位选手参加区“八项技能”比赛,获得三项第一。聘请社区教育演讲团到学校巡回演讲。组织22条里弄的纳凉晚会。组织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题目“我、上海、党”收到107篇征文,评选出11篇优秀作品。开展青保知识竞赛,40人参加,西浜刘伟获得第一名。组织4场学生专场电影观摩。是年,抓好小八连队伍建设。10月21日,组织13所中小学小八连队列操比赛,检阅小八连队伍。每校40人参加,共计520人,观看观众2 000多人。12月初,组织120名小八连参加双拥路揭幕仪式,并落实小八连对街道英烈室的讲解。定于每小学四年级为小八连,每中学初一为小八连,每年级选定一个班为小八连基干班。每个班选一任排长,连部设在街道。

1992年,地区13所学校,都建立“小八连”,举行“小八连”队列操比赛和歌咏会。组织报告团进学校,给学生们谈历史,讲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到辅读学校关心残疾儿童,5位老干部和小朋友结对子,开展“望年交”活动,赠送礼品,给予希望和要求。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街道“英烈室”,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1995年,街道党工委、团工委重视地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投入相当的财力完善原有的教育基地(市三女中宋庆龄爱国主义思想,延安中学的陈永平烈士纪念碑,好八连连史室,省吾中学烈士纪念碑)。是年,“好八连”连史室及营房接待数千名中小学生参观,并成立一支“南京路上好八连连史讲解员”队伍,培训数十名中、小学生任讲解员。“好八连”为每个学校派一名校外辅导员。上海手帕六厂为夏令营学生提供学习基地。市三、新宁中学,江一、延一、江五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定期到敬老院服务。延一小学“小八连”参加绿化宣传日活动,宣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8月4日,“小八连”开展大型宣传“七不”活动,千余名学生上街宣传,纠违章,发放倡议书,“七不”演讲等等。

1997年,对地区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确定“南京路上好八连”、手帕六厂等九大青少年教育基地,并把各基地的基本资料(包括简介、名称、地址、邮编、电话、联系人)汇编成一份青少年教育基地菜单,提供给地区的学校及居委,以备适时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5—6月份开展“七一”香港回归系列活动,其中请关协香港知识宣讲团在地区中小学中巡回宣传,宣传香港回归的意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受教育学生达1 500名。6月,举办“迎回归,奔未来”地区青少年书画展,收到作品50多幅。是月13日,江苏教育园区“迎回归,盼未来”校园文艺展演,地区各学校的400名学生用文艺节目的形式,喜迎香港回归,表达爱国主义热情。

1998年,注重培养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注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闲暇时间教育。辅导站坚持活动35周,累计辅导达2 800人次,辅导时间达5 600小时。

2000年,江苏街道以提高青少年素质为宗旨,以“民族情,世纪情,改革情,上海情”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寒假活动。一是开展电脑冬令营系列活动。举办中学生电脑科普讲座,1月25日,江苏路街道青年科普教育基地(佳都)揭牌,组织中学生开展DIY装电脑活动。二是举行好八连篮球队和社区青少年篮球联队友谊比赛。三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青少年志愿者统一大行动。四是举行“文明新风在社区”读书征文活动。五是举行特困青少年和结对单位“大手牵小手,爱心送真情”座谈会。六是居委会开展慰问、法制教育、调查活动等“五个一”活动。七是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家庭、楼组、小区、社区的创建活动。八是做好预测控生、罪错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协助学校办好冬令班,落实帮教干部和帮教措施,严格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立案率和案发率。(www.chuimin.cn)

2001年暑期,开展“我当居委小干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地区中学学生干部30名,担任居委会干部助理。开展青少年志愿者社区文明行动。组织中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小学雏鹰假日小队、居民区团支部500多人,参加社区护绿保洁环境整治、美化小区、文明宣传、帮困助学、敬老助残等活动。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电脑网页制作大赛。

2002年,暑假期间组织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次公德教育活动,一次“走进公安天地”暑期法制主题夏令营活动,一次“东方绿洲之行”自强少年亲子活动,一次军民联欢活动,一次网络辩论赛活动,一次“三个代表实践行”文化历史考察活动,一次读书征文活动,一次暑期专场文艺演出活动,一次忘年交网上行活动,一次学生下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七彩影院,话说公德”系列活动。是年节庆日,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一是组织“青春的节日”大型文艺演出。二是组织开展“五四”系列活动,举行“党旗下的接力”活动,邀请小萝卜头姐姐、恽代英儿子为青少年讲述革命历史,并开展座谈;开展“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交一次特殊团费”活动。三是开展庆八一文艺演出,掀起青少年拥军学军的高潮。四是结合十六大召开,开展“深情寄语十六大”网上征集活动。

2003年,建立“希望之星”奖助学金,各居民区建立青少年双休日辅导站,与区少年宫建立社区文化俱乐部,与社区单位共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建成1所社区学校和13所社区学校分校。是年,街道团工委参与开发众多特色鲜明的信息化产品,好书导读站、居民区网站、网上社区学校、网上图书馆、青少年电子社区等,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促进青少年教育的品牌。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评议,街道团工委在华山小区网站上增设“道德评议台”,小区青少年纷纷上网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文明、不道德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通过网上道德评议台,华山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及时了解小区内存在高空抛物、乱停自行车等不文明现象,拿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网上道德评议台对社区居民进行道德教育,杜绝类似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2005年,组织青少年参观上海档案馆,观看抗战60周年图片展,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社区青少年参与“冬天里的一把火”社区趣味体育竞技活动。是年,对青少年电子社区进行改版,将电子社区更名为“江苏社区青年中心”。通过网上青年中心展开主题为“我为创建文明城区出份力”“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我看《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的讨论,网友们纷纷参与。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上青少年法律学校,通过法规集锦、案例分析、法学动态、青年风采、法律站点、在线咨询等栏目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法律,提高法制意识。是年,寒暑假工作:寒假期间,街道团工委围绕“与世博同行,做可爱的青少年”的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次安全、法制教育活动;一次传统教育活动;一次志愿者活动;一次送温暖活动;一次老少同乐迎新活动;一次话新年、助学活动,并在社区内组织120人次青少年到肯德基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暑假期间,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开展“红色之旅”“科技之旅”“文化之旅”“实践之旅”“法制教育”等活动。组织开展“关爱青少年,关爱社会”法律进社区活动;开展青少年“啄木鸟”志愿者行动;举行社区青少年演讲等活动。

2006年,暑假期间,围绕三大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一是“知识给我快乐”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中华全民读书书目推荐活动”;海洋环保知识讲座;畅游网络世界,青少年电子竞技大赛;法制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等。二是“文明在举手投足间”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主题,开展“青春之星”礼仪小使者评选大赛;“牵手长辈讲美德”文明寻访活动;“和谐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护绿保洁、废旧电池回收、维护交通文明等);“知荣辱,树新风”电子小报制作展评活动;“电子社区的新时代年轻人”群英榜评选活动等。三是“感恩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关工委开展“党在我心中”主题活动,组织“纪念建党85周年”老少座谈会;观摩爱国主义教育片《黄河绝恋》;进行“红色丰碑”寻访活动:参观《丰碑——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5周年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联展》、“省吾之光”展览室;走访慰问老红军、老英模、老党员、军烈属;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告会。

2006年,开展“双结对”活动,即啄木鸟小队与市民寻访团成员结对。中学生社团与居民区社团结对活动,通过团队与团队、团队与个人间的合作互动,共同开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项目;开设彩虹家园家长学校,以“父母效能系统培训(STEP)”作为教学课程,帮助父母正确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改善亲子沟通,从对家长的教育入手,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健康的环境。

2007年,走访邀请社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担任社区青年党校辅导老师,组织市三女中举行“继承、感恩、奉献”——纪念“五四”大型主题集会活动。是年,利用青少年电子社区、仁和网站等多个网络平台发挥信息发布、联系沟通、活动组织、项目宣传等作用。社区团工委以委员单位为基础,在8家社区单位试点开展“社区学生实践日”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团工委联合关工委、学校等多个单位和部门,举行“继承、感恩、奉献”五四主题集会,聚焦青年党校的结对和志愿者队伍的建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举办“名师导航”项目,举办中学学科咨询,帮助青少年答疑解惑;开展“吹响军号,舞动青春——纪念建军80周年”主题活动,组织观看“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展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008年,成立“雨露工作室”,把社区学校的青年老师及从事青少年教育的老师组织起来,开展社区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愚园风景,文化长廊”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即:数字科普视听体验、迎世博“明信片设计制作辅导讲座”、岐山弄堂文化节——九九重阳敬老等活动。

2009年,组建“红领巾服务队”,开展交通文明、“左行右立”等世博宣传活动,倡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