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建设成果1949-2010

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建设成果1949-2010

【摘要】: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周延年,主持办事处工作的副主任陈伯雄为组长,地区五所一院一场一站负责人等19人组成的江苏路拓宽工程保障、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自2月中旬开始工作。1995年,对长宁路491弄、愚园路749弄、镇宁路405弄、465弄、诸安浜菜场等居民群众意见较大的违章搭建、设摊展开全面整治,共拆除违章搭建27处,配合区有关部门取缔了江苏路非法水产市场。在开展景观道路建设的同时,街道对安化路实施重点整治。

1980年,完成472弄房屋改建第一期工程的动迁工作,361户居民的动迁住址得到落实,撤清施工场地,为第二期工程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六幢新工房1982年底竣工。是年,七条路面得到改善,解决“行路难”。

1982年,积极支持自行翻建,共帮助住房困难户自行翻建2 600多平方米,签发执照108户。街道从实地调查、排除纠纷、提供材料、核证执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办事处会同房管部门对全街道特别困难户全面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全年安排162户搬进新工房。

1984年,继续做好私房翻建岀照工作。共岀照34户,建好22户,建筑面积2 200平方米,比1983年增加600多平方米。完成几千平方米的路面改建,调查31条弄堂的弹街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自来水进户工作,解决148户居民的用水困难。

1985年,上半年解决弹街路,全年基本消灭给水站,解决居民水龙头进户问题。上半年完成旧区改造规划7万多平方米,占全年规划12万平方米的58%,发放私房搭建执照18张。

1987年,街道以规划10万平方米、开工10万平方米、竣工10万平方米和保愚园路文明卫生一条街,创建月村优美新村,搞好市政、市容建设为目标。年底规划1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达到10.2万平方米,开工10万平方米共有10个工地,达到12.87万平方米,竣工10万平方米,10个工地基本竣工,达到10.3万平方米,回迁动迁居民500户左右。

1991年,旧区改造计划规划5万平方米,实际完成规划5为平方米;计划开工2万平方米,实际开工2万平方米;计划竣工2万平方米,实际竣工1.5万平方米,计划动迁250户,实际动迁300户;计划回迁50户,实际回迁50户。

1992年,江苏路拓宽工程是全市13项交通重点工程之一,街道配合工程的前期动拆迁工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安君英直接担任工程领导职务,派出10名有一定经验责任心强的干部参与动迁工作。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周延年,主持办事处工作的副主任陈伯雄为组长,地区五所一院一场一站负责人等19人组成的江苏路拓宽工程保障、服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自2月中旬开始工作。

1995年,对长宁路491弄、愚园路749弄、镇宁路405弄、465弄、诸安浜菜场等居民群众意见较大的违章搭建、设摊展开全面整治,共拆除违章搭建27处,配合区有关部门取缔了江苏路非法水产市场。1997年,是长宁区市政重大工程建设年,街道城区管理工作以“三迎”为动力,以“创建、拆违章、除三乱”为重点,以文明小区为目标,以确保市政重大工程顺利推进为抓手,开展广泛宣传发动,大规模体制整治。一是全力配合市政重大工程全面推进。为确保“331”工程顺利推进和曹家堰北块拆屋建绿工程建设,街道发动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配合动迁部门多次上门走访居民,协助完成动迁1 000余户,保证地铁2号线配套工程——非机动车6号线于5月28日通车,地铁江苏路站5月31日按期开工,曹家堰北块6 500平方米绿地建成。对沿线30多个单位及有照个体户的摊点等,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解决5个居委会上千户居民下水道堵塞、粪便满溢和环卫设施迁移,以及违章搭建整治等,获得区“331”前期工程立功竞赛优胜奖。二是根据市二委三局《通知》精神,以拆除居民区违章搭建为突破口,全面整治环境卫生薄弱环节,街道在区规土局的支持下,会同环卫所、街道监察队等部门,全年累计拆除各类违章搭建1 200平方米,获得长宁区第九个卫生月拆违整治优秀集体称号。

1999年,街道以大市政建设高架、地铁相继竣工为契机,结合景观道路建设,投入市政建设116.32万元资金,使愚园路、江苏路、延安西路等5条景观道路建起了透绿围墙艺术围墙和街景设置等,愚园路样板道路整治成效明显被评为长宁区99景观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先进集体。(www.chuimin.cn)

2000年,建造7个门楼,完成7条路弄的市政工程翻修,基本还清历年欠账。完成平改坡9幢,植绿补绿4 000余平方米,围墙透绿600余米。

2005年,街道投入800万元用于东诸安浜路、宣化路、长宁路、华山路等四条道路(共44项)的景观建设。对东诸安浜路等道路的景观建设,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定位,体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其间,江苏路在2004年已初步建成景观道路的基础上,街道再投入300万元用于该路景观的提升。一方面加强硬件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形成景观道路维护网络和实施业态调整等软件建设,在解决道路日常维护问题的同时确保江苏路景观风格延续性。在开展景观道路建设的同时,街道对安化路实施重点整治。在投入50万元用于沿街店铺改造及立面修粉的基础上,重点对道路菜农乱设摊、跨门营业实施整治,使安化路的市容市貌得到提升。根据区住宅发展局的计划,结合“十路十景”建设,完成6幢(东诸安浜路5幢、宣化路1幢)住宅楼的综合平改坡;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完成江苏路256弄、愚园路750弄、愚园路805弄、利西路280弄、安化路88弄等5条街坊道路的翻修工作,改善社区居民的出行条件;在区市容局的支持下,完成16个垃圾厢房改建;共完成江苏路256弄等31个小区的一体化管理,达到全覆盖,同步加强监管力度,形成监管体系,使小区一体化管理走上良性循环,使居民得到全面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

2006年,街道全面完成“十路十景”建设和中小道路整治,继续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精神,完成武定西路南侧(万航渡路—江苏路)武夷路北侧(延安西路—安西路)的景观道路建设和昭化东路中小道路整治工作,整个工程共改造店铺100余个,围墙美化500余米,建成后的武定西路和武夷路景观道路充分再现其历史韵味,与该区域历史风貌保护区域景观相得益彰。经过2004—2006年三年建设,街道已全部完成区域内7条主要道路的景观建设,并获得较好的评价。是年,惠民实事工程推进有力。完成2处小市政建设和3处积水点改造任务;完成沿街住宅49扇防盗门安装,18个垃圾厢房改造;在宣化路、东诸安浜路、安西路完成171棵大树的种植;完成愚园路838弄、愚园路1088弄110支弄内扰民大树的修枝工作;完成48处商店后门堆物整治任务;为镇宁路405弄、江苏路284弄等64户居民完成水表分户。是年,以实施小区改建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小区生活设施与环境面貌。通过“市区出一点、街道出一点、居民出一点”筹资600余万元,对东诸安浜路165弄、180弄、江苏路499弄实施平改坡综合改造,受益居民1 000余户。经过积极协调,利西路230号已开工房屋成套率改建,启动延安西路649弄开工改建,从而使这两个小区近300户居民结束煤卫合用的历史。

2007年,协调区房地局、新长宁集团,对延安西路649弄房屋实施成套率改建;镇宁路465弄以及愚园路1032弄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顺利完成。基地建设和小区管理矛盾得到妥善协调,维护一方稳定。

2008年,顺利推进市政实事项目。东诸安浜路94弄和118弄基地48证57户动迁;完成利西路222—230号延安西路649弄25—60号等6幢居民住宅的成套率改建,居民彻底告别煤卫合用;完成愚园路1210弄54、56号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含两次供水);完成长新小区等326扇电子防盗门安装;完成愚园路1039号弄堂和愚园路744弄等两段小市政道路改造;完成安化路200弄、镇宁路405弄两个积水点改造;完成江苏路320弄等115处旧公房扶手新装维护,解决了老年居民上下楼的难题;完成镇宁路465弄46—52号等75幢居民楼空调滴水管安装,根除空调滴水造成的邻里矛盾;完成29棵扰民大树移植。

2009年,完成延安西路沿线5幢高层、武夷路1幢多层及延伸500米范围内的重点区域外立面整容。完成江苏路、长宁路、宣化路、武夷路4条道路的景观提升工作,完成昭化东路、曹家堰路、利西路、安化路等4条市容道路的翻修。推进为民实事工程,完成3个小区12 252平方米旧居住小区综合整治,并新增7个小区77 672平方米改造任务,结合愚园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建设实施“一平方改造”,对愚园路1032弄进行大修。完成9个垃圾厢房改造、3处公共厕所改造提升、3处积水点改造和1处路面整修。完成扶手安装,达到全覆盖。是年,建立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 11月17日,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成立。中心位于利西路307号,共4层,建筑面积达700余平方米,配有就餐点、阅览室、健身房、棋牌室、医务室等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人提供用餐、健康保健和文化娱乐等服务。

2010年,完成旧小区综合整治1.6万平方米;携手新长宁集团,打造岐山村特色弄堂,并对弄内48号和111号实施旧房厨卫设施改善试点;完成17个垃圾厢房整修,对5条小市政道路进行翻修,完成160个楼道便民休息椅、小区40张休闲椅及101副便民晾衣架安装;更新125个小区信报箱、雨篷,完成5个小区道路翻修、12处小区路面修补及2处下水道疏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