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成果与探索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成果与探索

【摘要】:2003年,以垃圾箱房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为抓手,探索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1993年,为使江苏路拓宽工程顺利进行,与环卫部门一起定点建造厕所1个,垃圾箱房7处,倒粪站3个。1994年9月,环卫设施改造经费15万,重点将愚园路、江苏路两侧的30间垃圾箱房改建成有卷帘门,贴有瓷砖,符合现代城市卫生要求的新垃圾箱房,变城市的污染点为城市的美化点。

1.生活垃圾收集

1996年,创建两个整洁示范小区(华山路894弄,愚园路805弄)。从垃圾袋装化开始,召开三个动员会,江苏环卫所、长宁区环卫局运转场、大楼管理所等单位参加;居民楼组长会议以及居民座谈会,发出200份“致大楼居民一封信”和200份“关于生活垃圾袋装收集意见征询表”到每家每户,出资12 400元购买塑料圆桶以及袋装化用的塑料袋,并定做一辆不锈钢手推车1 360元。

2002年8月,通过新闻媒体,在社会公开招标生活垃圾袋装收集企业。经过对7份投标书研究、考察,以年费用28万元,与一家公司签约。

2003年,以垃圾箱房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为抓手,探索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其间,一方面加强日常的检查考核,对垃圾箱房的保洁实行立体的检查考核机制,由街道组成检查组每月定期检查,同时,区市容管理局的检查和居民的日常监督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横向的探索,将社会化、专业化引入黑色广告清除和街巷道路清扫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以召开居民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征求广大社区居民的意见,使街巷道路的保洁社会化、专业化运作得以顺利完成,减轻了居委会负担,提高了保洁质量。

2.垃圾箱房管理

1992年,街道配合环卫部门对50多个环卫设施进行调整改建。

1993年,为使江苏路拓宽工程顺利进行,与环卫部门一起定点建造厕所1个,垃圾箱房7处,倒粪站3个。

1994年9月,环卫设施改造经费15万,重点将愚园路、江苏路两侧的30间垃圾箱房(占街道总量的1/3)改建成有卷帘门,贴有瓷砖,符合现代城市卫生要求的新垃圾箱房,变城市的污染点为城市的美化点。(www.chuimin.cn)

1998年,街道组建保洁队伍,共录用54人,负责管理107个垃圾箱房,卫生面貌有所改善。

2002年,街道直接管理的垃圾箱房共有78个,每年管理费36万元,保洁管理不够到位。街道在加强地区垃圾箱房管理上,结合市府“4050”实事工程以招投标形式,探索垃圾箱房保洁的市场化管理。通过《新民晚报》向社会公开招标,在7个投标单位中确定2家竞标,最后上海青木商务有限公司中标。街道制定《垃圾箱房管理考核细则》,运作以后垃圾箱房保洁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街道将垃圾箱房的管理成本,从36万元降到28万元,转变了政府职能,使街道由直接管理者变成间接的管理者,强化了监督职能。同时街道投入6万余元,改造了7个垃圾厢房。

2005年,在区市容局的支持下,完成16个垃圾厢房的改建。

2006年,街道与市容局共同出资12万余元,完成18个垃圾厢房改造,进一步提升本街道垃圾厢房硬件水平。

2007年,街道投资完成35个垃圾厢房改建和整修。

2009年,完成9个垃圾箱房改建和整修。

2010年,完成17个垃圾厢房改建和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