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解放后的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供电设施变革

解放后的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供电设施变革

【摘要】:解放前供电服务的主要对象为洋人、官僚和富豪,还有工厂企业和沿越界筑路的里弄居民和商店,境内大多数村落老宅和棚户简屋没有供电设施,沿用油灯照明。上海解放后,市、区人民政府对原无供电设施的地区组织装置集体电表。

民国18年(1929年),上海电力公司建成忆定盘变电站(后为江苏变电站),民国29年升压为23千伏,容量7 500千伏安。解放前供电服务的主要对象为洋人、官僚和富豪,还有工厂企业和沿越界筑路的里弄居民和商店,境内大多数村落老宅和棚户简屋没有供电设施,沿用油灯照明。

上海解放后,市、区人民政府对原无供电设施的地区组织装置集体电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用电量急剧增加,1992年,全区20万余户居民年用电量已逾亿度(千瓦时),人民政府及时对供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表2-2-1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投运和改造情况表

资料来源:江苏路街道档案室(www.chuimin.cn)

1993年,为配合升压改造,建成并投运35千伏新江苏变电站,老江苏站拆除。1994年,分别新建虹许、宣化两座35千伏变电站,同时对35千伏凯旋站进行升压改造,以满足所在地区用电增长所需。2000—2003年,又建成35千伏佳信、曹家堰变电站。2001—2005年,区域内由上海电力电缆实业公司、上海普益电缆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电缆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上电电缆管道建设公司、上海电缆输配电公司、上海市路灯管理所市区所、上海道明交通设施公司等供电管线专业施工单位组织实施的供电管网改造大型掘路工程项目有174项。

2001年,长宁路(江苏路口),江苏路(延安西路—昭化路),华山路(曹家堰路—镇宁路)、延安西路(镇宁路—江苏路)、延安西路(江苏路—昭化路)、愚园路(安西路—江苏路)供电管网改造。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江苏路街道的用电环境有了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