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沿河近桥的街市特色-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沿河近桥的街市特色-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摘要】:临安城中的街市,除了最繁华的御街以外,就是沿小河(市河)、大河、西河(清湖河)的近桥街市。许多日用品商店适宜于开设在沿河近桥的地方,从而形成沿河近桥的街市。这种沿河近桥的街市,北宋已经形成,到南宋有了进一步发展。炭桥沿河有青篦扇子铺,炭桥又是药市所在,该有不少制药的作坊和药店。沿大河南段的通江桥、望仙桥一带,沿大河中段的荐桥和北段的盐桥一带,都有繁华街市。城内西北区沿西河近桥也有些街市。

临安城中的街市,除了最繁华的御街以外,就是沿小河(市河)、大河(盐桥运河)、西河(清湖河)的近桥街市。小河、大河、西河是当时城内主要的水上交通线,这三条河上许多桥梁又是陆上交通的枢纽所在。当时城内广大居民日常必需品,都要依靠水陆两路运来,水路用船,陆路要用人力搬运,因而利用水路较多。“盖杭城皆石板街道,黏泥沙比,车轮难行,所以用舟只及人力耳”(《梦粱录》卷一二《河舟》)。许多日用品商店适宜于开设在沿河近桥的地方,从而形成沿河近桥的街市。这种沿河近桥的街市,北宋已经形成,到南宋有了进一步发展。苏轼在北宋熙宁四年到六年(公元1071—1073年)任杭州副知事,元祐四年到五年(公元1089—1090年)任杭州知事,从苏轼所作的诗来看,当时沙河塘一带已经有居民不少,夜间灯火繁多[87]

小河从大河中段宗阳宫桥分出西行,经南瓦子前的熙春桥折而北上,经通和坊东的金波桥,宝佑坊东的宝佑桥,贤福坊东的平津桥(猫儿桥),铁线巷西、兰陵坊东的水巷桥,羲和坊东的芳润桥(炭桥),武志坊东的李博士桥,到延定坊东的鹅鸭桥,一路上都有近桥的街市。除供应日常用品的商店外,还有其他各种著名的店铺。南瓦子前熙春桥畔有酒楼叫熙春楼(王厨开沽),南瓦子有宣家台衣、张家元子(即团子),南瓦子北有卓道王卖面店,熙春楼下又有双条划子店。双条划子是一种肉食,《西湖老人繁胜录》的“肉食”中有“双条划子”一种,《武林旧事》卷六的“市食”中也有“划子”一种。金波桥又有酒楼叫风月楼(严厨开沽),也还有不少歌馆(即妓院)。《武林旧事》卷六《歌馆》说:“及金波桥等两河以至瓦市各有等差。”平津桥沿河有布铺、扇铺、温州漆器铺、青白碗器铺等,猫儿桥(即平津桥)又有魏大刀熟肉、潘节干熟药铺。水巷桥东的铁线巷有笼子铺、生绢一红铺,水巷桥沿河也还有针铺、彭家温州漆器铺。炭桥(即芳润桥)沿河有青篦扇子铺,炭桥又是药市所在,该有不少制药的作坊和药店。李博士桥又有邓家金银铺、汪家金纸铺。鹅鸭桥东更有官营北酒库的春风楼(以上除酒楼依据《梦粱录》卷一〇《点检所酒库》、卷一六《酒肆》外,其余都见卷一三《铺席》)。

沿大河南段的通江桥、望仙桥一带,沿大河中段的荐桥和北段的盐桥一带,都有繁华街市。

盐桥以南,油蜡桥以西的橘园亭有“书房”,或称“文籍书房”,是书市的集中地。盐桥又是生帛的行市所在。盐桥下蒲桥以东原有瓦子,称为蒲桥瓦子,后来废弃为民居,该是这一带繁荣市面,后来逐渐衰落了。荐桥以南的太和桥,原有官营东酒库的太和楼,后因烧毁而废弃。荐桥以东丰禾坊有王家酒店,附近新开巷有元子(即团子)铺。荐桥和荐桥西南都税务以南的漆器墙以及望仙桥东南的狮子巷,都是歌馆(妓院)集中的地方(《武林旧事》卷六《歌馆》)。狮子巷口有徐家纸札铺、凌家刷牙铺、观复丹室。漆器墙下有李官人双行解毒丸。寿慈宫(即德寿宫,在望仙桥东北)前有著名的熟肉,望仙桥还有名家的糕糜(《都城纪胜》“食店”条)。夜市,通江桥有雪泡豆儿水、荔枝膏,通江桥东杂卖场前有甘豆汤、戈家蜜枣儿,狮子巷口有煎耍鱼、罐里爊鸡丝粉等,都很著名。(www.chuimin.cn)

城内西北区沿西河近桥也有些街市。三桥附近有杨三郎头巾铺,清湖桥附近有戚家犀皮铺(《梦粱录》卷一三《铺席》)。同时“三桥等处客邸最盛”(《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是旅客集居的地方。西河分支长寿桥东有茶汤巷,又是茶坊集中之地;同时车桥南大街有郭宅经铺,曾刊行《寒山诗》等书(《两浙古刊本考》卷上)。这里靠近国子监和太学。

所有坊巷附近都有一般街市,有卖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商店。府县官署周围也有街市。“府治前市井亦盈,铺席亦多,盖经讼之人往来骈集,买卖耍闹处也”(《梦粱录》卷一〇《府治》)。

四周城门口内外都有街市,除了“行”与“市”以外(见下节),著名铺席如清波门(即暗门)外的郑厨分茶酒肆(《梦粱录》卷一六《酒肆》)、钱塘门外的宋五嫂鱼羹、候潮门的顾四笛、丰豫门(即涌金门)的灌肺(《都城纪胜》“诸行”条、《梦粱录》卷一三《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