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元仁沿山区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慈镇县所属的沿山区,沿着达蓬山脉向东南延伸,辖有原属庄桥区(慈东区)的汶溪、长石、骆驼三个乡和一个河头镇;在山脉的东南端,经邱王村,辖有原属龙山区的一个溜浦镇和清湖、觉度、通德、沙河、曲塘、福田、湾塘七个乡,全区共计十二个乡镇,面积约45平方公里。越河头镇的雁门岭,或由澥浦镇经邱王便进入龙山区的山北境内。......
2023-08-24
除了上节所说八条大街的“街市”以外,从州桥沿汴河到东水门水陆两路并行的交通线及其“街市”,更是非常重要。
《东京梦华录》卷一《东都外城》:“东城一边,其门有四,东南曰东水门,乃汴河下流水门也。其门跨河,有铁里窗门,遇夜如闸垂下水面。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夹岸百余丈。次则曰新宋门,次则曰新曹门。”这是说,东水门的南北两岸各有城门通人行路,这两座城门即是通津门和上善门,再加上新宋门和新曹门,东城一边共有四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又说:“东五门,南曰上善,汴河东水门……次北曰通津,汴河东水门……次北曰朝阳(按即新宋门)……次北曰含辉(按即新曹门)……次北曰善利,广济河水门。”这样连同广济河水门计算在内,东边共五门,上善和通津是东水门南北两岸的城门,《宋会要辑稿》这样混通地称为“东水门”,并不确切,实际上是夹着水门而“通人行路”的旱门。因为汴河以及汴河两岸是京城水陆交通的主要通道,是日常生活所需物资从四方运入的命脉,因而除了在汴河上设有水门以外,同时在水门两岸还设有旱门。不但东水门这样,西水门也是同样格局。西水门北岸设有宣泽门,南岸设有大通门。同上书讲到“西六门”中,“次北曰大通,汴河南水门”,“次北曰宣泽,汴河北水门”。不仅是北宋东京的水门旁有旱门,南宋临安也是一样。临安城西北有余杭水门和余杭门并列,城东南有保安水门和保安门并列,余杭门和保安门都是水门旁的旱门,成为水陆交通并行的要道[66]。
《东京梦华录》卷一《旧京城》:“东壁其门有三:从南汴河南岸角门子,河北岸曰旧宋门,次曰旧曹门。西壁其门有三,从南曰旧郑门,次汴河北岸角门子,次曰梁门。”所说角门子,即东西角子门。里城的东西角子门,不仅是通人行路的旱门,同时并列有水门,成为汴河贯穿里城的通道。这里当是唐代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所建成的东西水门(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东京梦华录》卷一《河道》讲汴河,“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次曰顺成仓桥,入水门里曰便桥,次曰下土桥,次曰上土桥,投西角子门(按西字当为东字之误),曰相国寺桥,次曰州桥。”说明汴河入东水门进外城,入东角子门进里城;接着向西,又出西角子门出里城,更出西水门出外城。
东京外城的布局,凡是四面设有城门的地方,都有大街通向城中。东水门两岸的通津门和上善门,西水门两岸的宣泽门和大通门也不例外,都有沿汴河的大街通到里城中心的州桥,作为交会点。其中从州桥向东,经相国寺桥,穿过东角子门,经上土桥、下土桥、便桥而到达通津门和上善门的沿汴河大街,特别重要。《东京梦华录》卷三《大内前州桥东街巷》:“大内前,州桥之东,临汴河大街,曰相国寺,有桥平正如州桥……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州桥向东的沿汴河大街,到相国寺桥以后,分成两条,一条一直向东,不再沿河,出里城旧宋门(即丽景门)到外城新宋门(即朝阳门),就是上节所说的东面御街;另一条沿汴河东南行,出里城东角子门,经上土桥等,到达通津门和上善门。这是水陆两路运输重要物资进入城中的主要交通线,因而沿汴河向东的街市,繁荣程度大大超过东面御街。
在这条水陆两路主要交通线上,分布有许多官府的仓库,接待客商堆货、寓居并进行交易的邸店和客店。官府的米麦仓库不少,“诸米麦,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成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东京梦华录》卷一《外诸司》)。邸店也很多,其中著名的如十三间楼,从五代后周一直经营到北宋末年。同时这一带又是重要的新行市所在地点,我们在前面讲新行市形成的章节中,已经详细谈到斛行(米麦行)、面行、菜行、牛马行、纸行、果子行等等在沿汴河两岸兴起的情况。这儿是大量日用商品输入的枢纽,又是大量货物堆积和大宗交易的中心,更是许多新兴重要行市所在,因而客商云集,特别是南方前来的巨商很多。这一带街市也很兴盛,而且自有其特点。可惜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可能正如他在序文中所说的:“未尝经从处”。因为他没有经商,更没有从事大宗的买卖,也不常到这一带游览。幸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正是通津门内外沿汴河街市的情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67]。
《清明上河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长525厘米,宽25.5厘米,是北宋晚期张择端所画。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游学于京师,“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郭径指城郭和街市),别成家数也”(卷末金大定丙午年燕山张著跋文)。全卷描绘清明节日前往汴河一带游览所见到的情景,十分细致而生动。所谓“上河”,就是前往汴河游览的意思。当时东京风俗,清明节日要出城上坟祭扫,同时也是群众性的郊游的日子。这天“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这时四郊景色正好,东郊沿汴河一带游人尤其多,“上河”成为一时风尚。“上河云者,盖其时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盛如此也”(李东阳《清明上河图后记》,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作者曾任职于画院,卷首有宋徽宗瘦金体的五字签及双龙小印,因此明代这一画卷的收藏者李东阳断言“此画当作于宣(宣和)、政(政和)以前丰亨豫大之世”。(www.chuimin.cn)
画卷先描绘东水门外虹桥以东的田园景色,有些是墙身很矮的草屋,有些是以草屋和瓦屋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组房屋。接着描绘的是汴河上的“市桥”及其周围的街市。再进一步又描绘到城门口街市以及十字街头街市的情景。其中还用三分之一篇幅描绘了这一段汴河的航运。画有各色人物七百七十多人,各种牧畜九十多头,房屋楼阁一百多间,大小船舶二十多艘。“舟车、市桥、郭径”正是这位画家特别擅长描绘的。明代收藏者李东阳在所作《后记》中对此有概括的叙述:
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人形不能寸,小者才一二分,他物称是。自远而近,自略而详,自郊野以及城市。……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隶、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问者、答者、授者、受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道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褰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驴骡、马、牛、橐驼之属,则或驮、或载、或卧、或息、或饮、或秣,或就囊龁草、首入囊半者。屋宇则官府之衙、市廛之居、村野之庄、寺观之庐,门窗屏障篱壁之制,间见而层出。店肆所鬻,则若酒、若馔、若香、若药、若杂货百物,皆题扁名氏,字画纤细,几至不可辨识。
画中的“市桥”,是一座没有柱脚,以巨木架空而状如飞虹的桥梁。当时东京汴河上只有虹桥、下土桥、上土桥是这样结构,多数研究者认为这是东水门外七里的虹桥,这是可信的,因为只有这里是郊外,可以看到田园景色,靠近里城的下土桥、上土桥一带,沿着汴河这条交通要道上,当时已不可能有田园存在。同时这是清明出城到郊外游览的节日,描绘的是“上河”所见景象,如李东阳所说“自郊野以及城市”,是合情合理的[68]。桥南的两侧,树立有很高的木制华表,近顶部有短横木贯穿成“十”字交叉,顶端立有木制金鸡。这是交通大道上桥头的重要标记,建立在东水门外汴河上第一座大桥的桥头,使得前来的航船从远处就能看到,作好进桥洞的准备。桥的两侧河旁,停靠大型货船多艘,有一艘正在转弯进入桥洞下。桥上两侧都盖搭有临时性的店铺,顶盖作方形或圆形不一。这就是所谓“市桥”。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正月,因巡护惠民河田承说的奏请,曾下诏规定:“在京诸河桥上,不得百姓搭盖铺占栏,有妨车马过往。”(《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三之二十一)事实上这种禁令没有能够贯彻,到北宋末年这种“市桥”还很流行。桥堍下既有驱使马拉着车辆而行者,又有牵着驮有货物的牲畜而走的,更有挑着重担而小跑的。桥的沿河两岸都设有商店,即所谓“桥市”。南岸有一家“十千脚店”。这家酒楼自称“脚店”,规模当然要比“正店”小,但门前也有“彩楼欢门”,在四周平房中间起建了二层楼,临街的门面上已是酒客满座,门前停歇有马驴等,幌子上有“天之美禄”“新酒”等字。
所画“十字街头”的“街市”,正当一座华丽而高大的城门以内,有一队满载商货的骆驼队正从此门向东出城。城门是唐宋以来流行的“过梁式”木结构门洞,城门上有高大木结构的华丽楼阁,楼阁南面向下有梯级,可以由此上下。无疑这是一座重要的城门。多数研究者认为这是东水门,实际上应该是东水门北岸的通津门[69]。在城门以内,越过几家商店,西边不远处,有一座富丽堂皇的三层高大建筑,门口挂着“孙家正店”的大字招牌,门前设有彩楼欢门,西侧用长杆子挂有旗子,这正是东京七十二户“正店”之一。东京大酒楼往往设在城门口,孙家正店正在通津门口。文献上只说东华门外的白矾楼是三层楼,据此可知,到北宋末年,三层楼酒店已不止白矾楼一家了。文献上所说大酒楼的三层楼以及“彩楼”“绣旆”,都可以从这里看到描绘的形象。这里有如同白矾楼一样的三层楼大酒店,说明这一带街市的兴隆。从店铺的幌子中,还可以看到“王家罗绵匹帛铺”“刘家上色沉檀楝香”“刘三叔精装字画”“孙羊店”,这是丝绸店、香药店、裱画店以及食店。另有“久住王员外家”,既自称为“员外”,又说是“久住”,当是一家豪富开设的接待客商的邸店。在十字街头的西南角上有一个棚子,坐着一群人正听人说唱。也还有挂着“神课”“看命”“决疑”幌子的占卜者。
在十字街的横街的西边,有一家横排挂着“赵太丞家”四个大字的医药铺,幌子上还写着:“七劳五伤……”“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等。店堂内东西两侧有长凳作座位,正中并且有座椅,正在热忱地招待顾客。这是以出售专治某些“劳”“伤”的丸药来号召的,可能这一带来往的货船和车辆、轿子很多,撑篙、推车、抬轿以及搬运货物的工人来往不少,比较容易发生“七劳五伤”的疾病,因而这家医药铺以专治“劳”“伤”来作广告。
有关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的文章
毛元仁沿山区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时期,慈镇县所属的沿山区,沿着达蓬山脉向东南延伸,辖有原属庄桥区(慈东区)的汶溪、长石、骆驼三个乡和一个河头镇;在山脉的东南端,经邱王村,辖有原属龙山区的一个溜浦镇和清湖、觉度、通德、沙河、曲塘、福田、湾塘七个乡,全区共计十二个乡镇,面积约45平方公里。越河头镇的雁门岭,或由澥浦镇经邱王便进入龙山区的山北境内。......
2023-08-24
孟斐斯——Hatshepsut女王的杰作——Memnon的巨人——Luxor与Kar-nak——光芒万丈的埃及文明乘小汽船自开罗逆流而上,南行五六天即到Karnak及Luxor。沿着尼罗河,上自地中海,下迄努比亚,两岸各有一宽达12英里的沃土。此城就是希腊人所称的底比斯及埃及人所称的Wesi与Ne。查其年月,有的已达两千多年。此座神庙,经埃及五十多位国王先后经营——始于古王国最后一朝,直至托勒密王朝时代——,遂成一个占地达60英亩的伟大建筑。是埃及诸王对神所作的贡献。......
2023-11-23
说明西汉时期的渭水河床还应在唐东渭桥以南偏西处。据钻探资料,唐东渭桥遗址的范围东至白家嘴村边,西至箕刘村与白家嘴村交界处,南至马坊村边,北至耿镇公路旁,桥址总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据田野发掘资料,初步确定唐东渭桥全长548.8米、宽11米。从唐东渭桥遗址发掘出大量桥梁遗物来判断整个桥就是实腹梁桥,简单说就是梁桥。......
2023-11-29
在此情形下,筹建大桥之事不得不暂时搁置。一旦款项超支,需要各方继续按比例分摊多余份额。故建议今后若干年内,为筹措新桥及其引桥建设费用,提高浚河税至关税总和之6%。倘若提高征收比例2%,相应每年将有12.5万两可用于筹措新桥贷款。这就为日后万国桥工程款的暴涨和捐税征收期一再延长埋下了伏笔。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课征的税收。此般伎俩无疑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2023-11-18
在《唐栖志》桥梁一章中记载的丁河区域的桥梁,也仅有东横塘唐家桥、莲塘圩北观音桥、三官塘李家坝桥寥寥几座。东横塘那座唐家桥前文已经介绍,此文则要介绍一下莲塘圩那座观音桥。志书上的莲塘圩北临水百余家的地方正是今天被塘栖人俗称“丁河桥头”的市集所在。在观音桥正南方通丁山湖漾口原有一座石梁桥。......
2023-11-22
以下通过比较安康市与西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安康市与西安市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及互补性,进而分析两市经济合作的大类产业条件。西安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为安康市绿色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安康市及其他陕南地区的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及优质中药材对西安市农产品市场形成有益补充。......
2023-11-27
临安城中的街市,除了最繁华的御街以外,就是沿小河(市河)、大河、西河(清湖河)的近桥街市。许多日用品商店适宜于开设在沿河近桥的地方,从而形成沿河近桥的街市。这种沿河近桥的街市,北宋已经形成,到南宋有了进一步发展。炭桥沿河有青篦扇子铺,炭桥又是药市所在,该有不少制药的作坊和药店。沿大河南段的通江桥、望仙桥一带,沿大河中段的荐桥和北段的盐桥一带,都有繁华街市。城内西北区沿西河近桥也有些街市。......
2023-10-12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黄巢败亡后,皮日休下落不明。文人在仕途上非常困难,平安闲适成为他们生活上的目标,精神上则尽量不受外界干扰,皮日休就是这种避世心态与淡泊的代表。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
2023-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