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末年郑国从原封地迁移到洛水以东地区,春秋初年郑武公兼并郐、东虢等国,建都新郑。战国初期韩哀侯灭郑,从阳翟迁都新郑。因而新郑连续为郑、韩两国的都城。图17 新郑郑韩故城平面图西“城”位于东“郭”的西北。新郑故城和临淄故城的布局基本相似,小城都连结在大郭的西边,只是临淄的小城在大郭西南,而新郑的小城则在大郭西北,新郑的大郭面积远较临淄为小。陶范主要是、铲、锛、凿等工具,以范较多。......
2023-10-12
我们在上编中,叙述了唐以前都城布局的三次重大变化,说明了棋盘格式的对称的中轴线布局的逐渐形成过程。它之所以会发生如此三次变化和形成这种中轴线布局,是和当时政府所用礼制发生变革有关,特别是和举行万人以上的大朝会的礼制有关。因为这种统一王朝每年元旦的大朝会,不仅是为了对皇帝的朝贺和提高朝廷的威严,而且是对全国地方政府一年政绩的总检查和总考核,也还是团结全国上层统治者、巩固全国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时我们还必须指出,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加强治安,都是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的。随着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的建立,王朝的统治权力逐步高度集中,都城设计者所要求的封闭式结构,就越来越严密。所以随着都城三次重大变化和棋盘格式中轴线的形成,整个都城的封闭结构就达到整齐严密的高峰。
唐以前的都城,由一道道、一重重墙垣组成骨架,不仅四周有“城”和“郭”的建设,具有封闭整个城郭和加强防卫警戒的作用,同时城郭以内,所有宫殿、官署、仓库、贵族官僚的府第也都筑有墙垣,连作为居民聚居点的“里”或“坊”和作为商业区的“市”,也建有防卫警戒用的围墙。所有城门、郭门、宫门、官署的门、坊里的门以及市门,都设有大小官吏掌管,驻有警卫人员,早晚要按一定的时间开闭,夜间实行戒严,街上禁止通行,犯禁就要判罪。一般居民的住宅都必须造在坊里之内,一般贸易的商店也只能造在市以内,出入必须经过坊里的门或市门,接受守在门口的官吏的监督和检查。只有高官和特权者所造府第,或者皇帝赏赐的府第,才能向街开门。因此当时都城的大街上,除了官署、府第的门以外,只有坊里或市的围墙的门,不见有一般居民住宅和商店开设的门。只有进入坊里的门才能找到一般居民住宅,只有进入市门才能看到许多开设的商店。(www.chuimin.cn)
但是到唐、宋之际,这种都城的封闭结构发生了大变化。到北宋末年,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就大量出现沿大街的各种商店,包括酒楼、茶肆和饮食店等等;有不少商业繁荣的街道分布在东京的许多交通枢纽地区。这是都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居民生活方式也跟着发生重大变化。这与当时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阶层的抬头活跃有密切关系,也与手工业和商人地位的提高及行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都城制度的大变革,就有对唐以前都城的封闭式结构作系统探索的必要。
有关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的文章
西周末年郑国从原封地迁移到洛水以东地区,春秋初年郑武公兼并郐、东虢等国,建都新郑。战国初期韩哀侯灭郑,从阳翟迁都新郑。因而新郑连续为郑、韩两国的都城。图17 新郑郑韩故城平面图西“城”位于东“郭”的西北。新郑故城和临淄故城的布局基本相似,小城都连结在大郭的西边,只是临淄的小城在大郭西南,而新郑的小城则在大郭西北,新郑的大郭面积远较临淄为小。陶范主要是、铲、锛、凿等工具,以范较多。......
2023-10-12
整个城由东北而略为偏向西南。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作了广泛的发掘和调查,但是至今没有发现城墙遗迹。郑州商城东北部发现二里岗期的夯土台基数十处。......
2023-10-12
许多宫城靠近或相互连结的设施,可能是春秋后期晋国都城的一个特点,后来为战国时代赵国所沿用。图18 山西侯马晋国新田故城平面图牛村古城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宽约1 100—1 400米,南北长约1 340—1 740米。......
2023-10-12
根据上面的叙述,可知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诸侯国的国都,都推行着西“城”连结东“郭”的布局。到春秋时代,中原诸侯中的一些大国,在相互争霸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国都力量,有采用这种布局的。春秋战国时代战争十分频繁,建筑城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加强军事上的防守设施。春秋时代各国纷纷修筑城郭,都是为了防御。文化区的设置,也是战国时代都城的一个特点。......
2023-10-12
西周、春秋时代,天子的王畿和诸侯的封国,都实行“国”“野”对立的乡遂制度。“乡”是指国都及近郊地区的居民组织,或称为“郊”。因此西周国都的布局有一定的特点,既有贵族的宫殿区,又有“国人”的居住区,更有军队的驻屯地。西周都城的这些特点,是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西周都城有大规模的城墙的建筑,可能是从文王建都于丰开始的。武王克商以后,又建都城于镐,称为宗周,在今西安西南沣河中游东岸。......
2023-10-12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开始扩大咸阳都城的范围,大量营建新宫殿。秦始皇建立统一王朝,咸阳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以后,进一步在咸阳周围营建宫殿。阿房宫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和咸阳之间的三桥镇南,说明秦始皇扩建的都城咸阳,尽管宫观造得很多,但是作为朝廷中心的朝宫,还是筑在扩建的咸阳的西南。从地球经纬线来看,东门阙正好直对秦都咸阳的东门,说明秦始皇扩建的秦都咸阳,还是坐西朝东,以东门为整个城的正门。......
2023-10-12
雍是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按照秦国礼制,秦王到二十二岁,必须要到雍的祖庙举行成年的“冠礼”,举行“冠礼”以后才能亲自处理政务。所说“悼公城雍”,可能是扩大建筑雍的城垣。图20 陕西凤翔秦国雍城遗迹平面图雍的主要宫殿和宗庙建筑,都在城内偏西南的中部地区。秦都雍城以西南作为君主和贵族的居住区,是很明显的。就这点看来,雍的布局是和中原各国都城制度一致的。......
2023-10-12
西晋灭亡时,琅玡王司马睿在江东重建东晋王朝,又以建康为国都。建康宫殿布局沿用魏晋洛阳的旧制。正殿称太极殿,共十二间,以象十二月,用作大朝。南朝沿用建康为都城,并沿用东晋宫殿。东晋、南朝建康的布局,对北魏重建洛阳是很有影响的。东晋、南朝的建康城如同东吴的建业城,依然是内城性质。由于中原人民大量南迁,建康人口较建业大为增加。南朝对皇家园林曾不断扩建。......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