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献记载,秦惠王灭蜀以后,命令张仪等人修建的成都城,是按照咸阳国都的格局建筑的,因此我们弄清楚成都故城的形制,就可以用来推断咸阳的布局了。张仪等人设计建筑成都,确是仿效咸阳的布局的,所以成都有“小咸阳”之称。既然成都有“金城石郭”,说明这个故城确是采用小“城”和大“郭”相连的布局。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是模仿中原大国的。......
2023-10-12
古代礼制,对死人的安排要如同对待活人一样,所谓“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哀公十五年》)。帝王陵园的布局,肯定是模仿都城的制度的。《吕氏春秋·安死篇》开头说:
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
高诱注:“宾阶,阼阶也。若为都邑之制。”《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在秦都咸阳会集宾客写作编辑而成,在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定稿,公布于咸阳的市门。秦始皇陵园是秦始皇初即位的时候就开始建筑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当吕不韦在秦王政八年公布《吕氏春秋》时,该已初具规模。秦始皇陵确是造得“高大若山”,而且借用了旁边丽山的美名,称陵墓为“山”;出土有“丽山园”铭文的铜壶和“丽山飤官”(供奉饮食的官)陶文的陶壶盖,可以证明。陵墓上确是“树之若林”。《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葬入陵墓后,还“树草木以象山”(同上引)。《吕氏春秋·安死篇》这段话,无异是对秦始皇陵园的写照。因此,秦始皇陵园的设计建筑就是“若都邑”,即采用都城咸阳的制度是无疑的。
目前秦始皇陵园的整个布局已调查清楚。西部有长方形的小城,城有内外两层,作长方的“回”字形。外城东西宽974米,南北长2 173米。陵墓葬在长方形小城南半部的中心,正当整个陵园的西南部。小城北半部有寝殿及其附属建筑,还可能是管理陵园官吏的办公处、宿舍以及侍奉陵寝的宫女的住处。整个长方形小城就是陵园的主体“陵寝”所在,相当于秦都咸阳西边建有宫廷的小城结构。在长方形小城的东南面,有南北向的长条陪葬墓区。在小城以东1 000米处,正当陵园东部东门大道的北侧,发现有三个兵马俑坑,1号坑规模最大,作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宽210米,南北长62米;2号坑和3号坑规模较小,并列在1号坑的上面。2号坑作不规则的矩尺形,东西最宽处有90米,南北最长处有84米。3号坑作西向的“凹”字形,南北长16.85米。三个坑中的兵马俑,组成了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整个陵园的布局是坐西朝东,所有兵马俑的军阵都面对东方。此外,可能在兵马俑坑以东的东门大道前,还有门阙的建筑,作为整个陵园的正门,但目前基址尚未找到(参看图30)。
秦始皇陵园西部的长方形小城,相当于咸阳建有宫廷的西部小城;陵园东部直到兵马俑坑,相当于咸阳的东面大郭。三个兵马俑坑,象征着咸阳守卫东郭门一带的屯卫军。《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二世元年“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这时由于特殊需要而大量征发军队“屯卫咸阳”,而平时咸阳都城里肯定也有一定数量的屯卫军。秦王政九年嫪毐作乱,秦始皇“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史记·秦始皇本纪》)。匆促间,秦始皇命令相国(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所发的“卒”,当即咸阳的屯卫部队。1号兵马俑坑有兵马俑六千人左右,东端先是三路横队,都是弓弩手,作为先锋部队;接着是三十八路纵队,有战车和手执长兵器的步兵间隔排列,当是战斗主力部队;同时在纵队两侧及后部各有一列分别向南、北、西三面的弓弩手,这是两翼和后卫部队,防止敌人从两侧和后面袭击。这里充分表现了屯卫国都军队的特色。2号坑是步兵、弓弩手、车兵、骑兵的混合部队,可能是屯卫军官的侍从部队。3号坑是由屯卫军长官和侍卫队组成的指挥所。这里反映了当时国都咸阳屯卫军的编制和布防守卫的情况。(www.chuimin.cn)
秦都咸阳的宫殿区(小城),设有司马门,驻有司马,设有兵阑,驻屯军队。《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巨鹿之战以后,“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集解》:“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主武事。总言之,外门为司马门也。”《索隐》:“按天子门有兵阑,曰司马门也。”从秦始皇陵园东郭门内有兵马俑坑来推断,秦都咸阳的东郭门内,便驻有中尉,设有大“兵阑”,屯有大队屯卫军。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秦制,“中尉掌缴循京师”,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所属有屯卫军。《汉官仪》(《北堂书钞》卷五四引)说:“执金吾车驾出,从六百骑、走六千二百人也。”这个兵数正好和秦始皇陵园1号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数差不多。执金吾的侍从部队排场很大,兵员众多。《汉官仪》(《北堂书钞》卷五四引)说:“执金吾属官有武库令丞,从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这些史书记载的屯卫军编制,又和2号兵马俑坑的内容相当。
图30 秦始皇陵园布局结构与东阙的位置
(上图采自日本松丸道雄、永田英正《中国文明的成立》,日本讲谈社1985年版)
有关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的文章
根据文献记载,秦惠王灭蜀以后,命令张仪等人修建的成都城,是按照咸阳国都的格局建筑的,因此我们弄清楚成都故城的形制,就可以用来推断咸阳的布局了。张仪等人设计建筑成都,确是仿效咸阳的布局的,所以成都有“小咸阳”之称。既然成都有“金城石郭”,说明这个故城确是采用小“城”和大“郭”相连的布局。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是模仿中原大国的。......
2023-10-12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开始扩大咸阳都城的范围,大量营建新宫殿。秦始皇建立统一王朝,咸阳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以后,进一步在咸阳周围营建宫殿。阿房宫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和咸阳之间的三桥镇南,说明秦始皇扩建的都城咸阳,尽管宫观造得很多,但是作为朝廷中心的朝宫,还是筑在扩建的咸阳的西南。从地球经纬线来看,东门阙正好直对秦都咸阳的东门,说明秦始皇扩建的秦都咸阳,还是坐西朝东,以东门为整个城的正门。......
2023-10-12
李斯是荀子的学生,以研究帝王之术为主业。于是,李斯逐步与秦王靠近,进入权力中心。李斯为秦始皇出过不少好主意,例如: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建议拆除各郡县的城墙,销毁民间兵器;还参与制定了许多法令;在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统一度量衡方面,亦能看到李斯的影子。但是,李斯也干了许多坏事。在这里,我要特别说一说,使秦始皇落下千古骂名的“焚书坑儒”也是李斯出的坏主意。秦始皇看到李斯的上书,批示:“可以。”......
2023-08-26
十从寻仙求药到坑杀儒生在兼并诸侯、建设帝国的实践中,秦始皇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徐福、卢生等人不是一去不返,便是空手而还,并没有寻求到仙人与长生不死之药。卢生寻仙求药不得,便通过上献伪造的鬼神图书来继续进行欺骗,同时又用编造的“真人”来蛊惑秦始皇。秦始皇见卢生、侯生等一班方士们久久未能寻到仙人与长生不死之药,心中渐渐地产生了怀疑。......
2023-12-05
完成IO排布的脚本后便可以创建芯片布局空间,命令为其中core部分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可以用上文中使用的-core_width和-core_height来直接指定core的宽度和高度,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利用率等指标来确定。“right_io2core”是用来表示IO面向core的边与core边界的距离,这部分空间通常用来走IO的连线和放置数字电路的ring,设计人员可根据需求来设定。......
2023-06-26
图6.25分散等候式布局示意图集中等候式布局以分配广厅为主的集中式布局过去主要应用于大型和特大型车站。图6.27高架候车式布局示意图(上海站)快速通过式布局快速通过式布局是适应车站功能复合化而形成的空间组织与布局类型。图6.28快速通过式布局示意图这种模式多见于国外的中小型车站,较为典型的是加拿大渥太华车站、荷兰鹿特丹总站。图6.29荷兰鹿特丹总站布局示意图图6.30青岛北站候车大厅......
2023-08-21
从秦献公二年开始建都到秦孝公十二年迁都咸阳,栎阳作为秦的临时都城34年。公元前350年,秦人在关中中部的咸阳建立都城,这是西安地区城市建设的第二个高峰。此后,咸阳成为秦更加强盛、最终统一全国的政治中心城市。......
2024-09-06
秦始皇陵——千古第一陵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帝王陵墓,而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寝也与它的主人一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据史载,秦始皇陵区主要包括陵园区和从葬区这两个部分。......
2024-06-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