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已译就现尚可供参考之台湾原有法令五十种,其中民政类十四种、财政类三种、农林类四种、工矿类二种、警务类四种、气象类一种、卫生类七种、司法类五种、交通类三种,其他类七种。......
2023-10-11
(一)糖业工作报告
一、监理经过
糖业监理委员会于三十四年十一月中奉命组织,开始派遣监理人员分至各监理事业单位进行工作,已先后到达。计监理事业单位如左:
以上各监理事业单位,除森永制果株式会社经军政部特派员办事处派员监理,本会人员未能前往外,余均由本会监理人员切实执行职务。
监理开始后两个月内,工作侧重下列四点:
1.调查各单位股东人数、股额、资本数、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形,职工状况及人事异动情形,内部组织系统,及其两年来生产状况。
2.调查自日本投降后物资移动及保管情况。
3.督促各该单位继续进行原有业务。
4.计划修复被破坏部分,以期恢复生产能力。在监理期间,虽各单位业务照常推进,惟日糖、台湾、明治、盐水港四大制糖会社所属各制糖厂共四十二所,大部分均遭空袭损害,完整者仅有八所。其因一时不能修复或因原料甘蔗缺乏而停工者二十五所。故三十四至三十五年度开工制造者仅十七所。现时制糖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毕,正在整理接管计划修复中。
二、生产情况
每年度产糖数量恒持原料甘蔗之生产,而原料之供应,又赖栽培面积之多寡。三四—三五年期之栽培面积,于初期时达九一〇〇〇甲,但前总督府为推行其战时食粮增产政策,于三十四年六月下令废耕蔗园三三〇〇〇甲,残余面积只五八〇〇〇〇甲。光复以后政法在过渡期中,蔗后多自由废耕,致于三十四年十一月下旬制糖开始时收获面积只余四三〇〇〇甲,其中除五〇〇〇甲为苗圃外,余三八〇〇〇甲为原料供给产糖预定面积。至于三四—三五年期蔗园实际收获数字,因制糖尚未完全终了,暂时未能结出,估计与预定收获面积三八〇〇〇甲相差不远。照此项收获面积,倘每甲产量平均能在三万公斤左右,而糖分在百分之十以上,则本期产糖量应在十二万吨以上。本期产量,截至最近报告止,除一、二处制糖未了报告不全外,为下表:
据表三四—三五期产糖八万四千八百余公吨,其步留最低七.五四,最高一二.三四,产量未达预想之高,其主要原因如下:
1.天时干旱,肥料不足,管理未周,以致每甲产量极度减低。
2.甘蔗收购价格不能与米价平衡,农民所种甘蔗转用于本身消费或制赤糖。
3.民间小规模赤糖厂未经许可自由设置竞取原料。
4.自由贩卖随意处分,原料甘蔗更见减少。
5.因盗食刈蔗尾等损失,原料甘蔗多成为不完全茎。
6.为保全三五—三六年期种苗起见,以最大限度采取梢头部苗,结果亦使原料甘蔗减量。
7.农村治安未臻至善,调制与收刈均不顺利,蔗质降低。
至于三五—三六年之蔗产,委员会监理之初,推进工作已在十二月,种植适期已过,虽参照情形,竭力推广,然而本年遇五十年来罕有之大旱,粮价高涨,蔗价未能随时调整,农民心理因之不安,加以农村秩序未入正轨。下年期栽培面积,估计只能达三五〇〇〇甲,除留苗圃一五〇〇〇甲外,收获面积或只有二〇〇〇〇甲。若能施肥得宜,产量或可较增。倘步留只百分之十则产量只能六万吨而已。兹将截至四月底止报告之甘蔗植付状况列表于后。
三、修复概况
战事结束之初,本省四大会社所属糖厂四十二所因遭空袭损害情形如左。
去岁监理以后,对各厂损害作彻底之估测,以为全部恢复根据。小破各厂,加以修复,备能于三四—三五年期内开工制糖。中破各厂尽量利用现存材料开始修缮。即大破各厂,亦冀能覆以屋顶,蔽以墙壁,使内部机器得免受雨露而得保全。惟因材料奇缺,物价高涨,输入暂不可能。小破各厂修复工作,赖员工作努力,各厂材料有无相通,已如计划完成。中破大破各厂,因缺乏材料,修复工作未能顺利推动。倘海运畅通,器材入手,则修复计划不难次第完成。现时日糖十五厂中可压榨者九所,台糖十二厂中七所,明糖八厂中五所,盐糖七厂中二所。半年以内如输入器材问题可以解决,则本年各季可有五厂至七厂修缮竣工。最迟复原之二三厂于三七一三八年期亦可压榨。一时不能复原各厂,委员会已督饬各厂监理人员及原有职工,在房顶铁皮未输入前,利用水泥板或竹皮加盖墙顶以策保护。最近派员巡视,大部分已遵照办妥。其有一、二厂因未能购得充分材料,亦将机件暂移仓库保管。倘三五—三六年期产量与上期相去不远,修复各厂已足应付矣。
四、困难情形及处理办法
在监理期间,本会监理人员散处各处所遇困难问题颇多,除适应环境,并协调当地人士予以相当之处理外,总以遵照法令为依归。其中最为棘手者约数端:
1.在日人统治时代,华籍员工待遇,事实上低于同等地位同等能力之日籍员工。光复以后,物价波动更甚,华籍员工因生产维艰,要求改善待遇,操切者不免与日人以种种为难。监理人员为求厂务顺利继续进行,及平抑情感起见,一方面依照物价指数提高一般待遇,一方面就华籍员工中按其能力经验,予以适当之提升。是项办法于三十四年十二月颁布实行,迄今全体员工不分国籍,感情复趋融洽,厂务得以圆满推进。
2.在战事期中,各会社受空袭损失,将一部存糖寄在民间,名曰疏开糖。迨日人投降以后,拥有该项“疏开糖”之乡民,闻有不明事理者,擅将存糖移动,意图干没。或因省外糖价较高,逐利之徒,相互勾结,明劫暗偷损失颇巨,日人无法制止。监理以后,即令将此项疏开糖陆续收回,监理人员一面商请当地军警协助,一面极力向各存糖处清查收回。惟因疏散地域甚广,且少数农民认为已为所有,拒不交付,而军警力量不敷,往往顾此失彼。幸监理人员殚心竭力,既求免生枝节,又须尽量集中,截至最近止,大部分已经收回。但因农民交还时,有者袋数不足,有者重量减轻,且有不能交出者,以致损失数量约三四万吨。现正在继续清查,以保存物资。
3.在日人管理本省时代,糖为统制货品之一。战事结束,日人于十月八日下令将统制废止。前进指挥所于十月九日抵台,十月十三日公布敌产移动禁止令,所有敌产物资,除商店及正常商业外,不得移动买卖。各会社存糖系属敌产物资,自不能任意销售。然而各会社曲解法令,以为系属正常商业行为,将存糖订约出售。复经长官一再批示,所有该项契约糖,已提去者应予追回,未提去者契约无所缴价额为数退还,似已无问题。但自监理以来,至本会商请准予提取此项契约糖者日必数起。哀求恐吓,托人说情,各尽所能,甚至将此项契约糖与前项疏开糖混为一谈者。本会人员,一一谨遵法令,予以释明契约无效,拒绝继续提货。现时此风已为稍杀。
4.光复以后,物价渐增,国内及省中器材物品均感缺乏。各会社各厂所存器材不少,且散存各地,于是不肖之徒乘机劫窃,匪盗之案本年一、二月间,日有数件,告急文书,纷至迭来。各地监理人员乃就华籍员工拔取年富力强,忠于职守者,组织自警团,因未领得枪械,以刀棍作武器,昼夜分班巡逻,以资防范。近月以来,劫窃之案渐少。
五、日侨撤退以后之措施
本会监理各单位原有日籍员工四千八百人。自日侨撤退以后,现存日籍员工约一千一百人,而日常工作既须继续办理,修复工程又宜急速进行。管理及技术方面均感人手不敷,爰订定办法如下:
1.本省员工能力经验均符标准者,按其工作性质酌予提升;其能力经验稍缺者亦界以负责位置,俾展所长。
2.本会于三月中登报约聘技术管理人员,规定将履历寄会审查,如其合格,定期约谈,再决定任否。计先后应征者约一百五十人,初步审查已毕,分发会社监理人员复审然后约谈。
3.最近订定技术人员训练办法如左:
(甲)新进技术人员分为农业、制糖、工程、酿造四种,就其教育程度分为研究班、中级班、初级班三班,予以实际训练。经三个月之实习后,按其成绩优劣,分发各厂正式服务。
(乙)各部技术人员服务相当时间后,考其成绩,合格者派往国外学习,以求深造,而资鼓励。
六、将来计划
1.组织方面 台湾糖业各单位于接管后,成台湾糖业有限公司,国省合资经营。原有四大制糖会社改为四区分公司,就其原有范围各别发展生产。
2.工程方面 照原定计划,先行修复原有各厂计三五—三六年期内尽量修复中破各厂,至三六年底,若能全部修复,制造能力自可增强。三六—三七年期内再进行添设新式机械以事扩充。
3.业务方面 逐年扩充甘蔗栽培面积以裕原料。
4.人事方面 一面罗致国内人才妥为分配,一面拔擢本省人员并施以训练。
(二)电力业接管委员会简报
本省电力统由台湾电力株式会社供应,全省发电所三十四处,设备容量总计为三十二万千瓦,支店十二所,散宿所二百余处,用电者四十余万户,会社资产约四万五千万日元,实收资本约一万万元,其余负债为社债长短期借款等。该会社于三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开始监理,三十五年三月二十日正式接管。兹将(一)监理及接管经过(二)增产及修复情况(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方法(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五)将来计划,分述如后。
(一)监理及接管经过 三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组设台湾省电力监理委员会,以刘晋钰为主任委员,黄辉为副主任委员,开始监理台湾电力公司。当时供电能力,仅四万八千瓦,工业用电受其限制,妨碍生产至巨。因即赶工修复,至本年二月供电能力,增加至十万千瓦。全省工厂所需要之动力乃得充分供应,三月间因日侨撤退,乃将监理改为接管,正式推动该公司之业务,同时任用本省技术管理人才,参加组织全省电力之供应,因得维持。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 监理后即严督公司员工星夜赶工修复被破坏之工程,并将负荷较轻之变压器移装于日月潭应用,同时修复圆山、天送碑、社寮角、竹子门、清水、第一及雾社、第一各水力发电所,增加供电能力一倍有余;在修复过程中,关于运输工具、材料配备、人力供应等,均与本省其他机构取得密切联系。
整部幸各方面均能了解动力事业之重要,通力合作,修复工程,因得依照预定计划按时实现。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方法 电力公司自监理以来,最感困难者,一为收支不能平衡,一为修复器材缺乏,分述如次。
(1)收支不能平衡,本公司自经监理接管后,一面从事修复工作,一面裁汰冗员,藉以开源节流。原有员工六千四百余人,紧缩之后,被裁者达二千余人,但仍不能得到收支平衡,每月亏损甚巨,考其原因,约有下列数端:
(甲)生活物价之上涨,据长官公署秘书处,统计室所编印之台湾物价统计月报,目前物价,总指数约75倍于战前,但目前电价仅5倍于战前。本省所收电费大半用以维持员工生活,但员工生活费,系与物价总指数成正比,而电费所入,远在物价指数之下,是员工生活难维持之重要原因。
(乙)修复费用之负担,战前电费收入仅为经常费用,目前于经常费用之外,尚须担负一部分修残补缺之费用,故人数虽屡经裁减,物料开支,则加多甚巨。
(丙)工业用电之减少,从前平均发电达三百万度,现仅发三分之一,营业收入减少甚多,水力设备费,并不因此而减。
(丁)本年之苦旱,本年本省抗旱,为五十年来所未有,水量不足,须多耗煤炭增加成本。
上列数因,不幸同时并在,乃造成本省供电事业维持困难之现状,故非调整电价不为功。
(2)修复器材缺乏,现在供电能力,虽达十二万千瓦,但雷雨保护设备残缺不全,业经向美国订购,尚未到货,其他必需之工程材料,有待于外国运来者甚多。此项困难待以时日,自当逐步解决,惟目前处处因陋就简未达标准,未免遗憾。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 电力公司监理初期员工总数共计六三二二人,内职员二二九一人,工人为四〇三一人,其间日籍共为三三〇〇人。本年二月份为求节省开支经裁汰日人一三五八人,最近奉令遣送日籍员工,决定全部仅留用四三七人。自日侨撤退后,除先后调训本省人员备充干部接替日员工作外,并分别招考征求及选用,由日返台本省人才,分派补充。此后尚拟分期招训本省各校毕业学生,俾谋人事之充实。
(五)将来计划
(1)工程方面之计划,可分为下列三部:
(甲)台湾电力设备,在战争末期,被遭轰炸,损失甚重。数月来虽极力修复应急,惟距全部恢复尚远,故本年内仍以继续修复计划为中心工作。(一)发电送电及发电设备之修复,拟在一年内,将日月潭第一及第二发电所全部恢复并将各水力发电所彻底修理,以应需要。(二)配电设备之修复。(三)房屋建筑之修缮。
(乙)上述修复计划,仅能应付一年以内之负荷需要。将来电厂恢复,需电增加,自应预作准备,开辟电源。经拟以完成乌来、天冷及露社三水力工程:(一)乌来水力发电所工程,土木部分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五;一万二千五百千瓦,发电设备一套,亦已运达。本年内拟将土木部分完成,并购配缺件,以便安装发电。(二)天冷水力发电所,为大甲溪计划之一,土木部分,现已完成百分之七十。拟于明年内将土木部分完成,并向美国先订购二万六千千瓦水轮发电机一套,安装发电。(三)露社水力发电所厂房及发电设备,已全部完成,水道完成百分之七十,蓄水堤仅完成百分之五,拟继续建造完成。
(丙)台湾水力发电,以地形及雨量关系,需要火力发电之补充与调节。根据过去经验,每年平均有四个月,各大小火力发电所,皆顷运转供电,将来天冷及乌来二厂完成后,对于火力厂补给之需要尤殷,爰拟先在北部火力厂内,增加同式三万五千瓦之汽轮发电机一套,使全台竭水季节之用电得有保障。全部工程需时约二年半。
(2)业务方面之计划。
电力为公用事业,最好由消费者直接参加,共同爱护。目前在修复期间业务不振,办理自感困难,政府实有加以维持之责任。但以后除发电送电部分予以统筹外,配电售电部分,拟委托当地消费合作机构趸购零售,独立经营,藉以增加消费者对公用事业之认识。
(三)电冶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
本省电冶工厂,为数甚多,接收初期,以人手缺少,不敷分配,故自三十四年十一月起,对各厂先用监理方式,由各业主自行经营,监理期间之工作如次:
(1)监视其器材原料不得任意搬出。
(2)监督其会计及库款,责令按时呈报,巨额款项,未经许可,不得动用。
(3)联络附近驻军及治安机关,策进安全。
(4)督导其业务及生产技术。
(5)对已停工或生产不善之工厂随时谋经济之援助。
在监理时期内,一切尚称顺利,惟经济困难,及治安欠佳,致各厂常有抢劫及偷窃情事,经最大之努力,现已将困难逐步克服。
二、工作概况
本会对于电冶工厂,一面监理,一面设法复工增产,兹将修复及增产情形列表如次:
修复及增产情况一览表
续表
(四)铝业工作简报
台湾铝业原有日本铝株式会社之高雄工厂及花莲港工厂,总社设于东京本处,于三十四年十一月起监理,当即研究复工计划及步骤。查高雄工厂三十四年三月间被炸后,即停止生产,损失厂房约百分之四十二,机件约百分之二十八,现厂房已局部开工修理,机件亦列单请购,并拟增加若干新设备藉以提高生产效率。花莲港工厂自三十三年八月经暴风雨后损失颇重,水电厂亦中及短期内电力无法供应,复工不易,只得暂行保管,容后再行恢复。
一、增产及修复情况
高雄铝厂最高产量铝锭一万二千吨,现拟于八个月内恢复铝锭六千吨之生产,十四个月内恢复至一万二千吨。
二、困难情形及克服手段
该厂现急需资金及器材,以供厂屋之修理及机件之补充,此点已拟定办法呈请办理中,谅可解决;运输问题亦至严重,欲将国外原料器材,迅运来台需时甚久,现正与有关方面洽办中。
三、日侨撤退后之措施
除留用极少数高级技术人员外,其余管理及普通日籍人员全部遣送回国,尽量延聘本省对铝业有经验之人员,参加工作,以期极早恢复生产。
四、将来计划
铝业为国防基本工业之一,我国重工业建设计划中亦列入急需发展之事业。台湾交通便利,电力低廉又为原料与市场之中心,故为发展铝业之理想地点,如铝之需要增加,该厂生产可随时提高也。
(五)石油事业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石油为本省重要重工业之一,为使生产不致停顿及加紧修复工作起见,最早成立接管委员会,开始接管,其监理期间甚为短促。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接管后苗栗矿区,即继续开工,保持原来产量,三、四月间生产略有增加。惟限于天然地质,油层构造不丰,须重行勘测,另凿深井,始有大量增产希望。高雄方面,现正全力修复炼油厂,期于明年春开工,每日能炼油三千桶。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办法:一,各矿厂均处乡区,警力难周,窃盗案件时有发生,已分别洽请当地军警予以保护;二,铁路运输困难,器材油品调运不易,已洽请铁路管理部分尽量协助。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高雄炼油厂为前日海军第六燃料厂,该厂日籍员工,因为战俘,不能留用,全部撤退,使修复工作一时遭遇绝大困难,现经尽量调派本省籍技术员工,协力工作,务于最短时间内完全修复。对于人事方面,将尽量录用省籍技术人员,使其脱离过去被动地位,而晋于负责领导地位,并陆续向内地油矿洽调富于石油经验之专门人员来台工作。
(五)将来计划:一,在台南新营方面另勘新油田区,至少完成本省石油自给自足之目标;二,深凿原有油井,藉增产量;三,加紧修复高雄炼油厂逐渐提高产量,连成民国二十八年春每日原油炼量一二〇〇〇桶(五十万介仑)之目标。
(六)肥料工业工作简报
台湾肥料工业计有磷肥工厂二,即台湾肥料株式会社基隆工场,及高雄工场,氮肥工厂三,即台湾电化株式会社基隆工场、罗东分工场及新竹有机合成株式会社,兹将各项简报如下:
(一)监理经过 上述五单位均已自上年十一月起先后派员监理。
(二)增产及修复情形
(甲)台湾肥料株式会社基隆工场,房屋及设备泰半毁于轰炸,自经派员监理后,即筹划修复,并于本年二月间奉长官公署拨到修复费一千二百十八万元,所有厂房设备,均已先后发包竣事,预计本年十月间,可以开工出货,每年约可生产磷肥一万五千吨。高雄工场损坏较轻,已于本年二月间奉长官公署拨到修复费六百八十八万四千元,开始修复各项工事,均已发包,预计本年十一月间可以开工出货,年产磷肥约二万七千吨。
(乙)台湾电化株式会社基隆工场,房屋及设备稍有损坏,于去年十二月底划拨修复费二百五十万元。当即开始修复,于三月间修复完竣,并已产电石销售,罗东分工场未遭损坏,自监理后即已于一月间复工。
(丙)新竹有机合成株式会社,所有设备均于自日运台途中炸毁,自监理后以肥料工业关系整个民生至巨当即计划完成,所有预算及计划正在呈请上峰核示中。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手段:目前各肥料厂修复及生产困难情形,胥在器材之补充及原料之运输,磷肥厂修复所需之耐酸器材,岛内无法得到,经已分别商善后救济分署请求由美供给,并设法呈请向日本补充中所需之原料磷矿石,已派员赴安南采购,并拟向江苏海州购运来台。惟以交通工具不易得到,购储至感不便。氮肥厂所需之原料,岛内均可供给,惟以撤退日俘侨,铁道运输拥挤不堪,以致原料供给不及,时断时停,以致仅能产制电石,本月份且全部停工,半月有余。目前日侨撤退工作业已完成,正设法督催运输主管机关,积极办理中。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各肥料厂除必需日籍技术员工酌留极少部分外,余均遣送回国,其所遣职务,业由本省人员请升替补,并酌聘他省专门人员从事工作。
(五)将来计划
(甲)磷肥厂恢复至原有的产量即两厂合计共年产四万二千吨。
(乙)氮肥厂除台湾电化厂扩充至原有量产一倍(原年产一万二千吨扩充至年产三万五千吨),并完成新竹有机合成工厂,预计完成后可年产氮肥三万五千吨,合共约七万吨。
(丙)添设硫酸厂以年产十五万吨为目标,上述扩充计划,如获批准,则均可于二年内先后完成。
(七)水泥业接管委员会工作报告
查本会奉令管理台湾各水泥厂,数月来由管理而至接管,所有过程及未来计划,谨作简略报告如次。
(一)管理经过 查台湾全省共有三水泥厂,一在高雄,为台湾水泥株式会社,以往该厂年产水泥最高量达二十二万;一在苏澳,为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年产水泥最高量为七万五千吨;一在台东,为南方水泥株式会社,此厂尚在创建期中。以上三厂,经于上年十二月初分别管理,并设法维持生产,原有日籍员工,并经陆续裁遣,复旧工作进行尚称顺利。各厂所有资产负债,经加逐一清查,成品及器材亦经实地盘点,本年三月份决算,亦已编就刻正开始接管中。
(二)增产及修复情形 查本会所接管各水泥厂,除南方厂正加紧创建工作,约本年七月间可以开工,占计年产水泥达十万吨外,高雄厂因过去曾经被炸,在本会管理之初,月产水泥仅二千吨,经督促修复,近两月来,每月可产六千吨;苏澳厂在管理开始时,月产水泥仅一千五百吨,刻经改善,月产可达四千五百吨以上。两厂就目前情形论,若煤运问题解决,生产量当可逐月增加。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办法 查本会在奉令管理各厂之初,台湾职工尚多不能明了中央施政原则,不免发生误会,不能安心工作。后经多方解说,并经事实证明,各同仁均已安心服务。目下最大困难,厥惟煤运问题,尤其在遣送日侨期间,石炭调整会每日配发各厂煤量,因无车辆运送,每月仅能换得所需十分之二,以致各厂因无燃料而迫得暂行停工,不特影响工厂企业,并日减少水泥之供量。刻已向石炭调整委员会及路局交涉,若煤运无问题,则生产之增加,当极迅速。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 本会各水泥厂,除因留用一部分必要之日籍技术人员外,大部分管理及技术人员,均系提升台胞充任相当之职务,所有待遇一律按其能力,加以调整,刻均能安于职守努力工作。近并筹划在各厂设置国语讲习所,俾使职工利用暇余时间,沟通言语,联络情感,以促进合作,提高效率。
(五)将来计划 本会目前中心工作,对各厂一面维持生产,一面计划改善复兴,拟向国外订制各种新式机器及设备。预计一年半后,三厂每年产量可达六十八万二千吨,所有预算及计划书,并工程进度表,均已另案呈报矣。
台湾水泥业接管委员会主任接管委员 温步颐
(八)电化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管理经过 三十四年十二月成立电化管理委员会,开始管理台南钟渊曹达株式会社、高雄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及南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钟渊厂自营监理,出产工业用盐、烧碱、漂粉、盐酸、液氯溴等;旭电化厂出产烧碱、金属镁等。惟二厂被炸惨重,短期内无法复工,南日本被炸较轻,监理后即已复工,日产固碱三吨半及盐碱、漂粉、氯化电钙酸钾之属,供应本省纸厂肥皂厂纺织厂食品厂及火柴厂等需用。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 三厂器材统筹办理,首先充实南日本厂,现已添加电槽就近迁移旭电化厂之蒸发器,增产固碱,日产七吨左右超过该厂以往日产固碱四.六吨之最高记录。至于钟渊厂疏存嘉义山中器材千余吨,旭电化疏存台北中和庄器材数百吨,亦量已达已开始起运,准备安装复工。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方法 关于已复工之南日本厂方面:
1.原料食盐及用煤运输困难接应不及,须待铁路运输加强,方能大量生产,现拟自设运输部担任运输事宜。
2.三十三年本省固碱,日产总量达二十一吨(内旭电化一三.五吨,南日本四.六吨,钟渊三吨)。现南日本厂虽超过历年记录,但仍不过三十三年全部产量三分之一左右,故求过于供,不敷分配,本会只有酌核配给,尽先供应本省工厂之用。
3.南日本厂附属之安平布袋北门三食盐副产品工场,因无原料苦汁,被迫停工,正洽请盐务局场设法供给苦汁。关于尚未复工之钟渊厂及旭电化厂:
(1)厂房被毁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修建需时较长。
(2)钟渊厂原定电解槽一一六只,每只需水银八〇〇公斤,共需水银约一百吨,今残存水银只二十一吨,需向外国购买,如一部改用隔膜式电槽,又需添装锅炉及真空蒸发器。
(3)被毁之主要机件,如钟渊厂之水银整流器二座及旭电化厂之高压变电器二具均须向日本添配。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 将留用少数之日籍技术员工,做极经济而有效率之配置,同时提升并招考大批本省技术人员,替补工作,使能无碍业务进行。
五、将来之计划
1.以旭电化钟渊二厂器材,补充南日本厂使用,能日产固碱达十五吨左右,藉应本省目前急需。
2.恢复钟渊盐场供应南日本厂及钟渊厂制碱之用。
3.旭电化之机件,除一部分补充南日本厂外,悉数拨给钟渊厂,同时复向美国订购新式电槽及新颖蒸发器、漂粉精制器等,提高制碱效能(日产固体碱十七吨)减低制造成本,以奠定台湾食盐电解工业之基础,俾可运销内地及南洋,争取国际市场。
(九)煤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 本省光复以后各业实行监理,去年十一月一日,煤业监理委员会奉命成立,专责办理煤业部分监理工作,十一月份内,经监理之炭矿会社较大规模者计有基隆炭矿、南海兴业、台阳矿业等七家,实收资本总额为台币三千二百十五万元。十二月份内,经监理之中型及小型煤矿计有山本、近江、武山等十家,实收资本总额为台币四百二十万元。本年一月份内,经监理之小煤矿计有板桥、福德等三家,实收资本总额为台币六十八万元。二月份内,监理永裕等八家,实收资本总额为台币五十万元。三月份内,监理德兴等五家,其实收资本总额为台币二十四万元。四月份内,监理大溪等三家,其实收资本总额为台币八万元。合计经监理大小炭矿会社共三十六家,实收资本总额为台币三千七百八十五万元。其中日人股额占百分之三十三,台人股额占百分之二十,法团股额占百分之四十七。在此期间,对于监理各会社之金融活动以及资产器材之实施管理,劳工问题之调处解决不遗余力。至于其内部行政及矿务技术,则仅加以督导。其他人事部分,除日籍人员,余皆一仍其旧,不加更动,藉收驾轻就熟之效。此实施监理之大略情形也。迨本年三月间,本省煤业由监理期间进入接管期间,设立接管委员会,施行接管各煤矿。现已着手接管者计有日股占最多数之南海兴业、基隆炭矿、山本炭矿、近江炭矿等四家。先后由本会派遣各部专门人才,督驻各该会社处理事务,并将各会社之矿区技术及事务管理,暨按监理时间之既定方针,继续生产。此外并谋各方之改善,以期产量之激增。其他各炭矿会,亦各在办理接管手续中,以作将来通盘整理本省煤业之准备。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 本省煤矿在战事期间,矿务强半停顿,因而发生陷塌与水淹事情。及本会开始监理,遂一面督导完整,各矿继续生产,一面将崩塌各坑加以修缮,并将水淹各坑施行排水工程,以求迅速复旧,而利生产。查监理各会社之产量,在十月份未经本处监理前,仅有九千五百吨,十一月份为一万四千吨,十二月份为二万五千吨。本年一月份为三万六千吨。二月份逢旧元旦工人休假数天,产量稍减计为三万吨。三月份为四万吨。四月份为七万余吨。其他会社共为九万吨。此后如各方情形顺利,则增产前途当更有起色。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方法 本省在战事期间,矿坑多被陷塌,及发生水淹,故生产大部停顿。此种工程上之困难业经节节克服诸如前述,此外人事方面之困难,尚有如下列各种情形:
(甲)秩序 日人统治本省时期,歧视台胞虐待工人,迨及光复,矿工时怀报复心理,加以当时物价暴涨,工资一时尚未提高,而会社在战时允给登录及征用各种津贴金,又未一律发给,于是矿工遂胁众要求补发,酿成争端,逐渐蔓延势几不可响迩。此种困难经本会一面派员劝谕,一面参酌生活指数,提高工资,并查明各矿津贴已发欠发之实在情形,订定标准酌予补发,几经努力,秩序遂告安定。
(乙)治安 本省光复伊始,在交替期内,有宵小乘机盗劫,煤区多在山僻,被害尤烈,各矿采掘机件,及运输工具时被窃盗。当经本会派员会同军警防缉,并派警常驻各矿,以资防卫,盗风于是日渐以戢止。
(丙)交通及器材 本省光复伊始,对外交通,濒于停顿,器材来源,无形断绝。而本省各煤矿,经长期战事,所有设备,暨属陈旧,所需材料更感缺乏。本会开始工作以后,即有鉴及此,因就力之所及,交通各矿器材,以便暂能因简就陋,先行生产,一面调查目前急需,通盘计划向各方采购,以济急需而资增产。
本省省内铁路运输经战时损毁,远不如过去便利,车辆缺乏,存煤滞积,增产速率大受影响,而在遣送日侨期中,尤感困难。各会社炭场,存煤山积,资金周转不灵,炭矿生产大受影响。本会除竭力协助各会社,解决此项困难外,并会同石炭调整委员会向铁路当局协谋改善,俾运输无阻,此种困难现尚待继续努力,方能克复。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 在监理期中煤矿会社悉以维持原机构增加生产为原则。所以各日籍人员一无更动,以资熟手,同时选拔本省籍职员以为将来接代之准备。及日人开始撤退,人事方面,遂重新调整,在日籍人员未离台前之短时期内,仍合其退居咨询地位,其未接管之各会社,则由本会派遣之监理委员专员督导其负责人,按同样预定计划审慎处理,现除留用少数日籍技术人员外,余系就地拔优秀干部,擢升替补。一切工作仍得正常进行。
(五)将来计划 本会为统筹现有各单位之集中管理,因有组织煤矿公司之计划,为补救已开采各矿区之大部消耗,因有开发新竹矿区之计划。兹分述于下:
(甲)煤矿公司之组织 本省大小煤矿二百余家,有纯为台股,有日台合股,有纯为日股者,计其中纯台股或台日合股经本会监理有三十七家组织。唯规模各异,过去各自为政,漠不相关,若是自炭矿技术言之,尚有种种不合理之处,并自人事管理言之,亦颇多浪费,自国家经济言之,更有莫大之损失。本会既奉令整顿本省煤业,自应统筹办理。查本会监理各会社中,日股占最多数,以集中组织成立一矿煤公司,调剂技术人才,分配需要机件,划一矿区计划统筹急用资材截长补短,彼此兼顾,另一面谋事务管理之统一,增产方针之一致,若是则可以集中管理,节省人力财力,再进而谋指导民营煤矿。至于监理各会社中之本省同胞,股份较多,而确有独立经营能力者,则以令其独立组织,政府以投资方式,监督地位扶持其业务促进其生产,藉以发展民营事业,提倡官民合作。若是则矿炭生产前途胥有利赖。
(乙)新竹矿区之开采 查本省北部煤层经数十年之采掘,大量消耗,长此而往,难以持久,且许多旧坑行将竭尽,若不谋新矿区之开发则本省煤业不久恐有崩溃之虞,即本省工业所需之燃料,亦仰给无从。本会远顾及此,力谋新矿区之开采,藉以利用蕴藏增加生产。查本省新竹煤矿之蕴藏不亚于北部各地,所以久弃于地者,技术问题之外,交通不便,实为其主要原因。故言开发新竹矿区,必先具建交通网,及吐出港,以谋运输之利便。兹拟自台北莺歌车站建一铁道支线向西南开辟,横贯大溪庄、石门、内湾、竹东庄、北浦庄、朗分庄、竹南庄,各大站在该支线未通车之前,先自桃园至大溪庄,中坜街至石门,新竹经竹东庄,以达内湾,先筑三横贯支线,以便输运初期开采之煤炭,如该路网完成,再于大肚溪附近觅一吐出港,如是则本省煤业前途当可扶摇直上。
至新竹应行开发各矿区,数目繁多兹不枚举。该区煤田厚度与北部相似,似无开直井之必要。技术问题,当无任何困难。至所需器材则向海外采购,在未运达前,拟移用本省一部器材先行试探。及全部采勘工作完竣,交通网告成,器材亦可由省外陆续到达,于是即行大量开采,以复兴本省煤业。
(十)金铜业工作简报
一、监理及修复经过。本省主要金铜矿场,为日本矿业株式会社之金瓜石矿山及台阳矿业株式会社之九分矿山。以生产因子之失调达于日本降伏以前即已停工,机械损坏坑道失修,自实施监理以后,虽力谋以改善,但以僵化已久,重行修复需费巨额资金及大批器材之补充,一时无法开展。现着重于矿场之维持,使现况不致更趋恶化,一面购办木材,逐渐修复坑道,同时研究调查矿砂蕴量及调整矿场设施,以得改进及复工准备。现复以计划业经拟定,已呈经济部查核,一俟批准即可实施修复。
二、困难情形及克服方法
(一)经费之缺乏。金铜事业停止已久,资金运转不灵,自所必然。监理之初,存款不多,且已冻结。经向各方接洽,每月维持费用已获着落。至修复所需资金,已呈请行政院拨发。
(二)治安不靖。偷窃矿砂及机件之事件时有发生,现请军警协助,情况已见改善。
三、日侨撤退后之措施。金铜业日籍员工人数有二百人左右,撤退以后,留用人员仅三十二人,虽内地邀约人员为数不多,但以本省员工,大部多能努力从公,迭经擢升尚能胜任,工作诚慎,并无何困难。
四、将来计划
(一)修复铜矿及采矿设备。
(二)修复青化设备及铜矿设备。
(三)设置或向日本拆迁金矿精炼厂。
(四)用加硫法提取沉淀铜以代以前应用之腐铁法。
(五)矿山以蕴量不平,富矿亦已掘尽,含金铜成分甚低,规模不拟过大,预计年产金三百公斤,铜二千余吨。
上述各项计划可于开始后两年内完成。
(十一)电机业监理委员会、电机工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 去岁十二月间,本会奉命监理之电工业会社,计较大规模者三,即台湾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台湾干电池株式会社、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台北事务所。及工场小规模者六,即台湾音响电机株式会社、富士电机制造株式会社台北事务所、高密工业株式会社、尾岛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松下制品配给株式会社、东亚工作所。前三大会社在监理前职工因要求之遣散费等已发讫,大半离厂,呈半停顿状态,经监理委员设法整顿,始逐渐复工继续营业。但因材料奇缺,不得不有计划的控制产量,以延续工作进行,一方面正设法搜集材料,一般业务情况,可云良好,尚有盈余。大小会社中,东亚制造所实系独资经营,除本会仅接收一部分器材外,余产已由日产处理委员会接收。台湾音响电机尾岛松下,在监理前业务早已停顿。目前本会初步处理办法,系点收各该会社之器材,加以封存。富士及高密系专门修理电话机,一系专门修理有声电影机,在台湾尚属急需,故业务照常维持,收支亦能相抵。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 小规模之会社,暂不列述。兹将大规模者分别叙述如左:
甲、台湾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工厂,原已将解体,着手监理时职工仅二十四人,现连同监理人员已增至六十二人,原仅维持制造收讯机,自监理后,乃逐渐恢复旧有规模,已制售一千瓦发讯机一台,五百瓦发讯机一台,一百瓦发讯机十台,五瓦移动电台四台,收讯机十一台,广播收音机及整流器等十六件。该厂未受轰炸损失,无需修复。
乙、台湾干电池株式会社工场,原大部分职工已遣散,复因材料存库不多,不敢放量制造。计自监理后在种种困难情形下尚可勉强供应各方需要,计制作电话用干电池一万五千余个,无线电用者五百余个,灯火用者三万余个。该社工场未受轰炸损失,惟市内办事处则被毁,在各会社统一管理下,该办事处目前暂可无需修复。
丙、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台北工场,原已将解体,自监理后,督促复工,计承修电动机三百余(H.P.),发电机一千五百余(K.V.A.),变压器四百余(K.V.A.),该厂虽感缺乏材料,然目前因战灾损失,各方送修工作甚多,一时尚不若前工厂之严重。惟如材料充分,尚可转移工作。至制造方面,该厂未受轰炸损失,仅一部分机件,因疏散受损,已修复。
三、困难情形 目前唯一最大困难,厥为器材及原料之补充。已分别开具材料单,托负责方面自日本拨运及在沪搜购,惟目前尚无到来者。同时自行在市面采购,及分向各接收企业部门洽商价让,已获得少量,将来成立公司,更拟自行自欧美订购。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 除各会社人员外,本会已集合内地及本省电工业、技术人员近二十人,并正补充中。故对撤退日侨,尚不感有何困难。目前全会社仅留用日籍技术人员数人,主要目的不过为接管时交卸之便利耳。
五、将来计划 本会现正进行接管,连日集中大部分力量,点收材料,期于五月初成立台湾电工业有限公司,并合士林之台湾通信工厂干电池两工厂,为附属第一厂,主要制品为无线电收讯机、发讯机、扩音机、干电池、蓄电池、国语唱片等;改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台北工场,为附属第二厂,主要制品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开关灯头、风扇兼及修理工作。另加收资本二千万元,除为第一、二厂添购各种材料外,大部用以建设第三厂之需,主要制品为电灯泡,兼及真空管复生,以应本省急需。其较小规模之会社,则按其业务性质分别并人前述各厂,另抽出一部分机件、设备器材,在市内成立业务室之服务部门,以应委托修理及安装工作。总公司又附设研究所,以研究各种电工器材制造技术。
(十二)机械工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机械铁工业之恢复,不是单纯为本身业务之恢复,并且兼能促进其他工厂之复工,故监理工作进行亦早,全省执行监理之日产厂场,目下尚四十二个单位。监理工作,主在督促恢复业务,保持资产。故所有厂场,在监理之后,均次第开工。本省遭战争摧毁之余,恢复各业建筑器材之需要特殷,关于此类生产,如洋钉、铁线、元钢等,尤为重视,以故生产及业务均已恢复至超越光复以前状况。其他生产品如度量衡器、原动机、盒杂用机具及整修工作等业务,亦均日趋良好。被损厂场,能修复者均渐次修复,不能修复或不及修复者亦迁地开工。本省缺乏良好铣铁及铜线钢材等,监理初期,即由国内运来一批优质灰铣,配发各厂,现仍在设法向国内洽运此项原料,接济省内需要。钢品厂原料之钢线,因不及待向日本及盟国运来,现仍设法利用省内原有废料旧材,加工后供应生产,就省内原有冶金设备,洽筹此项材料之自给自足。机械工业人才在省甚丰足,日侨撤退之先,已陆续聘用省内技术员工替代日员,日侨撤退以后,再次补充省籍技术员工。一切施设状况,可期完满,光复以前,日本系以殖民地眼光,统治本省,无意在省内创设机械工业,以是现有公私厂场,均极简陋,今欣还祖国怀抱,为配合我国家工业政策为适应国际生产竞争潮流,将来机械工业施设目标计有:
一、奠立省内机械铁工基础,整并现有监理厂场,发扬原有业务改进生产方式,改进设备。
二、领导民间机械工业改进生产,改进设备。
(十三)纸业监理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台省日人造纸厂,大小二十余家,分别于三十四年十一月至本年一月间,由我方派员管理。经过情形,尚称顺利。各厂所受战事损失,轻重不同,加以光复后台籍员工不愿再受日人指挥,各厂颇感难于维持,大半已呈停工状态。政府首先多方抚慰台籍同仁,尽就完整部分先行开工,同时加紧修复及逐渐增产。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增产及修复所需资金,一部分由出售厂中存货及银行借款等,资材原料全取自本省。兹将各主要工厂情况,列表见下页: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办法:主要困难为:(甲)交通不便,省内铁路运输力未复常态,海外船只缺乏,致本省、日本及东北原料不能运到,现在与交通机关洽商解决办法。
(乙)主要器材(毛布、金网)缺乏——已设法向美日订购。
(丙)台中、台南、高雄等厂之主要原料蔗渣产量减少——拟改用其他纤维。
(丁)主要药料(如漂粉)供给不足——催促煤厂加紧生产。
(戊)燃料(煤炭)供给时缺——铁路运煤不济,燃料时缺,现正洽请铁路局协助。
(己)工作效率减低——日籍人员急速裁遣,接替人员时有间断,影响工作效率至大。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除留用少数必要日籍技术人员外,其余均由省内及省外物色相当人员补充,目下已大致就绪。
(五)将来计划:
甲、恢复各厂原来产量,并逐步扩充。
乙、改良制造方法,减低成本。
丙、采用其他草类纤维以代替蔗渣。
丁、改进蔗渣板之品质。
(十四)纺织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本省因有重洋之隔,交通未易畅达,致工作人员一时无法邀集,以少数之人力,谋工作之继续,使生产不致停顿,并在准备未全,避免立即接管所造成之混乱计,乃先采用监理制度。去年十一月起继续开始监理,迄今受本处监理之敌产,纺织会社共十六单位(附监理会社一览表)。除规模较大不易民营之七会社由本处接收后,另组纺织公司归省公署经营外,其余适宜民营之九会社,由日产处理委员会各县市分会接收评价后出让给民间经营。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见后页《增产及修复情况表》)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手段:台湾非产棉之区,虽于战争期间,日本政府因军事之需要,移一部分棉纺机械来台,后谋原料之自给计,乃由台拓着手试植棉花,奈为时颇浅,产量甚微,年产约五千担;更因迁移来台之纺织工厂,系专为日本军部制造军服布之特约工厂,故原料咸归军部供给,致光复后各纺织厂自身所存原料甚微,大部分日本军部所在原料亦均归国军接收。故监理后时,有原料不继之虑,而各厂负责者平时惯于坐享配给原料之关系,对于原料采购茫无经验,在外无输入,内无购处之困境下,不得已及采用原料交换制品之制度,不但无奔波收购之劳,更能免避运输之累。监理迄今,棉花之交换数,达量十五万斤,而工厂亦赖以维持耶。
四、日侨撤退后之措施:台湾之纺织纤维工业中,除麻纺织历史较久外,余均为战时之新兴工业。虽因物质缺乏,为时浅短,而规模未具。但经营与技术方面,由日人主持,本省既无纺织专门学校,在日人主持下之纺织厂内工作者,大部均系事务方面,工务方面为数甚少,且均为低级人员。现虽留用一部分日籍人员,在技术上尚不致有大困难,但日人终必撤退,故为未雨绸缪之措施,乃积极训练本省技术人员,同时聘请内地技术人员来台,庶于不久的将来,当日人全部撤退时,不致发生重大之困难也。(www.chuimin.cn)
五、将来计划:台湾之农产以糖米为大宗,按过去之记录,米之生产达量一千万担而糖之年产量达十二亿万公斤,故包装糖米所需之麻袋,年需二千三百万只,查过去麻袋之最高年产量,仅六百万只,故历来麻袋亦为印度输入品之一。今黄麻纺织机械受战争损坏者达三分之一,照理亦可年产六百万只,但因机械零件、物料、油料及原料等添配困难,恐一时尚不易达到,如此则不敷甚巨。故将来之计划应以过去糖米之产额为准则,由省民投资及盈余项下拨付款项,向外国订购黄麻纺机九千锭及织袋布机九六〇台,同时请农林处协助增产黄麻。按现在年产麻袋六百万只,计年需黄麻一千二百万斤,往添购机械能年产麻袋二千三百万只时,需黄麻四千三百万斤,此谋自给之道也。
至于棉纺织方面,共有纺锭三〇四六〇锭(内二万锭尚未装置),力织机一千八百台。然按诸台湾人口六百万计,应有纺锭十五万锭,力织机三千台,始能言自给,故今后应力谋扩展使达到此目标。更有亚麻纺织,亦为本省前途有望之事业,因亚麻之栽培,适在农闲之期,按诸已往之成绩产量颇丰,而质量亦佳。但本省仅有之亚麻纺机五一〇〇锭已全毁损,故谋斯业之发展,亟应输入一万锭,因其前途之发展性实较棉纺为有望也。至于各厂设置地点,棉纺织以台北、台中为中心,麻纺织以台中、台南为中心,棉纺织厂更应添置漂染印花机械,使完成纺织印染之一贯作业,此为将来发展纺织业之梗概也。
(十五)化学制品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本会各厂正在接管中,兹分述如下;
(一)台湾橡胶工厂 该厂于四月十七日接管,厂中原有日人七十余人,经裁遣后,现留十四人,其余大部职员均仍如旧。出品以雨鞋、自行车胎、汽车胎及工业用水管为主。自胜利后,该厂迄未停工,一部机器,因空防疏散在外,已运回总厂,正陆续装置,以便增产。如原料无缺,每月可制造汽车胎二千只,并拟多制工业用器材。现在困难有:
(甲)警卫不足,本厂地处乡野,夜间守卫,并无枪械,拟正待洽请军警机关拨发枪支以资警卫。
(乙)原料采办困难,尤以生胶化学药品,棉布及汽油为最,现本省市面,均无现货,拟派干员赴日本或上海购买。日人返国后,该厂就原有台胞分别替补,并陆续自渝沪两地邀专家来台。如原料来源顺畅,每月可制造实心自行车胎七千只,卡车及自动车胎二千只,其余水管、水袋、卫生手套及工业用器材多种,本厂预计本年可盈利一千万元,明年可增至二千万元以上。又大亚橡胶工厂,原以修补车胎及橡胶零件为主,现仍照常开工,所有日人均已返国,工作进行尚称顺利,现正接收中,预计今年可望稍有盈利,惟原料困难与台湾橡胶厂相同,刻正谋解决中。
(二)盐野化学工厂 该厂以制造柠檬油、香毛草油、香油等为主,现仍部分开工,每月约需维持费十五万元,以前颇获利益,现存货约值一百万元,一时无法运销,以致资金周转不灵,现正寻求市场以期畅销。
该厂主要困难为农场缺乏肥料,以致荒芜,现约需投资一百五十万元,以五十万整理农场,一百万作为流动资金,则本年可以收支平衡,明年颇有获利希望。
(三)小川化学工厂 该厂原召资金五十万元,有农场三处已停工二年。惟主要设备尚完整,稍加整理,添加官股或商股后,即可复工,约共需五十万元,一年后即可获利。出品向以运往日本为大宗,战时以运输困难,迫得停工,现正另谋出路,以制香料之闲月,制造水果罐头,其他尚少困难。
(四)曾田香料工厂及中山太阳堂
曾田工厂接收甚为顺利,且开工亦未间断,惟设备不全,又无农场,拟将中山太阳堂归并为一,因太阳堂正缺乏制造机器及技师。
此二厂均感资金缺乏,愿正设法筹措,以便整理农场,增加生产。另一困难为缺乏汽油,须待油源畅裕,始能顺利生产。将来计划,为二厂互助,制造精制香料,因以前均以粗香油运往日本,现则须自谋推销。
此厂如增加设备,添加资金,则本年可盈利十五万元,明年可至二十万元,至日籍人员,现仅留一人,其他均责由该厂主管负责办理。
(五)狮子牙粉化学工厂
该厂固定资本二十万元,有技术日人一人,原料器材损失轻微,接管尚称顺利,每日可产牙粉八千至一万包,畅销全台,工作迄未间断,前途尚可乐观。如原料无缺,可销至上海、南洋一带。
困难之点有二,(甲)原料之碳酸钙及薄荷脑,本省所产甚少,拟设法自给,或向上海购买。
(乙)冒牌伪造品日见增多,不特影响销路,且与信用有关,正设法取缔中。现厂中仅日籍技术者一人,甚为得力,其他工作准以省民代替,尚少困难。
该厂固定资金较少,拟请增加流动资金三十万元,以资周转。今年预计可盈利十五万元,明年可达二十万元之谱。
(六)台湾香料及日本活性炭株式会社
前者仅房屋二幢,并无器材,后者因成品原供军用,现无销路,均拟暂时点收封存,待另有用途时再行复工。
(十六)玻璃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 监理经过
本省光复以来,本会奉命监理台湾硝子株式会社等八所工厂,此八厂在抗战中均被炸损坏。此间又缺乏资材及运用资金加以劳力不足、劳资问题等等关系,致恢复迟延生产能力减退。但经监理后,积极设法补救,各项问题获得解决,目下已经恢复原状。兹将监理实况列记于下:
四 日侨撤退后之措施
监理后鉴于日籍员工撤退后,恐妨碍工作,故招聘及训练国籍员工,以备将来可能继续各厂工作。目下除留用少数技术人员外,均由国籍员工继续维持工作。
五 将来计划
利用新竹苗栗一带之高温工业工厂,该地带埋藏丰富之天然气及玻璃主要原料之硅砂足以继续工作。并将玻璃及有关联性之诸工厂联合,拟办台湾玻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统合各厂特色,尽量发挥生产力。并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增产,可能得到优良而且丰富之产品,供给省内外且可以输出国外,换取重要原料贡献我国工业。
(十七)油脂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本会监理接管之会社主要者有花王有机、台湾油脂、日本油漆、台湾殖漆、特殊黄油等五会社。大部成立甚早,自实施监理以后,经积极努力,工作推动尚无任何困难。上项会社,日人资本约在百分之九十八,本省同胞股份仅百分之二。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在战争期间,日人为避免空袭损坏,将主要机械均行疏散,以至工厂大部停工,其开工者产额亦甚微小。经监理以后,所有工场业已全部复工,疏散机械亦均重行装置。其遭空袭损坏部分,亦均加以修复,现已完成大半。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方法,本省以光复不久,治安仍不稳定,本会所感困难者厥为治安之不靖,原料产品时遭盗窃,经请军警机关协助,情况已有改善。
此外油脂事业,原料均系由外运入,目前虽仍足用,不久即有匮乏之虞,现已派干员赴上海一带采购。
(四)日侨撤退以后之措施:本业留用日籍技术人员为数不多,约在十人左右。以事前均有准备,工作仍能如旧推行,现在各厂主持者均为本省同胞。
(五)将来计划
(1)恢复战前产量,是项工作已积极进行,预计本年底即可完成。
(2)利用鱼油以制硬油。
(3)加设甘油制造部分,预计明年三月底可完成。
(十八)窑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本省窑业工厂,以台湾窑业、台湾炼瓦,两株式会社之规模较为庞大,且几皆为日人之资本。监理之前,因经费与管理以及劳资纠纷等问题,困难重重,陷于停工状态。监理以后,深知恢复工作既为恢复生产所必要,尤可藉以缓和工人,因失业停工,而与会社纠缠形成之惶惶不安现象。故除调解其劳资纠纷,调整其管理效能外,即代筹借经费,督促复工。惟因所筹有限,而会社工场众多,只能采取逐步开工之原则。当将台北及其较近之工场,先行复工,至其他之较小会社,多参加有省人资本,已因日人无法维持而改由省人主持此等工场之监理,除嘱其随时报告工作进行状况,遇必要时略加指导外,均任其自由发展生产。经过情形,尚称良好。因此使吾人得多集中注意于前述由日人主持较大会社之监理,此等较大会社之工场,当初一面恢复工作,一面并修复其易于修复之设备和建筑,进行颇顺利,故生产数理逐渐增加,如建筑砖曾增至月产五〇〇万块,耐火砖增至月产五〇〇吨,耐火泥增至五〇吨,其他陶瓷器月产四五〇〇〇件。奈此等产品,目前销路商未畅,资金周转甚为困难,且有二月以后火车运输阻滞,工场主要需用之石炭来源几濒断绝,工作进行大受打击,致使会社蒙受不少损失。惟在困难中仍多方设法,使已开工者继续生产,藉维职工生活,现火车运输日趋改进,产品销路亦有畅通之势。吾人只须续筹经费修复所有设备及建筑,当可逐渐推进也。惜以各工厂过去由日人主持,省人参与其间均系平凡工作。现日人撤离,仅留有少数技术人员,各工场主任已改派在工场服务多年而较佳者充任。惟因以前由日人主持,省人未得学习机会,经验尚浅,且缺领导能力,工作推进不免迂缓迟滞。查所产建筑砖为全省需求,耐火砖耐火泥,尤为各工厂必须之材料,是以发展与否,关系整个本省工业建设前途,爰拟于接管完毕之后,组织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加意经营,期于最短期内恢复战前产额,并逐步推进,尽量增产,以应各方之需求。
(十九)印刷业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监理接管经过 本省以前日人经营印刷所大小计有二十余家,光复以后,由各机关接收使用者十余家,全部或局部被炸毁者数家,业权未定尚待调查者亦有数家。由本处完全接管者至现在为止,只有盛进商事株式会社、盛文堂、宝文社三所而已。此三所中,盛进、保文初系由航空委员会秘书处人员接收,盛文堂系由宪兵第四团接收,经数度会商始划归本处接收。此外如台北印刷株式会社(现改大华印务局)、台湾印刷儿玉工厂,虽经本处派员监理,但一因业权纠葛,一因工厂被炸,机器藏匿均无法接理。此外在万华板桥各有油墨厂一所,亦经本处顺利接管(附表一份)。
(二)增产及修复情况 本处直接经营厂所统计有印刷机二十余台,铸字机数台炼墨机七台铅字约十万斤,现均完好可用。惟各工场大部破烂极待修理,各印刷所接管后即继续营业,两油墨厂亦早开工制造,每月收入,尚可维持员工生活,现正积极设法扩展,以期恢复过去之最高营业额。
(三)困难情形及克服手段 本会直接管理各厂所,已无业权纠葛,惟划归各机关使用者,尚有几家如日之丸、精美堂,业权未大确定,本处正在尽力协助解决。再各厂所因一部分器材,如颜色、油墨、铅条、铅字、什色纸等等之缺乏,如纸张之不能如期供给致使业务常受阻滞。油墨厂因各种颜料用完,目前尚不能制造有色油墨,现正寄外埠采办急要器材,以资补充,料想不久各厂业务可以趋上正轨。
(四)日侨撤离后之措施 印刷业除照像制版外,均无须特殊技术人才,本处与交通处合同监理的照像制版、印刷所,为本省有名高级印刷,经留用日籍技师数员,板桥油墨厂亦留用日籍技师二员,其余员工大部为本省人,所以日侨撤离对本业并无多大影响。
(五)将来计划 本处办理印刷业,目的在发展高级印刷与改良普通印刷技术,现拟与油墨厂及数所规模较小的纸厂配合组织一股份有限公司,以求原料充分供给,成本特别低廉,将来对本省文化事业或能有相当贡献。
(二十)工矿器材接管委员会工作简报
一,监理经过:
台湾光复后,初到台湾接收人员,为数过少,故各工矿接收单位,均先实行监理。本会接收会社,均系仅有工矿器材,而无生产设备者,兹将监理及接收会社列表于左:
上列各单位实收资本共计三百七十余万元(尚有未接收会社未列)。
二,过去之工作与目前之任务:
(一)调查各厂场需要器材,先行择其可向美国索取者,汇转向善后救济分署请求所拨给。
(二)向省内外采购各厂场所急需之器材。
(三)调查各厂场现存器材其盈缺情形,设法予以调济。
(四)监理及接管前日人所营之各器材会社,以便对于各厂场所需统筹分配。
(五)对于各地沉没物资进行调查,并设法打捞。
(六)设法追寻前被埋藏,或窃匿之器材。
(七)商洽军事机关,将其接收器材有可工矿之用者,设法由本处领回。
(八)现已购运到台之器材,有开矿及工程用之火药二百余吨,铁料三百余吨,最近并向省外所购大量电气雷管,以应省内各矿需要;另正洽运数千吨各厂产品,以换取其他物资。
(九)调查各厂场必需向日本采办之器材,并派员赴日办理。
(十)筹设各地器材仓库。
(廿一)公共工程局工作报告
本局于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奉令接收前台湾总督府矿工局土木课,改组为公共工程局,隶属于工矿处,执掌本省水利、公路、市政、建筑等工程督导实施事宜。兹将接收概况暨今后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组织及人事:按前矿工局土木课,原有组织内分文书系、经理系、河川系、道路系、都市计划系、河川技术系、都市计划技术系、大甲溪开发事务暨大甲溪开发技术等九工。另在各工程地点分别设置工事事务所凡十四处,原有日籍及台籍员工计高级者二十七名,判任一百四十三名,雇员五百三十四名,佣工二百六十三名,计九百六十七名。本局奉令接收,鉴于组织庞大,人员繁多,未免重床叠架。因参酌国内情形,合并河川、河川技术、大甲溪开发事务暨大甲溪开发技术等四系,为水利组;都市计划、都市计划技术两系,为市政组;道路系改组为公路组;文书系改为总务组;经理系改组为材料组,并添设建筑组及会计室,同时改组成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各工程处,办理各处工程事宜。而原有员司亦经裁繁汰冗,将年老体弱不堪任用之日籍人员,分别裁汰五十三名,因故解职者六名,因病死亡者五名,复经陆续遣送回国者三百二十二名,现留日籍技术人员九十一名,琉球籍三名,韩籍一名,至于原有台籍员工五百零八名,则一律加以留用,并又陆续引用五十七名。又国内来台者五十六名。截至目前为止,本局现有员工共计七百十六名。均按其能力,予以适当工作。
二,水利工程
甲,概况
本省各处河流,水势湍急,时虞泛滥。西历一九二七年以前,虽有防御工事之设施,类皆依照旧习,一遇洪水即行溃决,徒耗财力,以致本省全部耕地约计七五六〇〇〇〇市亩,其中六三八四〇〇〇亩系在河流沿岸,历年蒙受灾害之湮没,平均每年约减少二八〇〇〇亩,致生产率逐年递减。而铁路公路受洪水之灾,影响交通亦巨,间接妨害本省企业之发展。前台湾总督府鉴于情势严重必须加以彻底治理,因对于本省二十九主要河流开始调查,并订立根本治导计划,惜为经费所限,未能全部实施。兹将接收以前本省已行兴办之水利工程。列表附后页:
乙,接办情形
本局接办之初,即以水利工程直接影响农田灌溉及人民生命财产,因即列为第一急务,去年十一月间依据过去之灾害报告,分头派员实地查勘,共计应行修复之堤防凡四十余处,依照当时之物价估计约需工程费四千余万元。嗣以经费所限,因择其最急要之宜兰浊水溪之员山护岸,头前溪之二十张犁堤防及浦雅堤防,大安溪之火炎山堤防,公馆堤防及社尾堤防,大甲溪之三块厝堤防,乌溪雾峰护岸及大肚堤防,浊水溪之浊水堤防及林内第二号堤防及西螺堤防护岸,北港溪之北港堤防及新街护岸堤防,下淡水溪之土库堤防,曾文溪之安定护岸,卑南大溪之里境第一号堤防及卑南堤防暨沙婆礑溪之估仓堤防,新设工程等十九处。堤防灾害,复旧工程,尽先兴修,除以较小之大安溪,大甲溪,浊水溪,之林内第二号堤防及西螺堤防,卑南大溪之里境第一号堤防暨沙婆礑溪等九处。依照过去向例委托各县府办理,由本局监督指导外,其较大工程之宜兰浊水溪,头前溪,乌溪,浊水溪之浊水堤防,北港溪下淡水溪,曾文溪暨卑南大溪之卑南堤防等十一处,则由本局改组前土木课之乌溪维持工事,事务所成立第四工程处,及下淡水溪维持工事事务所成立第六工程处,分别主持办理,开始以来约可于本年五月底完成。
丙,今后计划
(子)继续修筑头前溪,北港溪,八掌溪及林边溪四处堤防工程,查头前溪等四处堤防工事,原列入急待兴修之水利工程,拟继续分年完成之。
(丑)继续修筑阿公店溪土堰工程:查附公店溪土堰工程所有基础,均经分别完成,拟按照原定计划继续施工。
(寅)继续保养已成堤防,查宜兰浊水溪,下淡水溪,乌溪及曾文溪等处已成堤防,亟需及时维护,以策安全。
(卯)继续修复毁坏堤防,查去年大风水灾,致本省河川堤防受害颇烈,预计需六年始可恢复旧观,除三十四年度已拨款兴修一部分,拟仍继续修复。
(辰)继续办理砂防山腹工程及局部损害工程;查本省河川上流大部呈荒漠状态,故宜着手清源工作,以减轻下游之灾害。
(巳)继续办理河川调查工作:本省河川调查工作已有四十余年历史,对于治理河川及其他有关水利部分,成效卓著,拟予宽筹经费,继续办理,以免中途停顿。
以上各项工程,当按本省经济情形分年完成,其实施方法,拟仍沿旧例,较小工程委托各县府办理,受本局之指导监督,工程较大者则由本局直接主办,以收分工合作,事半功倍之效。
三,公路部门:本省各项工程事业之发展,约可分为三个时期:自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二一年大部为开发港埠、铁路、上水道及下水道工程;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六年则从事于治水工程及水利灌溉工程;第三时期,自一九二六年至今为港埠之改进及铁道与公路之改善事宜,尤以战争期间,公路交通,始被注意,而从事修筑。兹将公路工程分述如下:
甲,概况:本省以地形之特殊,四周环海,南北狭长,中部则高山峻岭,南北横亘,致东西之交通为之阻隔,故公路工程亦依照地势而设计,西部地势较为平坦,开展农、工、商各业,因之开发较早,是以公路工程亦早经修筑,自基隆至台北而达高雄,且有甚多之县道,分布各城镇间,相互联络。以前矿工局土木课对于本省公路整个计划,系分纵贯道路(现称省道)指定道路及市街庄道(现统称县道)三种,纵贯道路共长一三一九三四四公里,为本省之主要干道。其西部自基隆至高雄一段,各项工程标准尚佳,其中已有高级路面约九十四公里,其余均已铺有砾石路面,所有桥梁,除浊水溪大桥尚未完成外,余皆永久式之建筑,载重大部均在十公吨以上。自高雄经枫港、台东、花莲港至苏澳、宜兰抵达台北一段,以傍山滨海,工程艰巨,且以该地段大部为荒僻之区,故工程草率艰巨之处,尚为单车道。自花莲港至台东一段,尚有大桥十四处未曾完成,合计达三八〇〇公尺。自花莲港至苏澳一段,以石方工程太巨,约有三十公里单车道,宽仅三点五公尺,且该段滨近大洋,时有风潮之灾,以致交通常为中断。
在战争时期,日人以军事上之需要,除纵贯干道之外,又另辟横断道二处,其一系中部自台中至花莲港计长一八〇公里,跨越丛岭,最高处达三千公尺,并有长达一九〇〇公尺及八〇〇公尺之山洞各一处。该路原为日政府时代军事上之需要新筑现中间最困难处一段,迄未完成,将来本省财力有余时,拟予完成。其二为接通枫港至台东之南部横断道,完全为前日政府恐自海上被袭,便利军运之用,当时曾征集民夫二万名,赶工八个月完成,而通车仅一周,即被大风及暴雨冲毁。该路桥梁路基,非彻底整理,不能通车,需费既巨,经济上亦无价值可言。
过去省道情况已如上述,其修筑经费,完全由省库负担,其计划施工则由总督府矿工局土木课负责办理。工程完成以后,养护改善工作,则交由各州厅就辖境以内分别负责,受土木课之指导监督;养护费用由州厅自行筹划,至于本省指定道路(现称县道)合计长达二五五八八七八公里。过去系省政当局认为各该路重要而拨款协助修筑,工程由各州厅办理,补助数额则以各地方之贫富而定,约自三分之一至全部不等。沿路桥梁长度在一百公尺以上者,则由省库补助二分之一,二百公尺以上者补助三分之二,养护工作及经费则全由地方负责。其他市街庄道(现称县道)约长一万三千公里,则由各州厅视需要情形自行筹筑。
乙,接办情形:本局接收以后,鉴于本省公路,历年受战争影响及风灾之害,年久失修,毁坏甚巨,因积极设法修复改善,为顾及当时本省经济状况,因择其重要而急须修复者一百二十余处,指定预算,依照过去成例,交由各县分别负责赶修。同时鉴于枫港至台东一段及新店至礁溪一段,前者受风水灾害损坏惨重,且一部分路线以地势关系,因陋就简,危险特甚;后者路面太窄,行车时有妨碍,及需加宽,以利交通。惟以上列二处工程较大,故由本局成立第一、第七两工程处主持办理之。
丙,今后工作计划
(子)省道之积极修复及养护,以完成环岛公路交通 查本省环岛公路西部以地势平坦,工程尚佳,而东部则以前工程草率,尤其(一)枫港至台东一段道路,乃为本省纵贯道路之延续线,对于军事、政治上极为重要,去年受风水之灾,损害至巨,必须彻底改善,始可达成目的。该段公路除三十四年度已局部开始工作外,拟于三十五年度继续完成。(二)新店至礁溪一段,为联络台北与兰阳三邵交通之最短路线,在行政上,产业上实占极重要之位置。惟以工程浩大,施工期促,故完成工程,尚多不合标准,行车殊多困难,除三十四年度已拨款一部开始改善外,拟于三十五年度继续办理之。(三)台东至花莲港一段,其中未曾架设之桥梁有十四处之多,为未充分利用东部唯一商港(花莲港),以及东部资源开发上之需要,架设各该处桥梁工程,至属急要,惟以需要经费甚巨,本年度尚不能举办,拟俟明年起陆续办理之。(四)已成省路之修复及养护,实属刻不容缓,业已按照惯例,交由各县赶速办理,并由本局分派督导工程人员,分赴县府,协助指导修复工作,务期于本年六月底以前完成。
(丑)保障行车安全设立公路标志 过去日人统治本省,闭关自守,故于公路交通未见重要,故对行车安全之公路标志,犹未注意及之。现在本省业已光复,将来潮流所趋,公路交通之发达,必可预期,对于行车安全,必须预为绸缪,该项工作拟于本年度内完成之。
(寅)浊水溪大桥架设工作之准备 本省纵贯道路,虽已蔚然可观,惟尚有跨越台中浊水溪之大桥,迄未完成,功亏一篑,未免可惜。该桥下部构造(即基础及桥墩台工程)均已完成,仅留桥面工程,因缺乏钢铁,未能兴筑。该桥长达一千九百余公尺,需用钢铁共六二〇〇吨,工程之伟大,在东亚允推独步,本年度拟先行筹备钢料,期于三十六年度内完成之。
(卯)继续铺筑混凝土路面,以增加交通运量 查本省重要公路,连同省道县道在内,改筑高级路面之里程已达四百六十八公里,惟大部为近郊公路,拟视经济力量,逐年择要铺筑混凝土路面。
四,市政建筑部门:市政组承过去总督府土木课之都市计划及都市计划技术两系,合并改组成立,在工作上只居监督指导之地位,实际为发展本省各县之神经中枢举凡都市计划之树立,都市区域之划分,整理上下水道以及街道公园之计划、设计,受市政组之设计指导,而由各县市政府付之实施。接收以来,除调查研究过去日人之工作资料,督促各市办理复旧工作,重行计划各市之都市计划,如嘉义、基隆、高雄等以及与善后救济总署台湾分署合办以上代赈,协助各市之复旧工作外,其他惜为经费所限,因心余力绌,故在三十五年度内,拟仍以全力督促各市市政之复旧工作,务期全省各市于本年度内能恢复旧观。
(廿二)石炭调整委员会成立前后之经过报告
本省石炭产销在前台湾总督府时代,系由石炭统制株式会社予以统制,据当时日方所称,系出于石炭生产业者及官民舆论之要求。不过此事已成过去,姑不追论。现在本省光复,而在战争浩劫之后,复兴工作,千头万绪,其困难远甚于作战期间。查石炭一项,即为工矿交通之原动力,亦为民间日常生活所必需,在石炭生产尚未恢复,而其他各省正闹严重煤荒之过渡期间,若不予以相当之保护,必为居间商人从中操纵居奇,引起市场之混乱,结果生产消费两皆不利。政府于接管之初,有鉴及此,乃成立石炭调整委员会,负责调整石炭产销业务。其目的在使(一)石炭生产业者之间不致互相倾轧,弱肉强食,(二)炭矿方面之资金能运转灵活,(三)炭矿急要资材能得均平之分配,(四)石炭之供销能循一定轨道,而不致为省内省外投机商人所操纵。自本会成立以来一面极力促使各炭矿间之协调,及督促各炭矿迅速复工增产,一面调拨大量资金,供各炭矿周转运用,同时在石炭生产者及消费者双方并顾之下,将石炭出售价格加以管制,并视实际需要,核定各业各户配购数量,如此居间商人无法牟利,本省石炭业乃得日臻复苏,而石炭市场亦日臻稳定。细察本省石炭生产界,大多数均系弱小矿业人所经办,故必致发生生产资金周转不灵之困难,且战后省内外运输未能实时恢复,分配方面易生畸形状态。在此期间石炭需给之调整,实极关重要。回忆光复之初,旧统制会社尚未接收之前,一般均异口同声希求台湾煤界,能急遽设一石炭之中枢机关,足证本会之存在,实有其积极之意义。自本会成立以来,极力排除困难,执行调整业务,虽有一部分居间商人从中阻挠,而一部未明真相之人士,亦会一度发生异议,但经数月来之事实证明,可知本会之努力,确收到相当之效果。兹将去年十月以来各月份石炭调整之实绩列述如次,以供参考。
一,生产方面:
从上述数字可知生产量正在逐月增高向上,惟最近则因输送困难,愈形深刻,各处存煤,堆积拥塞,致生产增进之度,稍见逊色。倘最近能增高运力,适应炭矿需要,则其恢复增产之速,必更为显著。
二,价格方面 本会购煤价格以在平均生产原价(成本)之基础上,加入适当利润为前提,更按工资、资材、管理费等之变动,乃有如下述之数次改订:
至于贩卖价格之变动,有如下述:
三,金融方面 对于煤矿生产及其他运转资金,亦与煤价之高涨,存煤之增加,适成正比例。故政府对炭矿之金融贷款逐日增加。
截至民国三十四年十月止
八五七〇〇〇〇元〇〇(千元以下四舍五入)
截至民国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止
三七八八〇〇〇〇元〇〇(同)
四,输送方面 本省铁路运输力量,在日本未投降以前,即已逐渐减低。光复后因资材一时无法补充,运力更减,迄至现在,尚未能顺利灵便,其实绩,大致如下。
为补救铁路运送不便之缺陷,曾考虑将拨配南部之石炭付诸海运,但按现下船只,运费及在上货地装运等情况,尚难确立成本计算。仅暂先设法消减山元及车站存煤,在不致影响省内消费之范围内,努力从事由铁路搬往货车调集较易之基隆港口。
五,配给方面 配给方面,应以省内消费,定为优先第一,乃属当然之事,故对各项工业生产,视其重要性,核定配售顺序,每月订立配给计划。惟以铁路运输不畅,往往不能如计划实行,即省内需要,亦无法疏运,使能满足。甚至已预收贷款之煤,亦有不能送出者,实深遗憾。除请路局加强输送力外,现已陷入对生产消费两难应付之困境。至目下为止,仅将本会在基隆港口之存煤,向上海及其他海岸各地出货,最近奉行政院电令,尽将台煤运至上海广州,向中央指令之机关,交换本省所需要之物资。本省当局亦会以一部分台煤向外换购粮食,但因船只缺乏,至现在为止,运出之煤炭仍极有限。
六,其他 如上所述,本省石炭业复兴成绩尚称良好,目前产量,较之数年前每月平均产量,已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但在接收伊始,各方面尚未能完全配合不经本会之省内之黑市出售及私运出口以及违反扩业规则之偷掘生产及偷卖等利己自私之行为,尚未绝迹,此则尚待本会之加倍努力,而亦有赖社会人士之群力协助也。
(廿三)营造业监理委员会工作简报
本省营造业颇为日人所独占,本会于去年十二月成立,即详细清查各该会社之资财等,其较为重要并组织健全者,计十六家。所有工具材料,均与本省之建设有重大之关系,为保存该项器材日后本省建设及有关重要工业及国防建设起见,本会成立工程公司筹备处,并为顾及本省营造业前途,应自由发展。故仅择其有关国防及特殊重要之工业建设,若大发电所及水闸等工程有关者五家,由该处接管,其余十一家,则移交日产处理委员会处理。现时该处之重要工作,为整理已接管之器材,并集中存储,以免损失。
(廿四)省工业研究所工作报告
一、导言
工业研究,必须与工业建设相配合。在未谈到本省工业研究之前,先将今日台湾工业之概况略事检讨。日人建设台湾,一向是以统治者的地位对殖民地,以榨取政策为本位,米和糖的增产是农业上二件最重要的成就,米曾增产至九百万公石,糖曾增产至约二千三百万担,但大部是运回日本本土去的。殖民地建设,有几种特点。
第一,以农产品为主,世界上帝国主义者对他的殖民地,都是充分发展他的农业,以供给他本土的工业原料,农产品价值比较低廉,工业品比较高贵,竭尽其经济榨取之能事。农业社会生活水平较低,享受较坏,工业社会,生活水平较高,享受更好。农业社会是保守的,依赖的,工业社会是进取的,独立的。本省米糖以外,茶叶、樟脑、凤梨、香蕉、茄等,均有相当出产,是其锐意发展农业的结果。
第二,工矿以半制品,粗制品为主。台湾略具规模的工矿业,如樟脑、金铜矿、制糖等等,战前根本无精制品,樟脑在岛内制成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五的粗制。运至日本制成百分之九十七精制品,再造CELLULLOJD FILM等;金铜矿制成沉淀铜运至横须贺制成精铜;其他工业品如糖等亦莫不皆然。在本岛甚至大甲的巴拿马帽原料,采集后,即送至日本漂白,再输回本岛编成帽子。如此可以说没有一种工业是自原料至成品完全在台湾制造的。
第三,基础工业不让发达。台湾炼铁钢等工业,机械工业及三酸三碱之基本工业战前均无。钢铁事业,若以原料焦炭等问题,不能建立犹有可说,而酸碱工业如碱厂、台湾盐及石灰均极丰富,然因与日本本土工业及殖民地工业政策相抵触,故终不愿在台湾建立此项工业。
上述情形,在战事发生后有若干变更。日人以台湾为南进根据地,中国海中的航空母舰,本身须有相当的配备与给养,因此工业方面建设,逐渐次发达,工产品至民国二十八年即超过农产品之价值(农产品为五五一八二六〇〇〇元,工业品五七〇七六三〇〇〇元)。其中之变化,纺织工业、制材工业、印刷制书及食料品工业,渐次停滞或减退,而机械工业、金属工业等则渐次增加。其中最显著者为化学及金属精炼工业、制纸工业及液体燃料工业等。机械工业则仍未能达高度精密之程度,满足军事上之需要,光复后之今日,吾人要改殖民地的建设为国家的建设,当然渐次使之工业化,要制造精制品。已成品要建立基本的化学工业。
本省是多湿而热地带,在其他地区研究所得之结果,应用于本省,技术上,须经再度的检讨,否则,不能适用。工业研究所过去除对本省物资之利用,如樟脑、香料、油脂、稀元素工业等,具有特殊贡献外,对已成有法之检讨、吟味、改善,使之适合本省之环境,其功绩亦至大。今后要求本省工业化,则责任尤为重大。它是工业技术的指导机构,技术应用的司令台,参谋本部。
二,接收经过
甲,组织机构接收
名称:台湾总督府工业研究所
乙,印信接收
印信二颗均暂保管
丙,文书簿册接收
共计三十册
丁,人员接收
1.日籍一一二人
2.台籍六九人
合计一八一人
戊,金融类接收
票据类
(二)支出预算余额十一月一日止
1.经常门 一般费 二七六〇二六元二一
2.经常门 补充费 一二一七元〇四
3.临时门 补充费 四四六二〇元八一
合计 三二一八六四元〇六
己,产业接收
房屋类
土地类
工事地 九甲四三四四
田 五甲八四三〇
庚,设备接收
1.器皿家具 一〇九五件
2.研究试验设备
(1)无机化学工业部 一〇九件
(2)有机化学工业部 八具
(3)发酵工业部 二七具
(4)白金器具 一一九件又一五三五公分
(5)天秤 二一七架
(6)其他铁管工具玻璃仪器甚多
3.图书 九五二五册
4.药品 三八五五瓶
5.交通工具 一七台
三,现有职员(官等学历及籍贯等)概况(见下页表)
四,工作目标
今后我们的目标,不但是要开发本省资源,研究试验利用,并使之工业化,且对华南南洋各地资源之开发与利用亦负有同样之使命。此外,本省系多湿而热地方,各种操作法之检讨研究改良,与研究指导改善既有之工业,至设化学机械部研究制造适合多湿而热地方之装置,亦是刻不容缓。盖在省内尚无一具有此种规模、此种设备的工业研究机构,为达此种目的,我们的工作方法分下列四个步骤。
(一)试验室的研究
一种已有或未有的,我们认为需要的工业品,先在研究室里面不计成本,不计时间,不计收量,研究他的制造方法,如能成功,从各方面决定他的性质,供给国内各地以有价值的研究数据。
(二)中间工业的制造
在试验室研究成功的制品,要从经济的立场考虑周围的环境,决定他有无工业化的价值。这个阶段称为半工业的实验,即为中间工业的制造,我国的工业许多未经过这个阶段而致失败。
(三)示范工厂
在中间生产工厂,从经济立场决定有工业化价值之事业。付诸大规模生产时,先设置示范工厂,从事大量生产。设备务求完善,管理务求合理,效率务求良好,以为其他工厂之模范。
(四)特约工厂
示范工厂如成绩良好,一般企业家亦有志经营,则可筹措资金,设置同样之工厂,技术由本所无条件协助,是为特约工厂。
一、二两阶段为研究实验,须费巨资完全由省库开支;三乃属新事业创办之初,须要改良之处必多,倘稍有风险,仍由政府经营;四为绝对安全之阶段,由民间经营,此乃彻底表示服务民间,绝不与民争利之诚意。在台湾目下要研究的问题,非常的多,举其最大者:
(1)本省每年有一六〇〇〇〇〇担的产糖量,此项基础稳固之事业,决不能放弃。日人利用其废蜜于民国三十年已完成有制造年产四十万石百分之九十九无水酒精的设备。今后糖业存在,酒精制造业亦必须存在,然而此种酒精将来能否与汽油成本比较,能否与汽油相竞,殊为问题。是则此巨量酒精之去处如何,我们的答复是可以脱水变成乙烯(ETHYLENE)再合成橡皮及其他制品,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大题目。与此相关连者,蔗渣纸浆的问题,Pantose发酵的问题,都是必解决的。
(2)天然樟脑是本省占世界第一位的产品。成品本身来说,天然樟脑敌不过人造樟脑,非但成本,即质量亦然,以之制成Gellulhid时,天然樟脑变色,人造樟脑不变色。但本省樟脑之特点为其制造过程中有白油、赤油、Topincoil蓝油、沥青、Calanicil等之副产物,此等为香料、杀虫、杀菌、选矿用之重要原料。台湾称为世界上之香料王国,亦即为此,关于物质利用之研究方才开始,有待于今后之发展。
(3)本省盐田可产盐五十万吨,且盐田均已整备完善,万万不能停晒,盖一旦停晒,则盐田有荒废之虞,将来之修复费用,不堪设想。然而此种巨额之产量,岛内仅仅能消费十二万吨,剩余者过去均供给日本,今后日本有Malialauck盐,未必会使用台湾盐,是则盐之去处为何?制成灰碱,设一年产七万吨之碱厂,即需盐十九万吨,而碱灰充足,蔗渣纸浆可望成功,此中包含无数技术上的问题。
(4)要求本省工业化,钢铁问题必需有一合理的解决。本省地下资源缺乏,无铁矿之存在。日人曾拟利用海南之铁矿及东北之煤,在交通便利时,运费殆不足计,但在今日二个能作此打算,“是则炼铁事业如何本省有丰富之稀有元素”,Ti·Th·Cc·Monaze石等。合金钢工业将来可以在此发达,化学机械工业可以在此建立,Th为放射性元素,进而研究原子能之利用问题,亦为极重要之事。
(5)石炭干馏,本省有相当煤炭之含量,利用煤炭适性关系,研究低温干馏,提取产业上需要之物料,如轻油、氨煤脂等。
五,工作方针
(1)尽量利用既有设备,进行各项目之研究。
(2)应各项需要上计划增加设备,增闼研究项目。
(3)设置多湿地化学工业基础研究部门,研求装置及制造操作法之改善。
(4)扩充化学机械部,研求适合地方性之化学机械并对湿热影响之补救法。
(5)组织资源调查班,调查适用于本岛工业之各南方地带资源。
(6)选派技术员往外国考察,使认识新兴工业及近代化学工业之趋势,俾有助于本省工业建设。
(7)与技术行政机关密切联系,共谋技术之增进与工业发展。
(8)与各工厂密切联系,或指定为特约工厂,以研究结果之工业化。
(9)广聘学者及技术家参加研究,增加研究效果。
(10)增强中间试验工厂之设备,使研究结果进入工业化之过程,获得确实之试验。
工作方针决定,进入开始工作,其步骤如左:
(1)现有房舍经火灾与空袭,损毁颇大既不易修复,且过狭小,不敷使用,现第一步将台北大安新筑之第二号铺完成,暂迁入工作,第二步依原定扩充计划增建各需要之房舍。
(2)正式建筑未完成前,建临时木房,分别应用。
(3)聘约研究人员,推动各部门工作,除积极聘任有学力之研究员外,原有日籍技术人员,其着有成绩或属有特殊技能之学者,均拟予以录用,惟无工作诚意者除外。
(4)各部门多考选练习生,参加工作,培养各部门基础技术干部。
六,研究之中心工作
工作可分油脂方面、燃料方面、合成化学方面、碳水化合物方面、盐碱方面、窑业方面、电化学方面、肥料方面、工业化学反应方面、化学机械方面、分析化学方面、发酵化学方面及应用微生物方面等十四部门。利用本所有机化学工业、无机化学工业、电化学工业、发酵化学工业、化学机械等之研究试验设备,征用日籍者有经验之技术人员,由本所高级技术员督导并参加工作,对台省及南方各地之资源全般之调查及研究其利用方法。
研究试验除确立学术上之基础原理外,更确定其利用方法之经济价值,研究得有结论,即付之中间试验,进而使之工业化各厂新制品之添加,实有赖本所供给方法;工业制品增加,经济繁荣,本所之研究机构,具有甚大之策动力焉。
有关台湾光复史料汇编(第六编)·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施政与工作报告的文章
三、已译就现尚可供参考之台湾原有法令五十种,其中民政类十四种、财政类三种、农林类四种、工矿类二种、警务类四种、气象类一种、卫生类七种、司法类五种、交通类三种,其他类七种。......
2023-10-11
其全部物资之名称数量,兹分省属接收与地方接收两部,列表说明如次:(二)工作概况[1]甲、地方行政(一)建立县市政府及其各级机关各州厅接管委员会之组织,原为过渡时期之机构,现在接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爰特依照中央法令,斟酌地方情形,建立正式县市机构,以使行政步入正轨;其政区之划分,则系根据过去历史关系,及日本统治时期之业务状况而决定。......
2023-10-11
加强农产品之工业利用研究,以开发工业原料。丙糖业试验所糖业试验所位于台南市郊,与飞机场相邻,故战时频遭轰炸,建筑物及设备颇有损失。(四)试验研究工作之恢复本所试验研究工作除万丹本所交配场及大南庄工作的一站继续进行外,本所因频遭轰炸,工作一时已呈停顿状态。(二)恢复试验研究渔捞试验假用港务局渔轮一艘,已出海渔捞十次,成绩尚可。台南鱼塭修复,已购置各类鱼苗,从事饲育试验。......
2023-10-11
主席,各位先生:今天欣逢台湾省参议会开会的一天,本人得代表内政部在此参加,是很欣喜和荣幸的。本人此次刚到南部视察回来,我看台湾的问题很多,这是日本五十年的统治的思想,在民间作怪,所以希望贵会,今后还要特别努力。有这样一个贤明的长官,主持大政,台湾一定成功,这次各级民意机关的代表选举,完全是听选民自由选举,没有丝毫干涉。......
2023-10-11
本省省级行政机构,依照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公布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条例》之规定,与各省政府稍有不同。兹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条例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各处会室暨直属机关主管人员一览表附列于后,以供参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条例第一条台湾省暂设行政长官公署,隶属于行政院,置行政长官一人,依据法令综理台湾全省政务。......
2023-10-11
台北市黄朝琴议案尚在草拟中,且因搜集证据关系,现尚不能发表。五国省营事业之决定,应经过省参议会承认。十民国卅五年度岁入岁出预算案,应交参议会审议。十一公布台银券发行额。台中县杨陶此次省参议会实为实现民主政治之试金石,本人对此抱有莫大期待,并感觉责任之重大。对此问题当局应设法解决。台南县李万居本人认为作为一个参议员,第一要能够真正代表人民,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沟通民情,使之得以上达。......
2023-10-11
过去本省糖之产量,最多时年达一百廿余万吨,但因年来迭遭轰炸,机器设备损失严重,且因人力缺乏,在日本投降时,全部糖厂均已停工。此外如机械、肥料、橡胶、炼铜等业,在日本投降时均已全部停工。其余石油业、食盐电解、窑业等现在产量较之日本投降时均有增加。惟自民国三十三年以来,此项工作,事实上并未严格执行,同时各工厂,或毁于轰炸,或拆迁他地,生产大部停顿,较诸数年前,其情况颇多变更。......
2023-10-11
故接收以后,特饬林务局注重保林造林之业务。遵照预算,四月份已成立台北、台中、新竹、罗东四所,其主要任务为国有林野财产之管理处分及保护取缔,公私有林野之奖励及监督,公私有林施业案之初审及林野之调查。两项调查工作,均系备供今后造林复旧之依据。除已会同警察训练所,招训森林警察一百名,从事林野保护外,并将森林保护办法,通令各县市政府切实办理。......
2023-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