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居住区布局形式及成果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居住区布局形式及成果

【摘要】:图7.1苏州都市花园平面向心式布局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如图7.3所示。图7.2武汉青山绿景园平面图图7.3某小区规划平面图围合式布局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如图7.4、所示。图7.4建筑围合式布局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态、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如图7.1所示。

(2)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如图7.2所示。

图7.1 苏州都市花园平面

(3)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如图7.3所示。

图7.2 武汉青山绿景园平面图

图7.3 某小区规划平面图

(4)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如图7.4(a)、(b)所示。

(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www.chuimin.cn)

(6)自由式布局 该布局方式无明显的组合痕迹,空间要素自由排放,构成多变的空间形态。空间无大小之分,并无方向性,且相互渗透,如图7.5所示。

图7.4 建筑围合式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