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摘要】: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首先要以生态观念为指导,以“生态优先”为前提,以“生态平衡”为主导,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城市及城市周边地区的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不同的城市,绿化的基础条件不同,目标各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也有相应差异,但以下几条原则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共同遵守的:

(1)生态优先原则 一个城市的绿地只有依照一定的科学规律加以沟通、连接,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同时保证这一系统与自然山系、河流等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以及林地、农牧区等相沟通,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总体到局部,由外向内渗透的完整绿化体系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首先要以生态观念为指导,以“生态优先”为前提,以“生态平衡”为主导,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城市及城市周边地区的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因地制宜原则 要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利用城市内外的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统筹安排绿化空间,各类绿地规划布局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的方针,重点发展各类公园绿地,构筑特色鲜明,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城市绿地系统。

(3)系统整合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整个区域生态系统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布局时应以系统观念和网络化思维为基础,改变“单因单果”的传统链式思维模式,将绿地置于“社会—人口—经济—环境—资源”这一城市发展的大系统中加以考虑,明确其与其他系统和因素的相关关系,关注绿地系统布局形式与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并与工业区布局、居住区详细规划、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优势,多途径满足人对自然的各种需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www.chuimin.cn)

(4)远近结合原则 依据自然环境本底状况,合理引导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着重研究近、中期规划,寻求切实可行的绿地建设与绿线管理模式,做到既有远景目标,又有近期安排,远近结合,首尾相顾。

(5)以人为本原则 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城市的三大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空闲时间,需要更多休闲活动场所。作为宏观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以人为本,在布局上准确分析居民需要,重视绿色空间的服务半径,并设立必要的步行道和环线道路,尽量提高绿地的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可介入性,使市民能够充分便捷地利用绿色空间,得到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提高和完善生理素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减轻城市激烈竞争的都市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