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职能与土地利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职能与土地利用

【摘要】:1)城市职能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更大体系的城市协作分工现状中所起到的作用。如果城市处于一块均质的平地上,则各种土地利用将呈同心环式布局,这能解释美国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于1923年创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环模式。图1.3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图1.4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4)扇形模式、多中心模式及土地利用模式的扩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城市社会学家渐渐发现均质性平面的假设很不现实。

1)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更大体系(国家或区域)的城市协作分工现状中所起到的作用。

2)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方向。

3)城市地租理论

根据李嘉图(Ricardo)的经典地租理论,土地经济地租的计算公式是:

某块土地的经济地租=该土地的生产力-条件最差土地的生产力

在城市中,土地的经济地租呈现出从中心商业区向外递减的规律,但不同的功能对交通条件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不同功能的土地经济地租递减梯度不同。一般来说:零售业的递减梯度最大,工业、批发业递减梯度次之,住宅又次之,其中多层住宅的梯度较独立平房要大,农业的递减梯度最小,因为在市中心或偏远的市郊种植农作物,所产生价值的差别微乎其微(图1.2、图1.3)。

图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随区位的递减

将上述各功能的递减曲线重叠,我们便能直观地看出在城市中各地段经济地租最高的分别是什么功能。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社会中,城市中心的功能便是零售业,然后向外是专业性的服务业、工业和批发业,再向外则是高密度多层住宅,然后是低密度住宅,最外面是农业。如果城市处于一块均质的平地上,则各种土地利用将呈同心环式布局,这能解释美国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 Burgess)于1923年创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环模式(图1.4)。

图1.3 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在城市空间的分布

图1.4 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www.chuimin.cn)

4)扇形模式、多中心模式及土地利用模式的扩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城市社会学家渐渐发现均质性平面的假设很不现实。1933年霍伊特(Homer Hoyt)提出扇(楔)形模式,该模式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又考虑到了放射状道路对区位的易达性的影响。

同心环模式和扇形模式都是单中心结构,而实际上城市中往往存在多个中心。1945年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提出了更接近现实的多中心模式(图1.5),该模型中考虑到了市郊住宅区的出现,也考虑到了商业、工业和低收入住宅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

图1.5 扇形模式(左)与多中心模式(右)

上述3个城市结构模式都是美国学者根据对美国城市的研究而总结的,霍伊特本人都认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加拿大学者麦基(McGee)对殖民地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进行了研究,这些城市的共性是都存在二元经济,他提出了二元经济下的土地利用模式:在这些城市里有两组商业中心,其一是西式商业中心,形态与西方城市中心商业区相似,以国际贸易为主;相对应的是外来移民的商业中心,从事本地货物售卖。两者之间的区域为混合性土地利用,工商业、住宅都有,向后是当地居民居住区,再后为赤贫者的木屋区和高级市郊住宅区(图1.6)。

图1.6 麦基的二元经济城市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