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上说,城市专指经国家批准有市建制的城镇。郊区化也称郊区城镇化,在美国尤其明显,是指由于私家汽车的广泛使用,先是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向郊区搬迁,追求低密度独立住宅,住宅的郊区化引发了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工厂纷纷向郊区迁移的连锁反应。图1.1大城市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左)、发展中国家(右)......
2023-10-11
1)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更大体系(国家或区域)的城市协作分工现状中所起到的作用。
2)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方向。
3)城市地租理论
根据李嘉图(Ricardo)的经典地租理论,土地经济地租的计算公式是:
某块土地的经济地租=该土地的生产力-条件最差土地的生产力
在城市中,土地的经济地租呈现出从中心商业区向外递减的规律,但不同的功能对交通条件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不同功能的土地经济地租递减梯度不同。一般来说:零售业的递减梯度最大,工业、批发业递减梯度次之,住宅又次之,其中多层住宅的梯度较独立平房要大,农业的递减梯度最小,因为在市中心或偏远的市郊种植农作物,所产生价值的差别微乎其微(图1.2、图1.3)。
图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随区位的递减
将上述各功能的递减曲线重叠,我们便能直观地看出在城市中各地段经济地租最高的分别是什么功能。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社会中,城市中心的功能便是零售业,然后向外是专业性的服务业、工业和批发业,再向外则是高密度多层住宅,然后是低密度住宅,最外面是农业。如果城市处于一块均质的平地上,则各种土地利用将呈同心环式布局,这能解释美国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 Burgess)于1923年创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环模式(图1.4)。
图1.3 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在城市空间的分布
图1.4 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www.chuimin.cn)
4)扇形模式、多中心模式及土地利用模式的扩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城市社会学家渐渐发现均质性平面的假设很不现实。1933年霍伊特(Homer Hoyt)提出扇(楔)形模式,该模式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又考虑到了放射状道路对区位的易达性的影响。
同心环模式和扇形模式都是单中心结构,而实际上城市中往往存在多个中心。1945年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提出了更接近现实的多中心模式(图1.5),该模型中考虑到了市郊住宅区的出现,也考虑到了商业、工业和低收入住宅有排斥高级住宅的倾向。
图1.5 扇形模式(左)与多中心模式(右)
上述3个城市结构模式都是美国学者根据对美国城市的研究而总结的,霍伊特本人都认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加拿大学者麦基(McGee)对殖民地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进行了研究,这些城市的共性是都存在二元经济,他提出了二元经济下的土地利用模式:在这些城市里有两组商业中心,其一是西式商业中心,形态与西方城市中心商业区相似,以国际贸易为主;相对应的是外来移民的商业中心,从事本地货物售卖。两者之间的区域为混合性土地利用,工商业、住宅都有,向后是当地居民居住区,再后为赤贫者的木屋区和高级市郊住宅区(图1.6)。
图1.6 麦基的二元经济城市结构模式
有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文章
从狭义上说,城市专指经国家批准有市建制的城镇。郊区化也称郊区城镇化,在美国尤其明显,是指由于私家汽车的广泛使用,先是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向郊区搬迁,追求低密度独立住宅,住宅的郊区化引发了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工厂纷纷向郊区迁移的连锁反应。图1.1大城市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左)、发展中国家(右)......
2023-10-11
1)湿地公园概念湿地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整个地球和人类意义重大。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截至2008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6处,总面积380万hm2,占全国自然湿地总面积的10.4%左右。肇庆星湖湿地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湿地公园,于2004年12月正式建成。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于2005年建成,属城中次生湿地。截止2016年,我国有国家湿地公园836个。......
2023-10-11
海绵城市的建设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海绵城市是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城市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明确指出:城市绿地是建设海绵城市、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场地。②合理确定城市绿地系统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2023-10-11
图2.27小型公园与其他公园不同的连接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廊道与遗产廊道、游憩通道相结合,形成了综合性多目标的绿道概念,并成为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绿地系统规划中,绿道规划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①对风景资源、现存绿色通道和历史通道网络的分析。②绿道各组成要素评价。④绿道布局确定。图2.28“珠三角”绿道......
2023-10-11
根据2003年11月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要求,各地应编制城市绿地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防灾减灾系统中,从城市防灾减灾的角度提出城市绿地建设量指标。表3.4我国环境噪声容许范围单位:dB研究证明,城市绿地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解的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据报道,有绿化的街道比无绿化街道可降低噪声8.0~10.0 dB,公园中的成片森林可降低噪声26~43 dB。......
2023-10-11
符合综合防灾规划要求,与各类避难场所统筹规划避灾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防灾避灾场所之一,其规划还应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相协调,符合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因此,避灾绿地规划应与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规划等统筹进行,做到平灾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避灾绿地规划时,应本着“分级设置”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市级、区级、社区级相配套、功能各异而又相互补充的避灾绿地体系。......
2023-10-11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规划师的工作需遵循如下原则:1)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相协调的原则社会经济必然要向前发展,这是基本常识,也是人类历史的规律。如何对城市布局进行合理安排,尽量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在工作实践中绝非易事,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正体现了城市规划这项工作的重要性。2)城市中各阶层、群体之间公正和谐的原则在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城市人口构成高度多样化,在城市中不同人群的生活状况常常分化严重。......
2023-10-11
1)国外城市道路绿化的历史据记载世界上最古老的行道树种植于公元前10世纪,建于喜马拉雅山山麓,在连接印度加尔各答和阿富汗的干道中央与左右,种植了三行树木,称作大树路。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一些国家街道绿化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是法国自16世纪亨利二世以来,在欧洲各国中道路行政特别是栽植行道树的相关法令方面最先进的。2)我国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历程我国城市道路绿化的历史比较悠久。......
2023-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