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窑内温差分析与陶瓷缺陷分析

窑内温差分析与陶瓷缺陷分析

【摘要】:氧化泡指坯泡外面覆盖釉层,断面呈灰黑色,多形成于窑内低温部位。预热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度差过大。此外,装窑密度不当、入窑水分高等原因亦须注意。还原泡又称过火泡,产品断面发黄,多发生于窑内高温喷火口附近。另外,釉浆厚薄不均、高温流动性差及釉料研磨不细等都是形成橘釉缺陷的症结所在。主要原因是坯、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形成。

(一)窑内温差

窑内若发生较大温差,对产品质量影响严重,不仅使合格率下降,产生废品,还会造成极大浪费,因此使窑内温度均匀,是烧成操作的关键之一。窑内发生的温差除窑炉结构本身可能不合理外,在烧成时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合理情况:

1.左右温差

发生左右温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装窑不合理,两侧坯体放置不均匀,大小不一,导致烟气流量和流速产生差异;二是两侧烧嘴燃烧强度不一致。应及时调整两侧烧嘴的燃料量和助燃空气量,使两侧烧嘴的燃烧强度重归均衡。

2.前后温差

发生前后温差的主要有二:一是吸火孔的分布不合理,导致前后烟气流量和流速产生差异;二是装窑不合理,前后坯体布置不均匀,大小不一。由于烧成过程中无法重新布置吸火孔,可通过调整前后烧嘴燃烧强度,使前后温度归于均衡。

3.上下温差

倒焰燃气窑中的上下温差有两种,一是上面温度高,下面温度低,这类温差较为常见,且在窑温900℃之前更明显;另一种则相反。发生上下温差的原因除窑炉结构(如内高太高)外,主要有:一是装窑不合理,没有按照前述装窑方法装窑;二是升温过快。减小上下温差的主要措施是减慢升温速率,减小烟囱抽力,加大窑内正压操作,延长各关键温度点的保温时间等。

(二)部分日用陶瓷产品常见烧成缺陷分析

1.变形:产品烧成变形是陶瓷行业最常见、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如口径歪扭不圆,几何形状有不规则的改变等。主要原因是产品在烧成中坯体预热与升温过快,温差过大所引起,烧成温度过高或高火保温时间太长也会造成大量的变形缺陷。

2.开裂:开裂指制品上有大小不同的裂纹。其原因是坯体入窑水分太高(大于2%以上),预热升温或冷却太快,导致制品内外收缩不匀。有的是坯体厚薄不匀,配件(如壶把、壶嘴等)重量过大或粘结不良也会造成制品开裂。防止开裂的办法是:(1)入窑坯体水分小于2%;(2)配件大小、重量与粘接位置恰当。有的在粘接泥浆中加入10%~15%的釉料,可以使嘴、把与主体牢固熔接成一体,可减少开裂缺陷;(3)减慢初期升温速率,急冷时窑门不要开得太大。(www.chuimin.cn)

3.起泡:烧制品起泡有坯泡与釉泡两种。坯泡分为氧化泡与还原泡两种。氧化泡指坯泡外面覆盖釉层,断面呈灰黑色,多形成于窑内低温部位。主要是瓷胎与釉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烧失物未完全排除所致。预热升温快,氧化分解阶段时间短,氧化结束时窑内温度过低,上下温度差过大。在坯釉料中,碳酸盐、硫酸盐及有机杂质含量较多等都是造成产品起泡的主要原因。此外,装窑密度不当、入窑水分高等原因亦须注意。还原泡又称过火泡,产品断面发黄,多发生于窑内高温喷火口附近。主要由于坯体内高价铁还原不足,及烧成温度过高造成。

釉泡系沉积炭及分解物在釉熔前未能烧尽挥发,气体被阻于釉面层中形成。若延长釉熔时间或釉熔前适当保温即可解决。

4.阴黄:制品表面发黄或斑状发黄,有的断面也有发黄现象。主要原因是升温太快,釉熔融过早,还原气氛不足,而使瓷胎中的Fe2O3未能还原成FeO。此外,在产品原料中TiO2含量太高,也会导致产品发黄,如若在坯料中加入微量CoO,可遮盖产品的黄色。

5.烟熏:无论采用何种燃料都会发生烟熏现象。烟熏指产品表面呈灰色或不纯正的白色。主要由于坯体在釉层封闭之前氧化不完全或还原过早使坯内炭素、有机物或低温碳未能烧尽。若釉料中钙含量偏高也易形成烟熏缺陷。

6.针孔:指产品釉面出现微小凹痕或小孔。形成此类缺陷一是坯料中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含量较高,当升温快时烧失物未能完全烧尽挥发而到后期高温阶段才逸出釉面,形成宛如微观火山状的针孔。此外,高温还原气氛太弱,产品再次被氧化也会造成针孔。再者,当釉料流动性差或施釉过薄时也会发生针孔缺陷。

7.橘釉:产品釉面不平、呈橘皮状。主要原因是釉面波化时升温过快,烧成温度过高使釉面产生沸腾现象所致。另外,釉浆厚薄不均、高温流动性差及釉料研磨不细等都是形成橘釉缺陷的症结所在。

8.惊釉:产品釉面有发丝粗细的裂纹。主要原因是坯、釉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形成。这就需要重新调整坯、釉配料的配方。此外,烧成温度过高、冷却制度不合理或釉层过厚也会形成惊釉缺陷。

9.生烧与过烧:生烧的制品外观发黄、吸水率偏高、釉面光泽差而粗糙、强度低、敲打时声音浑浊。过烧时产品发生变形,釉面起泡或流釉。主要原因在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高温保温时间控制不当,装窑不合理或烧成温差大等产生局部过烧或生烧。

10.无光:亦称消艳。产生釉面无光的原因是釉面形成微细体和釉层熔融不良,因此形成釉面无光缺陷。可在冷却初期采取急速冷却,防止釉面层析晶,提高釉面光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