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汽车行驶平稳性检测成果

汽车行驶平稳性检测成果

【摘要】:测试前需在被测轮胎侧面任意处贴装白色反光标志,为使光电组件正常工作,胎侧距光电二极管不得超过5 cm,检测程序分3 次进行。② 检查轮胎气压,视情况充至规定值。⑥ 将前桥置于左、右检测板上,尽量使车轮在检测板上居中停放。检测前应将侧倾试验台调整到台面处于水平状态。

【知识引导】

知识点一 检测仪器与实施要求

1.检测器材

① 车轮不平衡机、配重、平衡机专用卡尺。

② 转向系统间隙检查仪、悬架装置检测台。

③ 离车式平衡仪、就车式平衡仪。

2.实施要求

① 了解汽车车轮不平衡的危害。

② 了解车轮动平衡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③ 掌握车轮不平衡机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平衡配重的方法。

④ 了解悬架和转向系统间隙检查仪、悬架装置检测台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⑤ 掌握悬架和转向系统的间隙检测方法。

知识点二 检测实施步骤

1.就车式车轮不平衡量的检测

被测车轮先由举升器举离地面,并将车桥坐落于传感器支架6 上,如图6-9 所示。操作人员骑在驱动小车上推动手柄,使摩擦轮紧压于被测车轮7 上,启动电动机4 带动摩擦轮拖动车轮以相当于110 km/h 的车速旋转,这时车轮的不平衡质量产生不平衡力随即被力传感器感知并被转变成电信号,这一电信号由电缆传入驱动小车内的电测系统并被计量和处理。光电传感器拾取车轮的初相位信号和转速信号,经检测电路处理后得到不平衡质量的量值和相位值,显示于仪表板的两组数码管上。测试前需在被测轮胎侧面任意处贴装白色反光标志,为使光电组件正常工作,胎侧距光电二极管不得超过5 cm,检测程序分3 次进行。

第1 次:待摩擦轮与轮胎压紧后按下右按钮(左按钮也可),同时按压第1 次试验按钮驱动车轮旋转,待转速上升到适当转速时,即分离摩擦轮,同时释放按钮,电路即记录与不平衡力及其相位有关的原始量并存入CPU,仪表闪烁显示这组未经标定的不平衡数值和相位。

第2 次:在反光标志处加装计算机预设的标定质量,如有的规定小客车为30 g,大货车为300 g,按下第2 次试验按钮,重复上述操作,即用已知预设质量对震动系统的刚性和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当转速上升到设定值时显示灯即被点亮,微机即将第1 次所测得的变量自动处理成常量显示于仪表板上,这就是就车式平衡机的目标定功能。这时将显示的质量加装在所显示的相位处,同时除去标定重块。

第3 次:剩余不平衡量检测,以证实剩余不平衡量是否满足有关法规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可进行第2 次复试,若仍达不到标准要求,只能拆下轮胎,使用较高精度的离车式车轮平衡机进行平衡。

如果是驱动桥,则可用发动机拖动车轮旋转,其他操作同前所述。对于平衡要求较高的车辆,为了消除阻尼造成的相位误差,平衡时可令车轮左、右各转一次,取两次的平均值为最后测定值。这里必须着重指出,所有平衡机都有最大不平衡量限值,严重失衡的车轮是不能上机平衡的。

2.离车式车轮不平衡量的检测

① 清除被测车轮上的泥土、石子和旧平衡块。

② 检查轮胎气压,视情况充至规定值。

③ 根据轮辋中心孔的大小选择锥体,并装上车轮,用大螺距螺母上紧。

④ 打开电源,检查控制装置的面板指示是否正确。

⑤ 用卡尺测量轮辋宽度、轮辋直径(也可从胎侧读出),用平衡机上的标尺测量轮辋边缘至机箱的距离,再用输入或选择器旋钮对准测量值的方法,将以上参数值输入控制装置。

⑥ 放下车轮防护罩,按下启动键,车轮旋转,平衡测试开始,微机自动采集数据。

⑦ 车轮自动停止或听到“嘀”声按下停止键,并操纵制动装置使车轮停止旋转后,从指示装置读取车轮内、外不平衡量和不平衡位置。

⑧ 抬起车轮防护罩,用手慢慢转动车轮。当指示装置发出指示时停止转动。在轮辋的内侧或外侧上部(12 点位置)加装指示装置,显示的即为该侧平衡块质量。内、外侧要分别进行,平衡块装卡要牢固。

⑨ 安装平衡块后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平衡,应重新进行平衡试验,直至不平衡量小于5 g,指示装置为“00”或“OK”时才可以。(www.chuimin.cn)

⑩ 测试结束,关闭电源开关。

3.悬架和转向系统间隙检测

利用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间隙检测仪进行测量。

① 接通电控箱上总电源,电控箱上若有空气开关,则打开空气开关。

② 将手电筒上工作开关按下,手电筒中工作灯应亮,电控箱上绿色指示灯应亮,此时电动机应转动,油泵工作。若有异常,应检查排除。

③ 按下手电筒上某一测试板的向前或向后键,使系统升压。当检测板移动到一侧极限位置时,检查压力表油压是否正常,否则调节溢流阀旋钮,使其达到要求值。

④ 检查左、右检测板表面是否沾有泥、油、砂等杂物,若有应清除。

⑤ 车辆应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若不符合,则应调整到规定值;检查轮胎上是否有泥土和砂子,若有则应清除。

⑥ 将前桥置于左、右检测板上,尽量使车轮在检测板上居中停放。车上引车员踩紧制动并钩住转向盘,车下检验员按动手电筒开关上检测板“前、后移动方向”键,使悬挂做上、下、左、右、前、后复杂运动。对于断开式前桥,应注意观察车轮与制动底板(或制动盘)、上下摆臂、销、衬套以及上下球头销处运动是否正常;对于整体式前桥,应注意观察车轮与制动底板、U 形螺栓、钢板弹簧及前、后吊耳是否正常。

⑦ 车轮保持上述停放状态,按下手电筒开关上检测板“左、右移动方向”键,使悬架受到左、右切向力的作用。对于断开式前桥,注意观察车轮和轴头、减震器螺旋弹簧、横向稳定杆和拐臂等部位是否正常;对于整体式前桥,应注意观察车轮和轴头、减震器及衬套、横直拉杆与球头是否正常。

⑧ 根据所测汽车悬架及转向系统结构特点,选择左、右检测板不同运动方向组合方式,检查相关节点的工作情况。

⑨ 前桥检测完毕,将后桥(或中桥)开上检测板,用上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⑩ 检测完毕,关掉手电筒工作开关,再关掉空气开关及总电源,工作结束。

4.平板式悬架装置检测悬架效率

① 检验员将车辆以5~10 km/h 的速度正直驶上平板,接近平板时置变速器于空挡。

② 当各被测车轮均驶上平板后,急踩制动,使车辆停住。

③ 测量制动时的动态轮荷,记录动态轮荷的衰减曲线。

④ 计算并显示悬架效率和同轴左、右轮悬架效率的差值。

5.最大侧倾稳定角检测

检测车辆的最大侧倾稳定角可以在侧倾试验台上进行。

(1)检测前准备工作

① 试验台准备。检测前应将侧倾试验台调整到台面处于水平状态。

② 被测车辆应装备齐全,使车辆处于空载状态;汽车门、窗应完全关闭,座椅应调整到标准位置上;轮胎气压充至技术条件中的规定值;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汽车侧倾时燃料、润滑油及冷冻液等泄漏;如果被测车辆装用空气弹簧悬架,应将悬架调整到标准技术状态,然后锁死。

③ 对于装有空气弹簧的被测车辆,应在高度调节阀不动作的状态下进行试验。

(2)检测过程

① 将被测车辆驶上倾斜试验台,使被测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于侧倾试验台转轴的中心线,并将左侧或右侧所有车轴的外轮外侧与试验台上车轮止动楔相接触。

② 将车辆制动住,用绳索在车轴将出现滑移或翻倒的反向上拴牢,但绳索上不应预先施加拉力。开动试验台,使该车侧倾,当不和车轮止动楔相接这一侧的所有车轮与试验台面分离的瞬间,用试验台倾斜角指示盘记下读数,单位用“度(°)”。

③ 该值即为该车的最大侧倾稳定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