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符河是黄河下游最末一条支流,总流域面积827.3平方公里,也是我市市级管辖的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道,本次治理范围自卧虎山水库至北店子入黄口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302平方公里。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济南市对玉符河也曾有多个建议规划定位。从以上规划可知,玉符河是济南市一条集防洪、补源、生态多功能的景观廊道。......
2023-10-11
小清河是山东省内一条具有防洪、除涝、航运、灌溉、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人工河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为域内的安全和繁荣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小清河的形成,可追溯到古代的济水和唐宋时的大清河。北宋熙宁十年(1077),黄河袭夺大清河东阿至历城城间的河段,东北流至利津入海。为解决河道北移后,因下游故道失修所致洪涝灾害频繁和交通不便等问题,伪齐时期(1130~1137),在历城东北华不注山(今华山)阴筑下泺堰,将源于济南市区诸泉的泺水等导入济水,故道名小清河。
济南西郊玉符河右堤上的睦里闸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引玉符河水东流,使小清河西延形成现状。19世纪70年代的清朝中后期,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晚清的官员便以“自强”“富国”为名,开展“洋务运动”,并兴建了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光绪元年(1875),山东巡抚丁宝桢建立山东机器局,机器局位于小清河北岸赵家庄(今新城庄)。次年,下属的机器厂、火药厂、生铁厂等先后竣工,后又扩大规模,又有炮厂、枪厂、火药等军火生产厂,形成了一处较有成效的军工企业。辛亥革命后,山东机器局先后更名为山东兵工厂、济南新城兵工厂等。1948年济南解放后,这处军工企业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建为山东化工厂。
山东机器局建立之初,其生产、生活用水,依赖自备水源。随着发展,靠自备水源已不能解决问题,且水质也差,故近处的小清河变成了首选的水源。当时小清河西侧上游的西泺河口在山东机器局用水地的下游,虽说只有1公里路,但要上溯反调,也十分困难。若将河道西延引玉符河水东流,还可接济航运、浇灌、排水、养殖等事宜,故综合考虑,决定将小清河西延至睦里庄处的玉符河堤,遂建成了玉符河上的睦里闸。
睦里闸,今位于槐荫区睦里庄西南的玉符河右岸东堤上(注:由于大堤管理的调整,这段大堤被归为黄河河务部门,按黄河大堤统管,故一些文件上,睦里闸写为建在黄河大坝上),闸以庄而名。
水闸于1904年开建,1905年完成。时闸身为砌石拱涵3孔,每个闸孔上设铁闸门,归山东机器局管理。调水时间也有具体规定:“清明落闸,霜降抬闸。”这是因为河道西延后,夏秋季节的雨水大,加上小清河西侧支流的来水及黄河侧渗等,致使河道水量丰沛,不会影响用水,故规定四月初的清明,到十月下旬的霜降期间不引玉符河水,是十分合理和恰当的。(www.chuimin.cn)
玉符河大堤上的睦里闸之所以受到各方人们的重视,并在社会上有些名气,一是它成了小清河的源头;二是作为一个跨流域调水的水闸,它将属于黄河流域的玉符河水调入小清河水系来;三是闸的综合效益明显,尤其是为山东巡抚丁宝桢建立的军工企业调水。总之,这是一般水闸所不具备的。
随着社会发展,这一座1905年建设的老闸进行过多次维修和重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中,水闸多为用时才管,而平时无人管修,以致废弃不用。直到1954年才由济南市人民政府投资,进行修复利用,并将人力启闭闸门改为3台涡轮启闭机。由于闸身的蛰裂等,1959年又调整闸位,将水闸西延200米左右进行移建。为满足用水和堤防加固的要求,1966年又新建2孔钢筋砼箱型涵闸。新闸建成后,老闸拆除,1982年,由于河床不断淤高,对水闸又进行改建。
睦里闸建成后的百年时间里,按照“清明落闸,霜降抬闸”的规定放水补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8年卧虎山水库建设以后,玉符河水下游多是常年干涸,便没有水可调了。只有丰水期水库溢水后,才经闸门进行补源。
还应一提的是1937年2月7日,黄河在宋家桥凌汛决口。同年8月14日,因黄河水涨,玉符河泄洪受阻,凌晨3时许又在宋家桥漫决,口门宽500余米。漫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沿小清河东流,淹及张庄机场及北商埠一带;一部分漫过小清河南岸,奔向济南市区。8月20日,市区受水灾影响的难民,开始向南部地区转移,由当地政府安排。这次洪水决口,由于及时对闸身进行抢护,致闸未受到影响。
自睦里闸建成至今的百年岁月里,除闸身一直屹立在大堤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外,其高大挺秀的身影,还成了这一区间的地理标志。睦里闸也带动了四周的绿化,使这一带成了一处景观秀丽的湿地公园。
有关济南河综合治理概览的文章
玉符河是黄河下游最末一条支流,总流域面积827.3平方公里,也是我市市级管辖的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道,本次治理范围自卧虎山水库至北店子入黄口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302平方公里。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济南市对玉符河也曾有多个建议规划定位。从以上规划可知,玉符河是济南市一条集防洪、补源、生态多功能的景观廊道。......
2023-10-11
玉符河源于历城区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及泉泸河之水,于仲宫镇西汇入卧虎山水库,出库始称玉符河。镇政府驻地在仲宫,辖内面积约256平方公里,内有129个行政村,人口约10.5万人。终军在朝廷时,为国家建设、巩固边防做出巨大贡献。在保卫国家北方不受异族侵扰方面,终军做出了贡献。私自煮盐、冶铁,损害国家利益,以此沽名钓誉,其罪当死。徐偃被批驳得哑口无言,只得认罪伏法。为了减少战争,皇上要选派一名信得过的使臣出使南越。......
2023-10-11
通济桥,今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后周王村西侧的玉符河上。据民国《长清县志》记载,通济桥早年为长清通往济南大道上的一座桥梁,故名“通济桥”。民间又称之为玉符河石桥。而官道过玉符河而建的通济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说是一处有名的古桥。据道光《长清县志》记载,通济桥由清代一位叫艾象豫的乡绅牵头集资修建。通济桥曾经是玉符河上最大的石拱桥,桥两侧原有精美的石栏杆,后被大水冲毁,今只能于桥上看到原插石栏的方形榫口。......
2023-10-11
按照玉符河生态基流量计算结果及生态补水方案,在确保下游周王庄桥断面最小0.39m3/s流量的情况下,卧虎山水库需放水1140万m3/a。但是卧虎山水库目前仍承担着济南市防洪、供水及生态服务的任务,是否有足够的水量满足玉符河干流生态补水要求,如何调度,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次仅考虑卧虎山水库水面蒸发损失水量。卧虎山水库供水量包括城市供水、下游玉符河生态补水和农业供水。根据卧虎山水库目前供......
2023-06-25
在推求的流量中,断面流量中最大值即可视为整个干流河道的生态基流量。图4-3-14玉符河干流典型河道断面位置示意图以玉符闸断面为例,使用拐点法计算生态流量。玉符河生态修复的水文目标首先是要满足河道一定的生态基流量,即全程保持不低于0.39m3/s的水流量。鉴于卧虎山水库的供水功能及其玉符河中、下游干流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本次拟提出三种生态补水方案进行比选,并对最优方案进行模拟分析。......
2023-06-25
早年曾名楼子庄、青龙庄,后因邱姓住户增多,故称邱家庄。进村时,南望村南的透明山,只见山体青烟弥漫,风光秀丽,加之村北又是水丰岸绿的锦绣川,故邱家庄这里的景色非同一般。且来看看毛鸿宾在《归田记》中是如何写记邱家庄的。巧合的是,比毛鸿宾小34岁的吴树梅,也曾在邱家庄盖房置业。毛鸿宾死后,经山东两任巡抚分别上疏,朝廷先后两次降旨,嘉其忠心,朱批加恩,复其原职,入祀乡贤祠。......
2023-10-11
在这群山泉中,名气最大的当属斗母泉。早在清代,著名学者郝植恭著《七十二泉记》时就将斗母泉列入其中。到了2004年4月,斗母泉又获得了济南新“七十二泉”第46泉的美誉。斗母泉具体位于青铜山西北处、斗母泉村的北崖下。泉池上方立有一石碑,注明于清康熙十五年重修斗母泉。斗母泉最早为明崇祯《历城县志》收载,称其为“窦姑泉,在大佛寺北顶”。斗母泉就凭着这样几条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跻身于济南名泉行列。......
2023-10-11
三教堂位于槐荫区刘家庄村,始建于民国十二年,相传由马世文捐助,由善士看好风水,测好地形后修建。早在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三教,出现合一的趋势。刘家庄三教堂就是一座三教合一的教堂。三教堂大殿前有一方石碑,是仅存的一方石碑。碑文主要记载了刘家庄三教堂在民国三十六年进行重修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堂曾改为招待所。......
2023-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