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原则是使患者达到能量负平衡,以促进脂肪分解,并能维持正常的体重,使各项生理指标趋于正常。控制肥胖的总原则是达到能量的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以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和控制能量摄入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基本措施,但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类患者在其他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因肥胖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10-11
糖尿病营养治疗的总原则是因人而异、合理的饮食结构、合理的餐次分配以及持之以恒。糖尿病营养防治的目的是使患者恢复并能维持正常的血糖、尿糖和血脂等水平,以保护胰腺功能,并维持理想体重,从而达到控制病情及防治各种并发症的目的。糖尿病及高血糖人群每日摄入的总能量要合理控制,维持三大产能营养素之间有合适的比例,并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合理利用食物交换、食谱设计等方法以满足食物多样化的要求。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总能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工作性质而定;肥胖者应减少能量摄入,使体重逐渐下降至理想体重±5%的范围内以配合治疗;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消瘦者、伴消耗性疾病而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者,能量摄入量可适当增加 10%~20%,以适应患者的生理需要和适当增加体重。根据患者的体型和理想体重,可估计每日的能量适宜供给量见表5-3。
表5-3 不同劳动强度糖尿病人的每日能量供给量
注:1kcal=4.1868kJ。
过去在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中,非常强调严格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但研究发现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不增加胰岛素的抵抗,反而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对控制病情有利。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但应以多糖类食物为主,尽量避免食用单糖和双糖等碳水化合物,以预防血糖过高。糖尿病和高血糖人群应严格限制含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的食品及蜂蜜等,如果一定要食用甜食,可选择功能性低聚糖、糖醇和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谷类食物是膳食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其他淀粉类食物如马铃薯、甘薯、芋头、粉条、粉皮等碳水化合物也不少,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g,折合成主食约为250~400g;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150~200g,约折合主食为200~250g;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的实际摄入量应根据其血糖、尿糖和用药情况及时调整。(www.chuimin.cn)
在计算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在食物中的供能比例时,还应考虑食物的血糖指数,低GI的食物对血糖升高的影响小,可有效控制餐后胰岛素和血糖异常,有利于血糖浓度保持稳定。
膳食纤维,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纤维,有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及改善葡萄糖耐量曲线的作用,是降低Ⅱ型糖尿病高危险因素的重要方法,应给糖尿病人的膳食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其来源应首选天然食物,如杂粮、杂豆、蔬菜、水果等。
脂肪摄入量一般按总热能的20%~25%供给,不宜高于30%。高血糖并发高血脂的病人,除控制脂肪的总摄入量外,还应注意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严格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200mg/d,以防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一般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供能比例为1∶1∶1,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是较理想的脂肪来源,在橄榄油中含量丰富,应优先选用。
成年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按每1kg理想体重1~1.2g,占总热能的12%~15%,其中至少有1/3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肉、鱼、蛋、乳及大豆制品;过于消瘦以及处在怀孕及哺乳期的患者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可按每1kg体重1.5g供给,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时,应注意肾功能的变化,糖尿病合并肾病变者,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并提高高生物价蛋白所占的比例,以减轻对肾脏造成的负担。
糖尿病患者尿量较多,糖异生旺盛,致使B族维生素丢失,消耗增加,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微血管病变,白菜、番茄、青瓜、柠檬、山楂、酸枣、杨桃都是糖尿病人良好的维生素C来源。铬、锰、锌有利于脂类代谢,对改善糖尿病人脂质代谢紊乱有益,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良好的铬营养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糖尿病患者易患骨质疏松,因此在糖尿病治疗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
糖尿病患者因内分泌系统功能受损,所以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尤其应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食用的人工甜味剂也不宜过多;为了减轻胰岛负担,缓解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人每日至少应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最好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使每餐主食量不超过2两,这样对血糖控制有利,对胰岛素治疗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在早、中、晚三餐之间增添2~3餐。
有关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文章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原则是使患者达到能量负平衡,以促进脂肪分解,并能维持正常的体重,使各项生理指标趋于正常。控制肥胖的总原则是达到能量的负平衡,促进脂肪分解,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以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和控制能量摄入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基本措施,但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类患者在其他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因肥胖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10-11
食品营养与卫生包括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两部分。1.1.2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研究内容及任务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营养、营养与疾病、社区营养等;食品卫生学主要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2023-12-05
这些物质会对食物的营养价值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当通过适当的加工烹调使之失活。3.1.2食品营养价值评价指标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主要从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营养素的质量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对某食物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时,应先对其所含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含量。......
2023-12-05
1.2.1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1)现代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紧密相连。1913年前后,首次出现我国自己的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和一些人群的营养状况调查报告,刊载营养论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27年。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2023-12-05
食物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及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一种食物如果富含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且易被消化、吸收、利用,那么这种食物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食物的营养价值是相对的。即使是同一种食物,由于其品种、部位、产地和烹调加工方法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食物营养价值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指标进行评价。营养素密度是指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占推荐参考摄入量的比。......
2023-10-11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被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
2023-10-1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临床表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主要危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主要由于摄入蛋白质的质量差且数量严重不足,多见于4个月~5岁的小儿。......
2023-07-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