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训:食品标签识别与评价

实训:食品标签识别与评价

【摘要】:阅读《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用于预包装食品的术语、相关规定、基本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和非强制标示内容。非强制性标示内容包括批号、食用方法、能量和营养素。

1.实训目标

明确食品标签的意义。

2.实训案例

食品标签的分析。

案例:对几种食品标签的分析。

步骤一:准备工作

(1)准备几种包装食品的标签;《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记录用具等。

(2)阅读《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用于预包装食品的术语、相关规定、基本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和非强制标示内容。强制标示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示和贮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质量(品质)等级、其他强制标示内容(包括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等。非强制性标示内容包括批号、食用方法、能量和营养素。

(3)通过阅读《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配料清单、净含量、生产日期的标注常识,能对其进行分析,如配料清单以“配料”或“配料表”作标题,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如果某种配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应在配料清单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名称,再在其后加括号,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品添加剂可以按《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且净含量应与食品名称排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

步骤二:阅读食品标签并记录(www.chuimin.cn)

将不同食物标签对照《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分别对标签总体状况、食品名称、食品的保健作用标示、食品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适宜人群相关信息、食用方法、保藏方法、食用量、等级、规格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确定该食品是否属于正规产品,判断其属于哪类食品,食品中营养素的特点,了解该食品的重量和安全食用期限以及适合哪类人群食用等信息,将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填写表3-9。

表3-9 一般食品标签记录分析表

步骤三:配料表阅读分析

通过阅读食品配料,得到该食品中添加最多和最少的原料,并根据其指出该食品的主要原料,同时判断不同食品中该主要原料的来源及优劣,并据此判断该食品可能的营养特点、提供营养素的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可能有哪些不利的影响等,分析结果填写表3-10、表3-11。

表3-10 单一食品配料表记录分析表

表3-11 同一类食品配料表记录分析表

3.实操训练

分析几种不同食品标签与食品营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