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气质特征在出生不久的婴儿身上就有所表现,它具有明显的“天赋性”。......
2023-10-11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persona”,表示的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所戴的面具。后来被心理学家借用来阐释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与他人不同的精神风貌。史书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做出了不同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界定是普汶(Pervin)的观点,他认为人格是为个体的生活提供导向和模式(一致性)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复杂组织。这种定义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个人整体的机能系统;认知、行为和情感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时间在个人身上的连续性。
有的学者把人格定义为个人行为的全部品质;有的学者把人格认定为是持久的、主观感受到的自我;有的学者提出人格是个体特质的特别形式。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能力、需求、情绪、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和体制等方面以独特的方式结合的产物,具有自我的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换言之,一个人过去的样子决定了他现在和将来的样子,人格决定了这种一贯性。
在本书中,我们认为人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个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一定义有如下几层含义:第一,人格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第二,人格是个体的心理行为模式,即人格是由内在的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方式构成的,它不单是个体单一的心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而是这些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型。第三,人格有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不单表现在某些个别的心理或行为特征上,而是更主要的表现在整个模式上,这样将人与人相互区别开来。第四,人格有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个体的人格及其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前后一致性,空间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除了人格之外,人们生活中还会经常听到一个类似的词汇:个性。在研究领域,个性的使用范畴已经超越了日常概念的界定,甚至在很多研究中变成了人格的代名词和同义语,国内许多学者通常都将人格和个性不加细分。
关于人格的内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划分是将人格的内容划分为气质、性格和能力三大方面,另外再加上动机、信念、价值观等内容。
二、个性(人格)与性格、气质
当我们说某人“很有个性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做出一种肯定的评价,指的是此人具有某些良好的品质。在不同文化里,被认为是值得提倡的良好性格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文化里,那些富有魅力,友善、好交际的人被认为是有性格特点的人;但是,在某些文化里,人们会认为凶悍、好战、野蛮是值得提倡的性格特征。但是不论在哪一种文化中,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同时,一个人在某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有性格的人,而在另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没有性格的人。因此,个性与性格并不是同义的。
个性与气质也不是同义的。气质是形成个性或人格的“原料之一”,是人格的先天遗传成分。气质决定着一个人的反应敏感度、活动水平、心境、可塑性和适应性。即使是新生婴儿,他们在气质上也存在着差别。
三、人格的基本特征
虽然关于人格的界定不同的学者由于出发点和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意见不统一,但是对人格的基本特征,大多数学者都认同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
(一)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不是单一的特质,也不是多个单一特质或特征的简单加总,而是多个心理和行为特征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整合保证了我们与外界的和谐相处、保证了个体自身的健康完整,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前提。一旦这些特征之间出现了断裂,不仅特征间无法实现整合,而且也无法将外界经验整合到自身的人格结构之中,精神分裂症就是极端的代表。
(二)人格的稳定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格稳定性的一个方面:时间前后一贯性;人格稳定性另一方面表现为空间上的一定的普遍性,也称为跨情境的一致性,即个体的行为在类似的情境中会有一致的表现。当然,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的人格会受到重要事件的影响,出现部分人格体征的改变甚至整个人格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三)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每个人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人格特质也不会完全相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与后天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共同结果,每个人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四)人格的社会性
当人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纯粹是生物学的或遗传学的。但出生就意味着从一个简单的生理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要掌握所处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风俗等。这种社会化过程在已有的生理基础上赋予了人格更充分的内涵。
四、人格理论
每一种人格理论都是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格的内涵,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关于人格概念、假设、观点和原则等也就不完全相同。理论之间的差异使理解人格变成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不要被迷惑,尽管很多理论之间并不协调,甚至是相对的,但是记住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多面性的主题。我们接下来介绍的几种理论观点与其说是对立的,不如说是相互补充的。每一种理论都能为我们揭晓人格的一部分真谛,多种理论整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够看到完整的人格。
(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西蒙格·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把人看作是一个能量系统,从整体上看,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地减少。虽然,人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简化到共同的能量形式,并且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即寻求紧张的减弱或能量的释放。弗洛伊德把人看做和其他动物一样是受本能所驱动的。各种本能可以归结为两种: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所谓生的本能是指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由死的本能衍生出的最关键的本能是攻击。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针对外部对象而不是针对自身的一种自我灭亡的需要。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人格也称为精神或心理生活,其中他把精神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把心理生活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1)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意识是个人当前感知到的心理内容。人的心理就像漂浮在海上的冰山,一部分露在水面上,是各种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而藏在海水底下无法意识到的绝大部分属于潜意识领域,潜意识是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潜意识是人的精神机构中最简单、最初级、最朴素、最基本的因素,也是一种被压抑的强大的内驱力,具有一种努力进入意识状态的冲动。意识的内容是不断改变的,有些意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而大多数都是从前意识升上来的。前意识是我们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它主要通过自由联想而使我们能够意识到潜意识的内容。
(2)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的,以追求非理性的、冲动性的和无意识的自我满足为目标进行活动。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即要求自由表达寻求快乐的各种欲望。本我为人的整个精神和人格的活动提供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力必多(libido),来源于生存本能。力必多决定了人的生存愿望,即一种潜在的满足性欲的愿望,人追求快乐的一切形式都是这种愿望的表达方式。与生存本能同时存在的,还有破坏本能,这种本能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和破坏的欲望。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会通过非破坏性的形式释放本我的能量,缓解由于性冲动或攻击冲动造成的内部压力。
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人格结构是用来应对现实要求的,他认为,自我遵守现实原则。它会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让个体获得快乐。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我们的性和攻击不能无限制地表达出来。自我帮助我们了解现实,在不导致麻烦或伤害别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冲动。自我是思考、计划、问题解决和决策的系统,是在人格的意识部分控制之下发生作用的。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而自我则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因此,在本我的要求下不符合实际或不合时宜的情况下,自我会对这种冲动进行控制,将行动拖延,直到认为它适宜时再行动。
超我。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部分。超我对于自我的思想和行动都起着判断和监察的作用。超我的一部分称为良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标准。超我的另一部分称为自我理想,反映着一个人在幼年时受到父母赞扬或奖赏的那些行为。自我理想是一个人的目标和抱负的源泉,当这种标准一旦被达到时,就会感到自豪。与本我一样,超我也不考虑现实,它只考虑本我冲动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超我以一种“内化的道德标准”形式控制着人的行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缺乏控制力的超我可能使一个人成为不良少年、罪犯,或形成反社会人格,而一个过度严格的超我则可能使人产生压抑感或难以承受的内疚感。
2.人格的动力
弗洛伊德把人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该系统的能量源泉均来自于本能。而本能总是寻求立即解除紧张、求得满足、求得快乐。但是现实世界不可能让本能立即获得满足,因而便产生了焦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过程的核心概念是本能和焦虑。
(1)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并通过心理器官决定着人的身心活动的态势,本能是人的所有活动的最终原因。关于本能的性质,归纳起来有三层含义:本能是精神结构中固有的动力能量;这种动力不断地来自于生物体内部,源于肉体组织,表现为一种“肉体欲求”;这种“肉体欲求”是作用于心灵时所表现的力。
(2)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从母体脱离开来,使婴儿从一个非常熟悉与满意的环境突然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是人类体验到焦虑的来源。焦虑是一种由紧张、不安、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焦虑分为三类:现实性焦虑,即由现实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神经性焦虑,即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惧感;道德性焦虑,即个人良心上的焦虑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道德性焦虑是个人害怕做违背超我的事情而产生的痛苦的体验。
(3)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一些为保护自我免受冲突、内疚或焦虑之苦而产生的潜意识反应。防御机制有多种方式,如压抑、否认、替代、升华作用、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反向作用、固着作用和退化作用等,但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一般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他们是潜意识的,即个人通常是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它们都是伪造的或歪曲现实的,以防止本我的冲动。
3.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有五个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我们身体上某部分感受到的快乐要多于其他部分。弗洛伊德把身体获得快感最强的那部分称为性敏感区,以此作为区分特定发展阶段的标志。这五个阶段为:
(1)口腔期(Oral stage,0至18个月)
口腔期分初期和晚期。口腔初期(不满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嘴唇与舌的吮吸和吞咽活动。一个固着在口腔初期的成年人会从事大量的口腔活动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以及对爱情、知识、金钱、权力和财产的贪婪;在口腔晚期,快感主要来自咬和吞嚼等活动。一个固着在口腔晚期的成年人会咬指甲、贪吃,以及出现与撕咬相类似的行为,如挖苦、讽刺与嘲弄他人。
(2)肛门期(Anal stage,18至36个月)
儿童最大的快感来自于肛门或与之相关的排泄功能。在这一时期,幼儿应当学会控制排泄过程,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排便训练便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弗洛伊德认为,排泄严格训练,幼儿情绪受挫折产生反向作用,就会形成过分整洁、吝啬、小气、极端守规矩、对时间和金钱严格预算以及其他过分控制的行为。这种人被称为肛门滞留型性格。相反,幼儿就会形成慷慨大方、喜赠礼物、乐善好施和慈善博爱等行为。这种人成为肛门排出型性格。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至6岁)
随着儿童发现自我刺激是令人愉悦的,快感也集中在性器上了。弗洛伊德认为,性器期在人格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即儿童发展出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替代同性的父母来享受异性父母的爱情。
口腔期、肛门期和性器期合称为前生殖期,也称为自恋期。
(4)潜伏期(Latency stage,6岁至青春期)
儿童把所有的性需求都压抑起来,并由于超我的发展以及活动范围的扩大,儿童的性欲被其他活动如学习、体育所替代。通过这一渠道,儿童把能力都释放到情绪安全的范围里,这有助于忘记性器期高压力的冲突。而且,其性欲对象也变为与其年龄相似的同性别者,并有排斥异性的倾向,这一时期也称为同性恋期。
(5)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至成年)
这个阶段,性欲望再度觉醒,性快感的来源变成了家庭之外的某人。弗洛伊德认为,与父母间未解决的冲突会在青少年时期再次浮现出来。但是一旦这些冲突解决了,个体就有能力发展出作为成年人的成熟爱情关系和独立的机能。青年男子第一次严肃的爱情常常是一位成熟的妇女,而少女则常常是一位有威望的长者。弗洛伊德认为,潜伏期和生殖期对于人格基本结构的发展是无关紧要的。
(二)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广泛的、持久的,导致特定反应的倾向组成。所谓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它们作为一般化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倾向而起作用。特质是一种潜在的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尽管关于哪些特质组成了人格,特质论者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但他们都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1)特质的种类
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是人格特质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一系列独特的人格特质。他指出,如果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人的特质,那么我们就能预测这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
通过调查研究,奥尔波特定义了4500多种人格特质,为了利用这些特质的各种组合方式来描述人格,他把这些特质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首要特质。首要特质是最强大的和最普遍的,当它们表现出来的时候,会主导整个人格。根据奥尔波特的理论,实际上几乎没有人拥有首要特质。我们可能会用特质来描述一些名人,如我们一谈到孙悟空,就想到嫉恶如仇,这就是它的首要特质。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只用一个或两个特质来描述。
中心特质。中心特质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奥尔波特认为,大多数人有6~12种中心特质,这通常足够描述他们的人格。
次要特质。次要特质出现的频率较少,在理解个体人格中最不重要。它们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才会表现出来的那些人格特质,包括特定的态度和喜好。
(2)人格的动力
奥尔波特用机能主义这个概念来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所谓机能主义是指那些独立了的动机,即这些动机与它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经没有了依赖关系。例如,一些儿童最开始是被迫练习书法,但后来却发展成为因为兴趣而喜欢书法。这种练习书法的动机已经与最开始的被迫而采用的手段独立了出来,因而成为机能主义。在奥尔波特看来,一个成年人的行为动机是变化的,他现在的行动动机不同于先前的行为动机。
(3)人格的发展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的各个方面都是连续的并正在组织构建之中,这就意味着有一个人格组织机构使人格特质统一和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他把人格的组织机构命名为统我。统我是各种导向内心统一的所有方面。统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发展成的。他认为,完善的统我在个体发展中经历了八个阶段:躯体“我”的感觉阶段、自我同一感阶段、自尊感阶段、自我扩展感阶段、自我意象感阶段、自我理智调适感阶段、统我追求显露阶段、知者自我的显露阶段。
2.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
(1)人格的结构
卡特尔(Cartel)是人格特质论者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的理论研究的特点是用因素来进行特质的筛选和分类。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区分在卡特尔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因为直接与环境接触,所以常常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根源特质是那些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特质,他们隐藏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外部行为。科特尔推断每个个体都具有相同的根源特质,但是每个人的强度不同。
通过因素分析,卡特尔找出了16个根源特质,他认为,这16种特质是描述人格时必须使用的。卡特尔提出的16个根源特质可通过“16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简称16PF)来测量。
(2)人格的动力
卡特尔认为,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目标行动的倾向,是人格的动机因素。卡特尔对一种动机的多种测验所得的分数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任一动机均由许多种不同的成分所构成。
卡特尔认为,动机包含了五种主要成分。第一是本我,表示未统合的欲望;第二是自我,表示一种成熟的成分,与现实有联系;第三是超我,表示我应该怎样的道德性质;第四是生理需求表达,表现在生理反应的测量和决定的快速上;第五是压抑情节,表现为生理反应强而记忆差,显示出由于某种冲突的结果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
卡特尔还把人格的动机分为两大类:能与外能。所谓能,实际上是本能的同义词。它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它使个体产生选择性感知;其次,它能激起个体对某些事物的情绪反应;再次,它指引个体趋向有目的的行为;最后,能的结果是完成或达到这些反应,例如找到食物进食。所谓外能,属于环境养成潜源特质。能和外能都是预先引起指向一定目标的动机倾向。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来源的不同。前者为先天的,后者为习得的。外能又可分为情操和态度。
3.大五人格因素
心理学家对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决定了人格一直保有相当大的兴趣。关于人格中最重要的维度的研究有很多,结果指向了很多不同的因素。大五人格因素(big five factors of personality)被认为是描述人格主要维度的“超级特质”,这五个人格因素分别为开放性(openness)、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情绪稳定性)。
(三)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者和社会认知观点强调环境经验和人们可观察行为在理解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环境对人格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环境塑造人,个体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而不是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遗传特征。
1.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斯金纳(Skinner)认为人格就是个体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人格不包括内部特质和思维。他甚至认为,不需要理解生物学或认知过程就能解释人格(行为);因此,我们无法知道人格在何处、如何被决定,只能观察到人们正在做什么。斯金纳的人格理论的核心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斯金纳强调,如果遇到新的经验,我们的行为通常可以改变;只有当环境经验一致的时候,行为才表现出一致性:如果一种行为模式持续受到奖励,它就可能持续表现下去。
人格是个体生活经历中受到各种强化所得结果的整合,是一些“反应组合而成的行为类型”。在斯金纳看来,能区别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重要的特殊反应均是由各种各样的操作行为组成的,而人类的行为也是由这些特殊反应组合而成的,因此,代表人格的行为组合自然也是由人们各种各样的操作行为组成的。行为主义者相信人格是习得的,会随着环境经验和情景的变化而改变,所以他们认为,通过改变环境可以改变人格。
斯金纳认为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人格的获得,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外部强化、学习的结果,所不同的是,在异常行为的获得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剧烈一些。
2.班杜拉的社会认知人格理论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者认为的人格是习得的,并受环境经验巨大影响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他们认为,斯金纳过于强调人的特质与理解人格无关。班杜拉(Bandura)认为,行为、环境和认知因素在理解人格中都很重要。
班杜拉提出了两种学习过程: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并且他认为间接经验学习是我们学习的主要方面。我们大多数行为、思想和感觉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的;这些观察形成了我们人格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大都是经过观察学习而形成的。
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决定整个学习过程的是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其中认知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也是社会认知人格理论与斯金纳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另一个不同之处。社会认知人格理论强调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些为了理想而推迟满足的人,证明了人格/认知因素在决定自身行为中的重要作用。重要的是,我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受他人的影响。在认知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控制点以及乐观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够控制情景并产生积极结果的信念。班杜拉等人指出,自我效能感与人生中大量积极发展有关;自我效能感在令人不满意的情境中帮助人们,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个体对他们行为的结果是依赖于自己做了什么(内控),还是依赖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外控)。内控者认为,他们自身的行为和表现对发生的结果负责;外控者认为,无论他们怎样表现,都受到命运、运气等的支配。
塞里格曼(Seligman)把乐观看成是人们用外在的、暂时和特殊的原因来解释坏事;悲观者用内在、持久和普遍的原因来解释坏事。他认为,悲观更像习得无助和外控,乐观更像自我效能感和内控。
(四)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观点强调个体个人成长的能力、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以及人本质中积极的一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应对压力、控制我们自己的生活并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突破并理解自身和所处的世界。
人本主义观点明确反对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是基于患者的人格理论,并着重于冲动、破坏性等人本性悲观的看法;而人本主义基于正常的并表现优秀的人,强调人本质中积极的一面。人本主义观点也反对行为主义人格理论,认为行为主义把人的行为仅仅看成是强化了的结果太过于极端,但是他同社会认知人格理论有相似之处,尤其是与强调自我效能、控制点和乐观在人格中作用的理论有共同点。
1.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罗杰斯(C.R.Rogers)用现象场概念来探讨他的人格结构,所谓现象场就是在任何时间内,个体所只知晓或意识到的那部分经验。罗杰斯认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他们自己才知晓的主观世界中。决定人行为是这种现象的实在,而非物质的实在。这个主观的现象世界和客观的物质世界之间有着一致性,但是一致性的程度却因人而异。
罗杰斯把经验和意识做了区分:意识只是个体经验的一部分;经验是个体在环境中经历的全部内容。只有当经验中的潜在内容被符号化时,它们才进入意识,成为个人现象场的一部分。经验的符号化通常以语词来实现,也可能以视觉或听觉意象来实现。把经验和意识作如此区分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在他看来,健康人能完整地、准确地把他的经验格式化,而不健康的人则歪曲组织经验进入意识,不能准确地把经验格式化或不能完全知晓它。
(1)人格结构
罗杰斯的理论是以个体的自我为核心展开的,因此成为自我论。所谓自我或自我概念就是个人经验中关于自己的所有知觉、认识和感受。这些经验是围绕这些问题形成的,如“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干什么”等。在此基础上,罗杰斯提出了两个自我: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理想自我象征着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是期望中的自我,是个人意义和价值的源泉;真实自我是经验的主体意识的分化发展,是实际经验中的自我。理想自我作为个体发展的更高标准,是个体倾向于促使自我观念朝着理想自我发展。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差距越大,我们就越会不适应。
(2)人格动力
罗杰斯认为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是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基本趋向。所有人类,包括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都具有求生、发展和提高自身的需求。罗杰斯认为,实现趋向驱使个体从一个单纯的结构向更分化、更统和的状态发展(从依赖向着独立;从固定、僵化向着变化与自由表现发展),从而使个体变得更加复杂、更有独立性、创造性和更具社会责任感。
(3)人格的发展
罗杰斯认为,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个体和环境互动的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A.正向关系的需求。个人的自我概念是通过社会交往而获得的。当个体与周围环境中的重要人物互动时,逐渐发展出主要是建立在别人评价上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正向关怀的需求,就是个人在生活中得到周围人的温暖、同情、关心、尊敬和认可等情感的需求。
B.价值的条件。通常,大多数父母总是赞许儿童的好行为,给予正向关怀;不赞许儿童的坏行为。在寻求正向关怀的过程中,儿童经常尝试着做一些事情,渐渐地了解到有些事情他们是可以做的,而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这就产生了罗杰斯所谓的价值的条件,即个人体验到关怀的条件。一旦这些价值的条件被儿童内化,成为他们自我结构的一部分,这些被内化的价值便起着指导儿童行为的作用,甚至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时也起作用。
C.无条件的正向关怀。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被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当父母的言语和行为表示的是他们的爱并且是建立在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期望时,儿童就不可能得到全部的自我实现。儿童所需求的是无条件的正向关怀,即无论儿童做什么都给予全部的、真正的爱。罗杰斯认为,如果个体体验的只是无条件的正向关怀,那么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自尊也将是无条件的,个体就会不断地获得心理上的调节,成为完善功能的人。
D.自我的一致性和威胁。人在一生中都在维护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性。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经验会被知觉到并被整合到自我结构中;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或有价值条件的经验,对自我观念就产生了威胁。面对这种威胁,个人常会拒绝将其纳入自我结构之中,或扭曲其意义。自我是相当稳定的,并且是自我保护的,它过滤其经验和记忆并影响个人的知觉。罗杰斯认为,由于自我的筛选功能,人格的改变就相当困难。因为人格改变包含了一定的威胁,而这个威胁又被自我筛选功能给筛选掉了。这样,个人改变人格的需求也就消失了。
2.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学说(www.chuimin.cn)
马斯洛主张人本心理学要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价值、欲求、情感、生命意义等重要问题,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健康发展,提高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以达到自我实现。
(1)人格动力
马斯洛认为,人类是由一系列具有生命意义的和需要满足的内在需求所驱动的。这些需求使人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一种需求获得满足之后,另一种需求就接着要求被满足。他认为,从低级到高级,人类的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五种层次的需求。
任何一种需求浮现于意识中的或然性,取决于更具优势需求的满足或不满足情况。占优势的需求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自行组织去充实机体的各种能量;不占优势的需求则被减弱,甚至被遗忘或否定。当一种需求被满足后,另一种更高级的需求就会出现,转而支配意识生活,并成为行为组织的中心,而那些已被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是积极的推动力。
(2)人格发展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求可以分为高级需求和低级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为低级需求,是人和动物都有的;高级类人猿也有归属需求,而高级需求中的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所独有的。自我实现需求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需求,其目的是扩展我们的经验、充实我们的生命,并不是补偿我们的不足。
“自我实现”者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A.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判断现实情境,对虚假的和欺骗性的东西非常敏感,能够诚实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B.愉快地接受自我、他人和自然。他们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现实的自我。同时,他们也用幽默和容忍的态度接受他人的缺点和人类生存的客观条件。
C.自发性创造欲。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够非常主动和投入地进行自发性创造活动。
D.完成工作的使命感。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而把个人情感或个人需要置于其后。
E.自主性。他们富有智慧和独立精神,既不屈从于强权,也不盲从于他人。
F.好奇心和不断深化的体会。他们对生活中一切基本的东西都好奇,并且,每一次经验都能够使他们产生新的体会。
G.与人为善的待人方式。他们对身边的伙伴和其他人都有一种普遍的认同感。
H.感情深厚的人际关系。他们的人际交往中充满着深厚的感情和爱。
I.享受孤独。在与他人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他们也能够愉快的享受一人独处的时光,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孤独有着重要的意义。
J.幽默感。这里指的是一种拿自己开玩笑的特殊能力。
K.高峰体验。所有的自我实现者都曾经报告过,自己在达到上述境界时会产生一种体验,即在短时间内感到无比的欣喜,感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开阔、力量、和谐、平静、光明和美好。马斯洛把这种感觉称为高峰体验。
(五)不同人格理论的比较
在以上的四种类型的理论中,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了人格。随着研究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新发现的事实可能支持这一种理论,而另一些事实却支持另外一种理论。虽然一些理论的某些部分可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就整个理论体系而言,还没有哪一种理论体系是被完全否定的,也没有哪一种理论提示是完全被肯定的。应当说,每一种理论在不同的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下面,我们主要比较一下这四类理论体系。
表3-1 不同人格理论的比较
五、人格的测量
人格测验得到发展有两条重要的历史线索。首先,在20世纪初,非结构化的投射技术,如罗夏墨迹测验占据了人格测验的主要地位,而后又逐渐失去其主流地位。其次,在20世纪中期,结构化的方法,如自陈量表和行为测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随后迅速地成为主流。当代的人格测量主要基于两种取向在发展:理论演绎法和经验校标法。
(一)结构化人格测验
1.依据理论演绎法编制的人格测验
依据理论演绎法编制的人格测验主要包括:爱德华个人倾向量表、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测试(MBTI)、卡特尔(Cartel)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Eysenck)三维人格问卷(EPQ)、YG性格测验、大五人格测验(NEO)。在本章节中,我们主要介绍MBTI、16PF、EPQ以及NEO。
(1)迈尔斯——布里格斯(Myers-Briggs)性格类型测验
MBTI是近年来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测验。用于考察参测人员在组织中的贡献、领导风格、偏好的工作环境、潜在的缺陷等个性特征与潜力,属于类型学测验。MBTI人格测量系统的全称是Me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它是基于荣格的类型学理论发展起来的。
MBTI共包括四个大的维度,每个维度由两个相对的类别构成,分别是:外向—内向、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直觉。所以MBTI将人分成了八种不同的类型。依据这种理论,上面的这八种类型的区分几乎可以面对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在MBTI中找到自己的相应类型。对于每个维度中的两种不同类型,是可以看做个体先天特征的不同方面。
MBTI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题目的回答和精确的计分方式,将不同个体的特点加以准确的区分。在每个对应的种类问题中,都可以找到细微的差异,是为了看出个体之间偏好上的不同。并且,所有的条目都是采用迫选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被测试者在两种相近的喜好或是两种相似的精神类型中必须选择出其中的一个。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得到想要的结果,从而进行更细致的划分。
事实上,也许MBTI是在非精神病学人口中应用最广泛的测评工具。MBTI在理论上以四大相互独立的维度来计分,尽管每一个两极的维度上的分数是连续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类型的方式概括被试者的分数。例如,一名被试者可能在外向、直觉、情感和知觉上的得分更高,因此得到一个总类型ENFP。那么这个人的人格特征可以概括为:比起内心的观念更注重外在世界的人和事(E);寻找可能性而非事实依据(N);基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判断而非逻辑分析(F);喜欢变化的生活而非有计划有条理的生活状态(P)。
MBTI的结果可以运用在职业选择中。在职业选择中可运用心理类型的倾向表现为:如果平时工作需要的是接受信息而你又恰好是那种倾向,那么你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让你有成就感。同样,若使用得当,心理类型的基本原理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起着积极作用。它能使人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并彼此尊重,也能使人与人之间因为不同而互相欣赏。在亲密关系的人群中,类型学的最好用处就是使人们彼此对自我和对方因为天性的不同而能理解和欣赏。每一类型的人都是具体特征的综合体,每一类型都有令人欣赏之处,也有令人烦恼之问题。对于那些是同一种倾向的人而言,通常会容易沟通,理解彼此的感受,享受共同的价值观。应用类型学在道德和价值观方面和儿童建立关系尤为重要。大人在面对儿童的需要时,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由于缺少对儿童倾向的确认和接受,使孩子自尊受损、产生逆反心理。用MBTI的知识,就能确定儿童的需要,更能支持儿童去表现他们的本来喜好。
(2)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卡特尔(Cattell)接受了奥尔波特的特质定义,认为特质就是人在不同时期和情境下都保持的行为的一致性。主张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是特质、他对奥尔波特的18000个与人格有关的词汇进行归类,得到171个与人格有关的基本词,之后对这171个基本词进行相关分析。经过分析得到了16种基本特质。科特尔认为它们是构成人格的最基本的要素,称这16种特质为根源特质,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卡特尔依据他的人格理论,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编制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验,即16PF。
与其他同类的测验相比较,它能以同等的时间测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质,并可作为了解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诊断的手段,也可用于人才选拔。16PF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迫选式人格问卷,目前共有五种版本。16PF既可以团体施测,也可以个别施测。凡是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都可以使用。
16PF应用最大的动力来自于职业指导,职业探测和职业测验。更多的实践者使用电脑陈述报告。这种报告吸引人的特征之一是它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报告包含了人格描述,分数侧面图,临床征兆的总结,认知因素和需要模型。
(3)艾森克三维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Eysenck)对人格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他认为,个性特质是个体主要的、稳定的和持久的个性特点和倾向,个性特质可以用问卷的方式予以测量。经过对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结果的因素分析,艾森克得到决定人格的三个最基本因素是:内外倾性、情感稳定性和精神性。这三个因素构成了人格的相互垂直的三个维度。人们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表现程度,构成了他们不同的人格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受测者的精神质性、内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三个人格维度。
掩饰量表(L)反应被试者在回答问题时是否猜测主试者的意图、是否真实地回答问题的情况。
内外向量表(E)的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活泼热情,喜欢极限运动,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文静,除了亲密朋友之外,对一般人沉默冷淡,不喜欢冒险、刺激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量表(N)的分数高者常常焦虑、烦躁、郁郁寡欢、忧心忡忡,遇事有激烈的情绪反应,以致会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稳重、性情温和、自我控制能力强。
精神量表(P)并非指精神病,它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只是程度不同。高分者可能是孤独冷漠、不关心他人,不近人情,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滋事,喜欢干奇特的事情,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
艾森克认为,各种人格类型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相反,人格类型包含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神经质—稳定性,精神质—超我机能。每个人在这些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极少有单纯类型的人。
(4)大五人格测验(NEO)
“大五”模型最初是由图普斯和克洛斯特尔(Topes & Christal)提出的,近年来,不少学者又对这5个因素进行了重新命名,即E因素:外向、热情、充满活力;A因素:愉快、利他、有感染力;C因素:公正、克制、拘谨;N因素:神经质、消极、敏感;O因素:率直、创造性、思路新。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是西方一批特质心理学家基于半个世纪以来的探索所创立的人格结构理论。近年来,该模型又重新成为国际人格心理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热点课题。大五人格因素在某一抽象的水平上代表了人格特质的总体,其普遍性、稳健性已在自我报告和他人评定、词汇研究和问卷测量、各种样本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和分析方法的大量研究中得到验证。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人格结构的无政府状态,推进了人格理论研究的进程,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悄悄的革命。现在人格心理学界已经普遍认可这一模型,并把它作为人格描述和评估的基本框架。
2.根据经验方法编制的人格问卷
根据经验方法编制的人格问卷主要有:美国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加州心理量表(CPI)等。本文在此主要介绍美国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人格测验建构方面经验准则确定的突出例子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已经再出版,并重新构建为两个独立的版本:MMPI-2和MMPI—青少年版。
MMPI最初的版本是心理学家哈萨维(Hathawag)和精神病学家麦金雷(Mekinley)于1943年联合制定并出版的。MMPI编制的目的是判别精神病人和正常人。MMPI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MMPI既可以个别施测,也可以团体施测。1970年由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修订,共包括566道题。
尽管MMPI的最初量表被认为是不成熟的运用经验主义的典型产物,并不断有传言说它的地位岌岌可危,但它还是存活下来了。事实上,虽然它的最初目的是帮助精神病分类,因而它发展中所遵循的程序使它不适用于正常个体的人格评定,但MMPI除了广泛地用于精神病病人之外,还广泛地应用于正常人。它和它的修订版本已把一些附加的程序和解释策略与最初的经验将获得的调查表框架结合起来。
MMPI和MMPI-2对于大多数人格诊断和治疗问题有很高的价值,包括反社会性人格、边缘人格和自恋人格的评估、性虐待史和女同性恋的评估、预期背部疼痛手术的结果、对杀人犯依据经验进行分类、HIV者和AIDS病人的治疗以及犯罪分子的矫正等。
(二)非结构化人格测验——投射
“投射”指把自己的想法、态度、愿望、情绪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机制。投射测验是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意义比较模糊的刺激情景,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从而推断他的人格结构。
与其他人格测验相比,投射测验有几个特点。首先,投射测验使用的是非结构的任务,允许被试者有各种各样不受限制的反应。刺激材料也很模糊,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被试者对材料的知觉和解释就可反应他的思维特点、内在需要、焦虑和冲突等人格方面。其次,测量目标具有掩蔽性。被试者一般不可能知道他的反应将作为何种心理学解释,从而减少了伪装的可能性。另外,投射测验强调解释的整体性,它关注人格的总体评估而不是单个特质的测量。
关于投射测验技术的分类,可以分为四大类别:第一,依据联想法编制的投射测验,就是让被试者根据刺激说出自己联想到的内容;第二,依据构造法编制的测验,就是让被试者根据他所看见的图画,编造一个故事;第三,依据表露法编制的投射测验,也就是让被试者通过绘画、游戏或表演来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第四,依据完成法编制的投射测验,也就是让被试者补充完成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者辩论等材料。
1.依据联想法编制的投射测验
(1)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是罗夏(Rorschach)于1921年以心理诊断学为标题发表的人格测验方法。罗夏墨迹测验法的目的是通过对标准化的刺激进行反应的观察,来预测或推断被试者在其他场合的行为样式。它是以墨迹偶然形成的模样为刺激图版,让被试者自由地看并说出所浮想到的东西,然后将这种反应用符号进行分类,加以分析,捕捉人格的各种特征,从而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罗夏墨迹测验部分投射图如下图3-3所示:
图3-3 罗夏墨迹测验部分图例
由于刺激图形是由墨迹偶然组成的,所以不同文化的人也能共同使用。罗夏墨迹测验是基于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这一基本假设,即在个人知觉中反映着人格。测验要求被试者描述在墨迹中看到了什么,并说出自己的知觉体验。在进行这样的测验时,被试者必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反应。在这些反应中,他们无意的、不知不觉地将真实的自己,甚至潜意识的自己展现出来。
罗夏所制成的瑞士版罗夏墨迹测验是由10张卡片构成。在各张图版中印刷着左右对称的墨迹。5张是黑白墨迹,5张是彩色墨迹。为了使测试判定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化,贝克(S.J.Beck)和克罗普佛(B.Klopfer)提出了判定标准:①根据被试者所回答的内容,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是人还是动物,是可爱的还是厌恶的,测验者解释受试者人格上的差异;②对内容的解释可以有象征性意义;③解释时要注意全部回答的情况,以全部反映为基础。
由于很多原因,很难提供一个关于罗夏墨迹测验的可信度、有效性和临床应用性的简明概括。甚至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复杂的回答。例如,罗夏墨迹测验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罗夏启动一种精神病学的诊断,评估对于精神治疗的预后效果,获取一种初级思维过程的指标,预示自杀,以及组成复杂人格的结构。罗夏测验的目的如此不完善以至于一些拥护者甚至拒绝将它作为一种测验,而倾向于将它称为一种产生有关于人格结构信息的方法。当一个工具的目标是不明确的时候,关于它的心理测量属性的客观研究也是有危险和困难的。
心理学界对罗夏墨迹测验存在很多争议,大量研究指出,罗夏墨迹测验可信度低,缺乏一种普遍的有效指导。
(2)霍茨曼墨迹技术
霍茨曼(Holtzman)为了克服罗夏墨迹测验的主演缺陷,发展了一个新的而且应用更多的墨迹技术,这一技术的施测和评分过程都比较简单。在霍茨曼墨迹技术中,被试者被限制每张卡片都作出一个反应,但是要看一组45张的卡片。每一个反应紧跟着一个很简单的双重问题:被试者知觉了墨迹中的哪个位置和被试者从墨迹中知觉到了什么?
霍茨曼墨迹技术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形状组成。相似形状的存在对于重测研究而言是有价值的,由于被试者经常记得他们对一张卡片的反应,因此重测时只机械地提供相同的答案。霍茨曼墨迹技术的45种反应被记为22种不同的变量源于早期的罗夏评分系统。
霍茨曼墨迹技术的有效性已经在上百种研究中被阐明,这些研究报告了霍茨曼墨迹技术评分和独立的人格测试关系。通常,这种关系支持霍茨曼墨迹技术的有效性,特别是作为一种心理诊断的有效性。
近期关于霍茨曼墨迹技术的变量研究,需要对从霍茨曼墨迹技术的第一组图形中挑选出来的25张卡片的子集做出两种反应。这种新的测验称为HIT25。这种新测验对于帮助诊断精神分裂症提供了另外的方法。使用完全客观的评分标准和简单的判断规则,HIT25正确地辨别出3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26位和30名正常大学生中的28名。HIT25看起来更具有发展情景。
2.依据构造法和完成法编制的投射测验
(1)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是投射测验中与罗夏墨迹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验工具,由美国哈佛大学默里(Murray)与摩根(Morgan)等1935年编制而成。后来经过多次修订,逐渐推广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投射技术。全套测验共有30张内容隐晦的黑白图片,另有空白卡片一张,图片的内容以人物或景物为主。每张图片都标有字母号,按照年龄、性别把图片组合成四套测验,每套20张,分为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各10张。这四套测验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其中有些照片是共用的。主题统觉测验部分图例如下图3-4所示:
图3-4 主题统觉测验部分图例
每套测验材料由19张图片和1张空白卡片组成,图片含义隐晦。测验进行时,主试者按顺序逐一出示图片,要求被试者对每一张图片都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体验,讲述一个内容生动、丰富的故事,故事内容不加限制,但必须回答四个问题:第一,图片中发生了什么?第二,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故事的主人翁想表达什么?第四,故事的结局是怎样?对空白卡片,要求被试者想象出一幅图画,然后根据图画编制故事,一般可用5分钟讲完故事,要求故事越生动、越戏剧化越好。每套测验的两个系列分两次进行,测完第一系列通常花1小时,在一天后或更长时间后再进行第二系列的测验。通常第二系列的图片内容会较为奇特、复杂,容易引起情绪反应。在第二系列测验完毕后,主试者将与被试者进行一场谈话,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内容,并要注意被试者在测验时的行为反应,以作参考。
在实施测验的过程中,主试者一般都要求被试者给意义隐晦的图片赋予更为明确的意义,从表面上看,这一赋予意义的活动是自由随意地讲述,故事情节越生动、越戏剧性越好。默里认为,被试者在这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潜意识中的欲望、性情、动机或冲突来编造一个逻辑上连贯的故事,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捕捉蛛丝马迹,从而了解被试者特定的内心世界。
(2)句子完成测验
句子完成测验是主试者展示给被试者一系列未完成的句子。主试者给出句子的前面部分,要求被试者完成句子的结尾,如其他投射技术一样,被试者假定完成的句子反映了回答者潜在的动机、态度、冲突和恐惧。通常,句子完成测验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对投射在主题反应中的潜在动机的主观直觉的分析,或借助于对每一个完成句子评分的方法做出的客观分析。
1)简单句子完成测验
下表3-2是句子完成测验的一个例子,这个测试的主干很短,并且被限制为少量基本主题(自己和父母),只有三个主题重复出现在这个短小的测试中(回答者的自我概念、母亲和父亲),大多数句子完成测验长的多从40~100个主干不等而且包含有4~15个不等的主题。
表3-2 句子测验实例
在投射技术中,很多句子完成测验已经得到了发展。绝大多数未发表和为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就是为适用于一项或者几项临床需要而编制的。其中,罗特(Rotter)的未完成句子填空测验是实验基础最强并应用最广泛的。罗特未完成句子填空测验包含三组相似的模型——高中组、大学组和成人组,每一个包含40个句子主干,这些主干大多以第一人称写成。尽管这个测验可被主观地以通常的方法即通过定性分析投射在题目中的需要来加以解释,但其真正得到关注的原因却是客观的和量化的评分。
2)罗森韦格图形挫折研究
罗森韦格图形挫折研究(P-F研究)通常被视为一种类投射技术,需要被试者对高度结构化的言语——图画刺激作出言语的反应。P-F研究有三种形式:儿童的、未成年人的和成年人的。每一个都包含24个连环图画描写受挫的情景。每一个图画有两个人,左边的人发表讲话激怒或描述一个受挫的情况给右边的人。被试者要求表示出当被匿名的卡通人辱骂时的意识中的第一反应,将其写在遇挫的人头上的空白处。在年幼的被试者的例子中,主试者写下主题的反应。
P-F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被试者对于挫折反应的定格样式。挫折被定义为发生在无论何时有机体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在通常的意义上,众所周知,人们对于挫折的反应带有攻击性。P-F研究的价值是它从三个方向和三种类型上多面的概念化攻击性。攻击性的方向可能是向外的,如他(她)将攻击性的方向指向环境;攻击性的方向也可能是内部的,如他(她)将攻击性的方向转向自己;第三种情况是非攻击性的,以努力掩饰挫折来逃避。攻击的类型可能是困难主导的,在这种情况中造成挫折的困难在反应中凸显出来;也可能是自我保护的,这种情况下反应被试者控制的组织能力;或坚持需要的,这一情况中挫折情境的解决尽管有困难也要达到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攻击性并不一定是一种消极的构造。攻击中坚持需要的类型表现出了建设性,甚至是创造性的攻击方式;而自我保护的攻击通常是破坏性的。
P-F研究根据在每一个etiquette反应中发现的一个或两个因素来评分。避免深入的解释,手册包含评分的例子来帮助制定决策。当记录项目分数时,评分的空白将被计算得出的在每一个被试者的结果中发生的9个评分醒目的百分比分数所填充。总的攻击类型和方向也要记分,以15种指标为结果,另外,一个组一致性百分比也能被计算出来。一致性百分比表示一个被试者的反应相当于一个常模给出的最普遍的反应有这样紧密的联系。所有指标可与从适当的标准例子中得来的结果相比较。当然,除去量化评分,对P-F研究做出的反应也可以印象化地评估。
3.依据暴露法编制的投射测验
在临床心理学中,给被试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被试者的心理活动是否正常等问题,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有关这类形式和类型的测验统称为绘画测验。
(1)画人测验
心理动力学派的心理学家将画人这个方法改编为评估人格的投射方法。玛考文(Machover)是这个领域的先锋。她的“画人测验(DPA)”大受欢迎并始终作为临床评估工具被广泛使用。
画人测验(DPA测试)通常是主试者给被试者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要求他(她)画一个人。被试者画完一个人后,通常要求再画一个与第一个人物性别相反的人。最后,被试者被要求“编一个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DPA的解释以一种完全临床的方法来进行,有一系列试验性的心理动力学基础的假设所指导。一些玛考文的解释性的假说如下表3-3所示。
表3-3 画人测验的例证性解释[2]
这些解释的假定是多彩而有趣的,同时也是似是而非的。然而,他们全部是基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和逸事一样的观察报告。玛考文也很少努力去证实这些解释。对于她的假说的实验性的支持几乎不存在。
(2)房—树—人测验(HTP)
“房—树—人测验”是属于一种依据暴露法编制的心理投射法测验,被试者在开始测验时,对所描绘的房屋、树木、人物等并不知道表示的是何种意义。他们在测试中,把以前经常见到的或者在梦中梦见的事物的形象在纸上描绘下来。作为投射画的“房—树—人测验”与其他投射测验(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他们都涉及被试者不太会掩饰的潜意识内容;不同的方面在于,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主要取决于被试者的统觉功能,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在测验中主要涉及言行的表达。他们要求被试者明确的描述所看到的对象,以及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采取的是言与行的联想;而“房—树—人测验”是非言语性的,主要描绘的是画,它涉及被试者人格特征中的感受性、成熟性、灵活性、效率性和综合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甚至还涉及人的智力。
“房—树—人测验”开始于Buck的“画树测验”,“房—树—人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多变通。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试者画出房、树、人,有的要求被试者在画完房、树、人之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另有一种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和性“房—树—人测验”),要求被试者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测验。总而言之,“房—树—人测验”不仅仅是一种人格测验,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它既可以动态的掌握被试者病情的演变,也能发现被试者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疗的作用。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HTP测验美国心理学家巴克(Buck)最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引进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使用。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试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不适于那些精力不足、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病患者。于是,将房、树、人三项合画在一张纸之中,不仅可以大大减轻被试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有效的探测被试者的人格特征。
HTP既可以用于群体测验,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它既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工具,也可以筛选出群体中不良者;它还可以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面的信息;此外还可以用于调节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HTP可以利用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HTP有以下几个优点: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避免反映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变形,从而更具体地了解被试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言表的心理冲突;能初步了解被试者的智力水平,并不易造成心理创伤体验;再度测验不会导致练习效果,有利于反复施测,追踪观察。
有关职业生涯管理的文章
人格测量的主要方法有自陈量表法和投射测验法。自陈量表法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用自陈量表法编制的人格量表,在我国常见的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量表、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卡特尔系列人格特征量表和艾森克人格类型量表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包括10个临床量表。......
2023-11-06
3M公司之所以那么成功,与他成功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分不开的。3M公司的管理层始终尽力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需求。新的方法强调公司需求与员工需求之间的平衡,为此,3M公司设计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体系。根据员工民意调查的结果,3M公司于1989年年底开始试行了职位信息系统。绩效评估和发展过程促进了3M公司主管与员工的交流。......
2023-10-11
从学校取得文科学位后,凯西进入一家知名的包裹快递公司,担任初级的管理职位。很快,凯西了解到,如果想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就必须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因为包裹快递公司的工作时间改变,使她无法继续上夜间的课程,所以凯西决定辞掉当时年薪1.8万美元的工作,并借助学贷款全心全意展开她的企管硕士进修计划。......
2023-10-11
关于职业兴趣,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尽管如此,由于职业兴趣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霍兰德的职业兴趣划分方法也受到了种种考验,其中最主要的是跨文化的挑战。罗伊认为,根据职业活动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可以用一个特定的圆形来表示这八种职业兴趣之间的关系,邻近的职业领域在人际关系的程度和性质方面更加相似。......
2023-10-11
在工作中,冯小姐学到了很多产品方面的知识和销售技巧,但做了两个月感到自己十分不适合做销售,所以,在还没有度过三个月试用期就辞职了。经过了笔试、面试,冯小姐顺利地应聘到了这个职位,她决定在这个职位上努力有所作为。过了三个月,公司给冯小姐下了离职通知书,冯小姐又失业了。......
2023-10-11
继任计划的实质是企业的长期人才发展策略,它属于企业的长期规划,因此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这一阶段的候选人较多,随着继任计划的深入开展逐渐减少。通过系统的评估,确定继任计划的人员名单,且可以初步判断备选人员现阶段的能力和胜任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做好个性化培养的准备。......
2023-10-11
而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是职业生涯策划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指企业内部员工的自我认知和晋升的管理方案。目前企业中应用职业生涯阶梯模式最多的就是双职业阶梯模式,即管理生涯阶梯加上技术人员生涯阶梯的综合职业生涯阶梯模式。......
2023-10-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