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清泉寺:宋代名刹民间建筑

清泉寺:宋代名刹民间建筑

【摘要】:清泉寺位于顺庆区城北清泉山上。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朝廷敕封名清泉院,元末受火灾,损坏严重。民国初年,顺庆军阀暴征田赋,迫令清泉寺交出田产,寺僧逃散,遂成空庙,时仅存前殿、韦驮殿、戏楼、左右禅房、大雄殿。清泉寺全貌清泉寺山门1927年,舞凤乡保正黄理崇佛,到御史场嵚头寺,恭迎妙高上人率徒释洪梵入住清泉寺。1950年土地改革,清泉寺7名僧人有4名还俗回乡,寺庙保存。

清泉寺位于顺庆区城北清泉山上。据寺中珍存的明万历十四年 (1586)和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等石碑记载,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1971年拆前殿时木工张豹辨认大梁上有 “大唐贞观”等字迹。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朝廷敕封名清泉院,元末受火灾,损坏严重。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寺中住持释常青募化聚资,培修寺庙,扩大规模,寺院香火再度兴旺。清康熙年间,顺庆知府与所属八县官员领头布施,重修寺院。清乾隆十八年 (1753)二月,释祖诚住持此寺。继于咸丰、光绪年间,寺院又经几度修缮。民国初年,顺庆军阀暴征田赋,迫令清泉寺交出田产,寺僧逃散,遂成空庙,时仅存前殿、韦驮殿、戏楼、左右禅房、大雄殿。

清泉寺全貌

清泉寺山门(www.chuimin.cn)

1927年,舞凤乡保正黄理崇佛,到御史场嵚头寺,恭迎妙高上人率徒释洪梵入住清泉寺。上人圆寂后,由释洪梵继任住持,多方募化,广结善缘,扩建寺庙。民国23年 (1934),寺西侧建有西竺茅庵。寺周多植黄连树,大者直径在1.2米以上。有田产100余挑(大约25亩),皆为信众捐资购置。出佃收租,以作寺庙僧众费用。1950年土地改革,清泉寺7名僧人有4名还俗回乡,寺庙保存。释洪梵行医看病 (中医),释洪瑞及释昌园耕种田地,维持寺庙费用。1966年,佛像被 “红卫兵”拆毁。1971年,拆毁前殿、戏楼、西竺茅庵及西禅房,仅存大雄殿及东厢禅房2间 (为洪梵、洪瑞、胜高居室),大雄殿改作生产大队蚕房、基建队住房。1985年,政府批准开放,泰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亦来此敬香,并捐赠珍贵礼品。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伽蓝殿、罗汉堂、观音殿、地藏殿、阎罗殿、五观堂、念佛堂、财神殿、药王殿、观音阁和说法堂,共占地1.71万平方米,千年古刹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