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砌筑砂浆技术性质与测定-建筑材料

砌筑砂浆技术性质与测定-建筑材料

【摘要】:砌筑砂浆拌合物需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砌筑墙体块材时才能将块材进行很好的黏结,确保工程质量。故通过试验检测砌筑砂浆的和易性与强度是否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进行质量把控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用砂浆稠度仪通过试验测定沉入度值,以标准圆锥体在砂浆内自由沉入10s时的沉入深度,用毫米表示。

【任务背景】 砌筑砂浆拌合物需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砌筑墙体块材时才能将块材进行很好的黏结,确保工程质量。和易性不好的砂浆,铺浆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饱满度,使砂浆与块材的黏结力减弱。另外,砂浆保水性差,容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砂浆强度也会严重降低。故通过试验检测砌筑砂浆的和易性与强度是否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进行质量把控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1.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

拌制后的砂浆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满足和易性要求;

②满足设计种类和强度等级要求;

③具有足够的黏结力。

1)砌筑砂浆拌合物的和易性

新拌砂浆的和易性,也称砂浆拌合物的工作性。和易性良好的砂浆容易在粗糙的砖石底面上铺设成均匀的薄层,而且能够和底面紧密黏结。使用和易性良好的砂浆,既便于施工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保证工程质量。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可根据其流动性和保水性来综合评定。

(1)流动性

砂浆的流动性也称为稠度,是指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用“沉入度”表示。用砂浆稠度仪通过试验测定沉入度值,以标准圆锥体在砂浆内自由沉入10s时的沉入深度,用毫米表示。沉入度大,砂浆流动性大;但流动性过大,硬化后强度将会降低;若流动性过小,则不便于施工操作。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的规定,砌筑砂浆的稠度应按表5-6选用。

表5-6 砌筑砂浆的稠度

(2)保水性

新拌砂浆能够保持其内部水分不泌出的能力称为保水性。保水性也指砂浆中各项组成材料不易分离的性质。新拌砂浆在存放、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其水分不致很快流失,才能便于施工操作且保证工程质量。

砂浆保水性用保水率来表示。根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的规定,不同品种的砌筑砂浆保水率应满足:水泥砂浆保水率≥80%、水泥混合砂浆保水率≥84%、预拌砌筑砂浆保水率≥88%。

2)砌筑砂浆的强度

砌筑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黏结、传递荷载的作用,并与砌体材料一起经受周围介质的物理化学作用,因此,硬化后的砂浆应具有一定的黏结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试验证明砂浆的黏结强度、耐久性均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较为成熟,测定较为简单准确,所以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水泥混合砂浆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60%~80%;水泥砂浆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下,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28d龄期的抗压强度来确定,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3倍作为该组试件砂浆立方抗压强度平均值。水泥砂浆、预拌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有M30,M25,M20,M15,M10,M7.5,M5等7个强度等级。水泥混合砂浆强度等级有M15,M10,M7.5,M5等4个强度等级。

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较多,实验证明,当原材料质量一定时,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等级与水泥用量。用水量对砂浆强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不大。

3)砂浆黏结力

砖石砌体是靠砌筑砂浆将许多块状的砖石材料黏结成坚固的整体,因此,要求砌筑砂浆对砖石必须有一定的黏结力。砌筑砂浆的黏结力随其强度的增大而提高,砂浆强度等级越大,黏结力越大。另外,砂浆的黏结力与砖石的表面状态、洁净程度、湿润情况及施工养护条件等有关。所以,砌筑前砖要浇水湿润,其含水率应控制在10%~15%,表面不沾土以提高砂浆与砖之间的黏结力,保证砌筑质量。

2.砌筑砂浆技术性质测定

1)砂浆稠度测定

(1)试验标准

本试验依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制订。

(2)试验目的

确定砂浆性能特征值,检验或控制现场拌制砂浆的质量。

(3)主要仪器设备

①砂浆稠度测定仪:如图5-15所示,由试锥、容器和支座3部分组成。试锥由钢材或铜材制成,试锥高度为145mm,锥底直径为75mm,试锥连同滑杆的质量应为(300±2)g;盛载砂浆容器由钢板制成,筒高为180mm,锥底内径为150mm;支座分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3个部分,由铸铁、钢及其他金属制成。

②钢制捣棒:直径10mm、长350mm,端部磨圆。

图5-15 砂浆稠度测定仪

1—齿条测杆;2—摆针;3—刻度盘;4—滑杆;5—制动螺丝;6—试锥;7—盛装容器;8—底座;9—支架

(4)试验步骤

①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再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②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先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最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③拧松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侧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读出刻度盘上的读数(精确至1mm)。

④拧松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二次读数的差值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⑤盛装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5)试验结果判定

①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

②如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10mm,应重新取样测定。

2)砂浆保水性测定

(1)试验标准

本试验依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制订。

(2)试验目的

测定砂浆保水性,以判定砂浆拌合物在运输及停放时内部组分的稳定性。

(3)主要仪器设备

①金属或硬塑料圆环试模内径100mm、内部高度25mm。

②可密封的取样容器,应清洁、干燥。

③2kg的重物。

④医用棉纱,尺寸为110mm×110mm,宜选用纱线稀疏、厚度较薄的棉纱。

⑤超白滤纸,符合《化学分析滤纸》(GB/T1914—2017)中速定性滤纸,直径110mm,200g/m2

⑥2片金属或玻璃的方形(圆形)不透水片,边长或直径大于110mm。

天平量程200g,感量0.1g;量程2000g,感量1g。

烘箱

(4)试验步骤

①称量下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m1和8片中速定性滤纸质量m2。(www.chuimin.cn)

②将砂浆拌合物一次性填入试模,并用抹刀插捣数次,当填充砂浆略高于试模边缘时,用抹刀以45°角一次性将试模表面多余的砂浆刮去,然后再用抹刀以较平的角度在试模表面反方向将砂浆刮平。

③抹掉试模边的砂浆,称量试模、下不透水片与砂浆总质量m3

④用2片医用棉纱覆盖在砂浆表面,再在棉纱表面放上8片滤纸,用不透水片盖在滤纸表面,用2kg的重物压着不透水片。

⑤静止2min后移走重物及不透水片,取出滤纸(不包括棉砂),迅速称量滤纸质量m4

⑥从砂浆的配比及加水量计算砂浆的含水率,若无法计算,可按砂浆含水率测试方法的规定测定砂浆的含水率。

(5)试验结果处理

①稠度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确定: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②砂浆保水性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W——保水性,%;

   m1——下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g;

   m2——8片滤纸吸水前的质量,g;

   m3——试模、下不透水片与砂浆总质量,g;

   m4——8片滤纸吸水后的质量,g;

   α——砂浆含水率,%。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如两个测定值中有1个超出平均值的5%,则此组试验结果无效。

③砂浆含水率测试方法。

称取100g砂浆拌合物试样,置于一干燥并已称重的盘中,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砂浆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α——砂浆含水率,%;

   m5——烘干后砂浆样本损失的质量,g;

   m6——砂浆样本的总质量,g。

砂浆含水率值应精确至0.1%。

3)砂浆立方抗压强度测定

(1)试验标准

本试验依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制订。

(2)试验目的

测定砂浆的实际强度,确定砂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施工要求。

(3)主要仪器设备

①试模:尺寸为70.7mm×70.7mm×70.7mm的带底试模,材质规定参照《混凝土试模》(JG237—2008)第4.1.3和第4.2.1条,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试模的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

②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为350mm,端部应磨圆。

③压力试验机: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应不小于压力机量程的20%,且不大于全量程的80%。

④垫板: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垫以钢垫板,垫板的尺寸应大于试件的承压面,其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02mm。

振动台:空载中台面的垂直振幅应为(0.5±0.05)mm,空载频率应为(50±3)Hz,空载台面振幅均匀度不大于10%,一次试验至少能固定(或用磁力吸盘)3个试模。

(4)试验步骤

①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制作及养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采用立方体试件,每组试件3个。

b.应用黄油等密封材料涂抹试模外接缝,试模内涂刷薄层机油或脱模剂,将拌制好的砂浆一次性装满砂浆试模,成型方法根据稠度而定。当稠度≥50mm时采用人工振捣成型,当稠度<50mm时采用振动台振实成型。

人工振捣:用捣棒均匀地由边缘向中心按螺旋方式插捣25次,插捣过程中如砂浆沉落低于试模口,应随时添加砂浆,可用油灰刀插捣数次,并用手将试模一边抬高5~10mm各振动5次,使砂浆高出试模顶面6~8mm。

机械振动:将砂浆一次装满试模,放置到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跳动,振动5~10s或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c.待表面水分稍干后,将高出试模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并抹平。

d.试件制作后应在室温为(20±5)℃的环境下静置(24±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拆模。试件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小于10mm,混合砂浆试件上应覆盖,防止水滴在试件上。

②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测定步骤:

a.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前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根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

b.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下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或下垫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上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0.25~1.5kN/s(砂浆强度不大于5MPa时,宜取下限;砂浆强度大于5MPa时,宜取上限),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被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5)试验数据处理及判定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m,cu——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

   Nu——试件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2

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应精确至0.1MPa。

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3倍(f2)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当3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课堂思考与讨论5-4】

(1)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影响砂浆与砌体黏结力的因素有哪些?

(3)砂浆的耐久性要求有哪些?其耐久性影响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