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民生活改善成果尽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人民生活改善成果尽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摘要】:为解决全市300多万居民的吃饭、生活问题,景毅更是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国家粮食部明确要求,天津每月的人均定量指标不得超过北京每月人均28.15斤的标准。对这个意见,景毅当场表示晚上征求各区委财贸书记的意见再定。度荒期间,为维护社会治安加强保卫,公安人员经常在夜间值班,要求补助粮食。一天晚上,市公安局局长王诚熙向景毅提出这一问题,经商量确定:公安人员晚间值班超过10点的可每人补助粮食2两。

景毅担任天津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长期主管财经工作,包括财政、金融、内贸、外贸及市政建设等,这些都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涉及到千家万户。而且各个系统、各行各业的情况不同,头绪较多,工作繁重。他能够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果断解决。尤其是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副食品以及其他生活日用品的供应极其紧张。为解决全市300多万居民的吃饭、生活问题,景毅更是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天津是直辖市,一直靠国家从外省调粮。从1959年开始,从外地调进粮食困难。至1960年初,调进的粮食还不够销售的,原有库存几乎挖空,至6月份,粮食库存只够销售10天的。面对这种情况,景毅心急如焚,寝食不安,有一天晚上,万晓塘书记召集景毅、路达等几位领导干部到他家研究工作,景毅迟至9点多才到会。他向在座的领导说:“因为商量粮食问题来晚了,粮食库存不多,没有粮食吃怎么办?”接着,几位领导就粮食问题谈论起来。由于缺乏营养,他们都患有浮肿病,几个人抬起腿来,捺一下小腿迎门骨旁都有个坑。在那几年,景毅为解决全市粮食供应问题,亲自给有关省的领导同志写信、打电话、发电报,恳切要求尽快调粮食到天津。还多次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分赴各省求援、催调粮食。

面对灾荒,中央决定降低城乡居民的口粮和食油定量。国家粮食部明确要求,天津每月的人均定量指标不得超过北京每月人均28.15斤的标准。当时由于各工厂企业生产条件和工种不同,不少居民原来的粮食定量标准不尽合理,如何正确贯彻中央指示,既要调整不合理定量,又不超过北京的标准,大家意见不尽一致,有人主张适当调整重新核定,有人则主张干脆推倒重定。为此,景毅很慎重,多方听取意见,权衡利弊。他召集粮食局主管局长、市委财贸部部长、市财委主任和熟悉粮食工作的干部共同研究。会上,这位干部建议:如果推倒重来,往往会就高不就低,全市定量指标会超过北京;采取实事求是、个别核定的办法为宜,对确属定量不合理的予以适当调整,对确实定量不够吃的大肚汉可以个别照顾。对这个意见,景毅当场表示晚上征求各区委财贸书记的意见再定。转天,景毅即通知市财委:粮食定量问题,不搞推倒重来,只做个别调整。执行结果,既调整了定量不合理现象,又未超出北京的人均粮食定量标准。

景毅非常关心群众生活,对于粮食供应,他注意解决不同人员的特殊需要,适当给予粮食补助。节粮度荒,人们营养不足,浮肿、肝炎等患病者增多,致使医院治疗任务加重。医护人员工作辛苦,若动手术一般要站立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又如抬担架、推尸体劳动量较大,而他们粮食定量较低,每月人均29斤。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王继秋(后任卫生局副局长)找到景毅,要求对医护人员改按重体力标准,每人每月定量35斤粮食。景毅考虑了实际情况,改按每月31斤供应。他俩当即计算了一下,医护人员共2万多人,全年增加粮食50万斤。景毅当场拍板,王继秋很受感动。

对卫生局提出的其他需要特殊照顾的,也一一予以解决,如对住院病人的粮食供应可凭所交的粮食调剂品种,每人每月供应肉、鸡蛋、食油各2斤。对于清洁工人,王继秋提出是否按重体力标准增加定量,景毅考虑如果清洁工人的粮食定量与炼钢工人、建筑工人一样不相宜,可适当予以补助,确定每人每月补助6斤粮食,由市卫生局与粮食局办理手续,每月由各区发给清洁队。全市6000多名清洁工人全年则要补助40多万斤。

度荒期间,为维护社会治安加强保卫,公安人员经常在夜间值班,要求补助粮食。一天晚上,市公安局局长王诚熙向景毅提出这一问题,经商量确定:公安人员晚间值班超过10点的可每人补助粮食2两。王诚熙在市公安局处长会上做了传达,大家很受感动,体会到市领导对公安人员的关怀。此外,当景毅听到河北区副区长张洪反映,因缺少饲料,拉运脏土车的骡马瘦弱,拉不动车时,景毅批文有关部门给河北区增拨饲料粮高粱60万斤。

景毅照顾到方方面面,分别解决不同岗位人员的特殊困难,他自己则丝毫不搞特殊,与人民群众共渡难关。那几年景毅和我都因营养不良而浮肿。景毅的粮食定量只有26.5斤,他不够吃,加上工作紧张,经常加班加点,操劳过度,拖着病弱的身躯难以支持。就在1961年11月26日,在市委开会研究蔬菜的生产和供应问题时,他突然晕倒。测量他的血压,血压表的水银柱已到了顶头,大夫说:“血压这么高,太危险了。”他是因为了解到大白菜受灾减产,供应发生困难,心里焦急所致。当晚市里没有告诉我他在医院急救,只说是有事情要处理,晚上不回家了。转天,我们家里人才知道他得病的消息。(www.chuimin.cn)

景毅平日注意积累资料,熟悉财经情况,他既了解下情,又掌握政策,处理问题果断,不等不靠,不推拖。了解他的同志都赞扬他对群众关心,待人虚心,工作细心,处理问题耐心,遇事讲明应怎么办,不应怎么办,不给下边出难题,有领导风度。他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利用职权谋私利和优亲厚友。那时,很多商品、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供应紧张,但他从未为自己和亲友多买一两油、一斤粮、一斤肉、一尺布。他的秘书徐明久穿着补丁衣裳,想买一件衣服,找他批几尺布票,他都耐心说服,不要特殊。

度荒期间,尤其是1960年不仅粮食库存挖空,肉蛋菜副食品货源极紧缺,市场供应难以保证,猪肉库存最低只有20余万斤。1960年3月13日,市里抽调干部成立副食品管理委员会,景毅兼主任。他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提出“实行低指标,瓜菜代,管好粮食、劳逸结合”,“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照顾特需”的精神和原则,组织副食品生产,全面安排市场。相应地采取了一些供应分配措施,如对11种主要副食品实行以人定量,凭票或凭本购买,划片、定点、定时供应等。景毅十分重视发展本地的蔬菜生产。他说:“抓蔬菜生产与抓工业生产同样重要,要放到同等地位。”还说:“全国‘以粮为纲’,天津‘以菜为纲’。要认真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蔬菜生产要‘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划片包干,保证自给’的指示精神。”他经常去灰堆、大毕庄等蔬菜生产基地了解种植面积、蔬菜的长势、产量等;去青光等农场了解粮食、蔬菜、水果、牛奶等品种的生产情况。他深入下去检查了解情况,与大家同坐大轿车,有时还一起骑自行车去。他注意听取各方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推广交流经验,经常提出一些新思路,新办法。为鼓励农民种植蔬菜,确定对新开的园田、藕田每亩补助300元;安排对蔬菜生产,推广“春提前,夏排开,秋延后”栽培措施,使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上市;交流改进贮藏、加工技术,以保每年4、8、9三个月蔬菜小淡季的供应;召开现场会,交流科学种菜的经验,到年终给予奖励。由于这些措施得力,使蔬菜供应量有所增加,达到每人每天平均1斤多,为全市人民度荒助了一臂之力。在景毅的主持下,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副食品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收到成效,大家很受鼓舞,更加积极出主意、提建议,干得起劲。农科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刘宗樊说:“领导是关键,参谋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当好参谋。”

为了把市场供应搞活,景毅主张开放城市的自由市场和农村的集市贸易,恢复货栈贸易,扩大城乡交流。他亲自去蓟县马伸桥、吴桥县、东光县等地了解农村集市贸易的情况,向县里有关领导干部谈自己的看法,讲清通过集市贸易农民手中多余的农副产品有地方卖,城镇居民需要农副产品也有地方买到。这对当时在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的各县有关领导干部来说,是个明确表态。景毅在1961年初提出天津市恢复长春道副食品自由市场,恢复贸易货栈。通过货栈贸易农村的农副产品来货多了,尤其是果品显著增加。据农民、锦茂、台儿庄和大红桥4个货栈统计,恢复后4个月里,三类果品进货1166万斤,占全市总进货(包括国营专业公司)的74%。

为便于统筹安排全市人民生活,组织好副食品供应,1961年市里决定将原归农口的水产局及其所属单位划归财贸。景毅十分关心天津水产事业的发展,支持水产局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水产局反映,由于渔船的维修有困难,影响出海捕捞,要求将渔轮厂由工业口划归水产系统,经市里研究批准,景毅亲自督促有关方面,很快落实下来,保证了渔船及时维修,正常出海作业。为解决渔船捕获的鱼虾卸货问题,经市里专项批准,在陈塘庄海河沿岸建立一个供渔轮停靠的码头,原来占用的单位绝大多数按时搬迁,只有一个地下库迟迟未腾出影响施工。景毅闻知这一情况,立即找其主管部门,限期迁出,以使渔轮卸货码头得以顺利施工。景毅还亲自去南方与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商讨天津渔轮到舟山渔场打鱼,并在当地建立基地的事。经过景毅疏通后,天津市水产局落实时,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热情支援,进展顺利。

渔轮船员长期在海上作业,艰辛劳累,生活清苦,对此,景毅于1962年在渔汛前,他主持召开了船员政治工作会,鼓励船员积极出海捕捞,他从关心船员生活出发,明确提出船员们每次渔汛后,回到市里休整,在做好下次渔汛出海准备的同时,要抓紧空隙时间学习好、吃好、玩好。这次会议将参会人员集中安排在国民饭店、交通旅馆住宿,在登瀛楼饭庄就餐,晚上招待观看文娱节目演出。船员们深切体会到领导的关怀爱护,纷纷表示积极上船出海,力争多捕捞鱼虾,在困难时期为天津市民吃鱼做出贡献。谁知,景毅这样做,在“文革”期间竟成为他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一条罪状。

景毅在工作上注意坚持深入下基层,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为基层排忧解难。河西区南华里副食品商店从1954年建店,由于坚持热心为顾客服务,在同行业中保持先进的经营水平,连续10年被评为市级特等模范小组。1964年3月全市财贸系统开展以“南华里”为榜样的比学赶帮运动,景毅即到南华里副食品商店参加劳动。他在柜台内协助售货员粘贴食油票证,边操作、边实际观察体验。当他得知商店营业场地狭小,难以增添品种,而在马路对面有一排危旧平房,可以拆迁改建商场时,就找到有关部门协商研究。1965年一座营业面积400平方米的副食品商店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