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芙蓉石:吴山奇峰,陶庵梦忆西湖

芙蓉石:吴山奇峰,陶庵梦忆西湖

【摘要】:芙蓉石今为新安吴氏书屋。阶前一石,状若芙蓉,为风雨所坠,半入泥沙。张岱《芙蓉石》诗:吴山为石窟,是石必玲珑。台阶前有一块大石头,形状仿若一枝芙蓉花,被风雨侵蚀而坠落,而有一半已经陷入泥沙。这与寓林中的“奔云石”相比较,芙蓉石显得格外茁壮。然而如今我来到吴园,见到了这些怪石奇峰,古松茂柏,还有那块仿若怀中碧玉的芙蓉石,无不喜爱,可是转身之间,不禁有得而又失之感,真是每一回相见,每一回都充满懊悔啊。

【原文】

芙蓉石今为新安吴氏书屋。山多怪石危峦,缀以松柏,大皆合抱。阶前一石,状若芙蓉,为风雨所坠,半入泥沙。较之寓林奔云,尤为茁壮。但恨主人深爱此石,置之怀抱,半步不离,楼榭逼之,反多陒塞。若得础柱相让,脱离丈许,松石间意,以淡远取之,则妙不可言矣。吴氏世居上山,主人年十八,身无寸缕,人轻之,呼为吴正官。一日早起,拾得银簪一枝,重二铢,即买牛血煮之以食破落户。自此经营五十余年,由徽抵燕,为吴氏之典铺八十有三。东坡曰:“一簪之资,可以致富。”观之吴氏,信有然矣。盖此地为某氏花园,先大夫以三百金折其华屋,徙造寄园,而吴氏以厚值售其弃地,在当时以为得计。而今至吴园,见此怪石奇峰,古松茂柏,在怀之璧,得而复失,真一回相见,一回懊悔也。

张岱《芙蓉石》诗:

吴山为石窟,是石必玲珑。此石但浑朴,不复起奇峰。

花瓣几层折,堕地一芙蓉。痴然在草际,上覆以长松。

濯磨如结铁,苍翠有苔封。主人过珍惜,周护以墙墉。(www.chuimin.cn)

恨无舒展地,支鹤闭韬笼。仅堪留几席,聊为怪石供。

【注释】

①陒(guǐ):古同“垝”,毁坏。②铢(zhū):古代二十四铢等于一两。③濯磨(zhuó):洗涤,磨炼。④墙墉(yōng):墙壁。

【译文】

芙蓉石所在之地,如今正是新安吴氏家中的书屋。这座山上大多是怪石嶙峋,山峦巍峨,高大而苍翠的松柏可以作为点缀,每一株都有一人合抱那么粗。台阶前有一块大石头,形状仿若一枝芙蓉花,被风雨侵蚀而坠落,而有一半已经陷入泥沙。这与寓林中的“奔云石”相比较,芙蓉石显得格外茁壮。只怨主人太过喜爱这块石头,恨不能将它抱在怀中,寸步不离,故而将亭台楼榭建在其周围,不过,这样反而大大毁坏阻滞了石头的韵味。若是能够将楼阁的基柱相让开一些,能够脱离石头一丈左右,使松树与石头之间相得益彰,便可取之为淡远之意,那么就会显得妙不可言了。吴氏世代居住在此山上,想当年,主人只有十八岁,因家中贫寒,故而人们都轻慢他,称之为吴正官。一天早起,吴正官捡到一枝银簪,有二铢重,他立即拿去换钱后买来牛血煮熟,然后以此让那些家族败落的子弟去食用,以便暂时解决讥饿。自那时起一直连续经营了五十多年,从安徽到燕地,吴氏的典当行已有八十三座。苏东坡曾说:“一枚簪子的资本,就足以致富。”如今观看吴正官的经历,确信果然是这样的。其实,此地原本是我家的花园,先祖父用三百金折卖了这里的屋舍,迁往别处修造了寄园,而吴氏以高价买得我先祖父抛弃的土地,在当时,我先祖父一家人以为是得了利。然而如今我来到吴园,见到了这些怪石奇峰,古松茂柏,还有那块仿若怀中碧玉的芙蓉石,无不喜爱,可是转身之间,不禁有得而又失之感,真是每一回相见,每一回都充满懊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