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丽寺-西湖稀世珍宝

高丽寺-西湖稀世珍宝

【摘要】:高丽寺本名慧因寺,后唐天成二年,吴越钱武肃王建也。宋元丰八年,高丽国王子僧统义天入贡①,因请净源法师学贤首教。曾远涉重洋入住慧因寺求法,并捐经、捐资,使之名声大振,故俗称高丽寺。高丽寺本名慧因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时,是吴越王钱武肃王所建。至元仁宗延祐四年时,高丽沈王奉朝廷诏命到惠因寺中进香幡经。惠因寺俗称高丽寺。建筑寺宇的基石都是精工细作,佛经藏轮恢宏壮丽,是西湖之地南北两山诸多寺庙中所没有的。

【原文】

高丽寺本名慧因寺,后唐天成二年,吴越钱武肃王建也。

宋元丰八年,高丽国王子僧统义天入贡,因请净源法师学贤首教。元祐二年,以金书汉译《华严经》三百部入寺,施金建华严大阁藏塔以尊崇之。元祐四年,统义天以祭奠净源为名,兼进金塔二座。杭州刺史苏轼疏言:“外夷不可使屡入中国,以疏边防,金塔宜却弗受。”神宗从之。元延祐四年,高丽沈王奉诏进香幡经于此。至正末毁。洪武初重葺。俗称高丽寺。础石精工,藏轮宏丽,两山所无。万历间,僧如通重修。余少时从先宜人至寺烧香,出钱三百,命舆人推转轮藏,轮转呀呀,如鼓吹初作。后旋转熟滑,藏轮如飞,推者莫及。

【注释】

①僧统义天:高丽国王子僧统义天,封祐世僧统。曾远涉重洋入住慧因寺求法,并捐经、捐资,使之名声大振,故俗称高丽寺。②葺(qì):泛指修理房屋。③础(chǔ):垫在房屋柱子底下的基石。④舆(yú)人:指造车的工人,也指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仆役。(www.chuimin.cn)

【译文】

高丽寺本名慧因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时,是吴越王钱武肃王所建。

宋神宗元丰八年,高丽国王之子僧统义天来到宋朝纳贡,因此请净源法师来教习他“贤首教”。宋哲宗元祐二年时,僧统义天将金字书写的三百部汉译本《华严经》送入寺中,并且施舍出大量金银修建华严大阁藏塔,以此专门用来供奉佛经。元祐四年时,僧统义天又以祭奠净源法师为名,进贡二座金塔。杭州刺史苏轼因此上奏皇上说:“不可以让外邦蛮夷的使者屡屡进入中原,防止他们因此而疏通边防,这两座金塔最好也不要接受。”宋神宗听取了苏轼的谏言。至元仁宗延祐四年时,高丽沈王奉朝廷诏命到惠因寺中进香幡经。元惠宗至正末年,寺庙被毁。明太祖洪武初年又重新修建。惠因寺俗称高丽寺。建筑寺宇的基石都是精工细作,佛经藏轮恢宏壮丽,是西湖之地南北两山诸多寺庙中所没有的。明神宗万历年间,僧人如通再度重修寺宇。我年少时曾跟随先母到寺中烧香,当时施舍出钱三百文,命抬轿人推转轮藏,只听轮转发出“呀呀”之声,好似鼓乐刚开始吹奏的声音。稍后便开始推转熟练,也就顺滑多了,于是就只见藏轮转动如飞,推藏轮的人飞跑着,都有些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