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松花石纪:历经岁月,被忽视和遗忘

松花石纪:历经岁月,被忽视和遗忘

【摘要】:大父舁入署,亲自祓濯③,呼为“石丈”,有《松花石纪》。我祖父命人将石头抬入官署,亲自清洗石头上的污渍,使其清洁如初,然后称它为“石丈”,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为《松花石纪》。如今这块松花石被闲置在台阶上,上面摆放着花缸,不被重视。祖父在松花石上打磨并镌刻上铭文:“尔昔鬣而鼓兮,松也;尔今脱而骨兮,石也;尔形可使代兮,贞勿易也;尔视余笑兮,莫余逆也。”

【原文】

松花石,大父舁自潇江署中。石在江口神祠,土人割牲飨神,以毛血洒石上为恭敬,血渍毛毵,几不见石。大父舁入署,亲自祓濯,呼为“石丈”,有《松花石纪》。今弃阶下,载花缸,不称使。余嫌其轮囷臃肿,失松理,不若董文简家茁错二松橛,节理槎枒,皮断犹附,视此更胜。大父石上磨崖铭之曰:“尔昔鬣而鼓兮,松也;尔今脱而骨兮,石也;尔形可使代兮,贞勿易也;尔视余笑兮,莫余逆也。”其见宝如此。

【注释】

①舁(yú):抬。潇江署:永州的官署。②毵(sān):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③祓濯(fú zhuó):除垢使洁。④轮囷(qūn):盘曲貌;硕大貌。⑤橛(jué):指树或庄稼的残茎。⑥槎枒(chá yá):树木枝杈错落不齐的样子。⑦鬣(liè):指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鱼颔旁的小鳍。也指扫帚的末端。(www.chuimin.cn)

【译文】

我祖父从湖南永州官署中抬回来一块松花石。这块大石头原来摆放在江口神祠里,当地人杀牲祭祀石神的时候,通常在石头上洒一些毛血以示恭敬,因此石头上的血渍一条一条的,以至于原来的样子几乎看不清了。我祖父命人将石头抬入官署,亲自清洗石头上的污渍,使其清洁如初,然后称它为“石丈”,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为《松花石纪》。如今这块松花石被闲置在台阶上,上面摆放着花缸,不被重视。我也嫌弃它硕大臃肿,失去了松花石特有的纹理,不如董文简家的两棵笨拙错落的松树根,虽然枝节纹理错杂不齐,树皮断裂却依然还能附着在上面,我认为它比这块松花石品相更胜一筹。祖父在松花石上打磨并镌刻上铭文:“尔昔鬣而鼓兮,松也;尔今脱而骨兮,石也;尔形可使代兮,贞勿易也;尔视余笑兮,莫余逆也。”大概是说,“你以前有鬣毛一样的枝丫膨散开来,是松树;如今须毛脱落只剩下骨头,就是石头了;你的形状可以改变,但是你的坚贞却不轻易改变;你看我微笑的样子,也不要违背我的意思。”我祖父看待他的宝物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