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治沅堂:三台三元堂寓意探究

治沅堂:三台三元堂寓意探究

【摘要】:而吾乡缙绅有名“治沅堂”者,人不解其义,问之,笑不答,力究之,缮绅曰:“无他意,亦止取‘三台三元’之义云耳⑨!”我们越地谢文正的厅事名叫“保锡堂”,后来更换主人被改成他姓。而我家乡一位官宦人家有一个题名为“治沅堂”的牌匾,人们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问他时,只是笑而不答,极力追问下,他才回答说:“没有其他意思,也只是取用了‘三台、三元’的寓意说法罢了!”

【原文】

占有拆字法。宣和间,成都谢石拆字,言祸福如响。钦宗闻之,书一“朝”字,令中贵人持试之。石见字,端视中贵人曰:“此非观察书也。”中贵人愕然。石曰:“‘朝’字离之为‘十月十日’,乃此月此日所生之天人,得非上位耶?”一国骇异。

吾越谢文正厅事名“保锡堂”,后易之他姓,主人至,亟去其匾,人问之,曰:“分明写‘呆人易金堂’。”朱石门为文选署中额“典劇”二字,继之者顾诸吏曰:“尔知朱公意乎?此二字离合言之,曰:‘曲處曲處,八刀八刀’耳。”歙许相国孙志吉为大理评事,受魏珰指,案卖黄山,势张甚,当道媚之,送一匾曰“大卜于门”。里人夜至,增减其笔划凡三:一曰“天下未闻”;一倒读之曰“阉手下犬”;一曰“太平拿问”。后直指提问,械至太平,果如其言。

凡此数者皆有义味。而吾乡缙绅有名“治沅堂”者,人不解其义,问之,笑不答,力究之,缮绅曰:“无他意,亦止取‘三台三元’之义云耳!”闻者喷饭。

【注释】

①谢石:字石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将领。②中贵人:宫中皇上宠信的宦官。③观察:官名。泛指官员。④歙(shè):歙县,今安徽省南部的县。⑤魏珰(dāng):此处代指宦官魏忠贤。珰,本意是汉代武职宦官帽子上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⑥大卜:亦称“太卜”,掌管卜筮的官员。⑦阉(yān):对太监的蔑称。⑧直指:朝廷特派官员。⑨三台:即三公,古代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明清时期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三元: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www.chuimin.cn)

【译文】

占卜术自古就有拆字的解法。北宋宣和年间,成都有一个叫谢石的人,用拆字测人的祸福非常灵验。宋钦宗听说这件事以后,写了一个“朝”字,派遣一名宠信的宦官拿去试一试。谢石见到这个字以后,仔细端详又左右审视这位宦官说:“这并不是大人的笔迹啊。”宦官顿时很惊愕。谢石说:“‘朝’字分离后为‘十月十日’,写字的人是这个月这一天出生的天人,难道是皇上吗?”听说这件事的所有人都感到惊异。

我们越地谢文正的厅事名叫“保锡堂”,后来更换主人被改成他姓。随着新主人的到来,立即就被摘掉了原来的匾额。有人问他原因,他说:“这明显写的是‘呆人易金堂’。”朱石门为文选署中的匾额上书“典剧”二字,接替他上任的人看了看匾额对众位官吏说:“你们知道诸公书写这个匾额的用意吗?这二字拆开来说,就是‘曲处曲处,八刀八刀’了。”歙县的许相国的孙子许志吉担任大理评事,受魏忠贤的指派,查办私卖黄山的案件,气势相当嚣张狂妄,当时在任掌握政权的官员为了讨好他,送来一个匾额,上面写着“大卜于门”。趁着夜黑一个乡里人来到这里增减了这些字的笔画,一共改动了三次:一次改为“天下未闻”;一次改后倒过来读为“阉手下犬”;一次改成“太平拿问”。后来朝廷特派官员提审查办,把许志吉押到太平,果然就像匾额上所说的那样。

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都饱含意义蕴味。而我家乡一位官宦人家有一个题名为“治沅堂”的牌匾,人们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问他时,只是笑而不答,极力追问下,他才回答说:“没有其他意思,也只是取用了‘三台、三元’的寓意说法罢了!”听到的人都笑得直喷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