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毫丹青描绘牡丹,是画家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对牡丹的观察。最早的牡丹画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今人考古发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中,已有牡丹的白描。"此后,牡丹便成了花鸟画的重镇。北宋时期,洛阳牡丹特盛,称甲天下,甚至专称为"洛阳花"。"种种洛阳牡丹情结,不再是个人闲情逸致的宣泄,而是对官场角逐的审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2024-07-04
【原文】
天台多牡丹①,大如拱把②,其常也。某村中有鹅黄牡丹,一株三干,其大如小斗,植五圣祠前。枝叶离披③,错出檐甃之上④,三间满焉。花时数十朵,鹅子、黄鹂、松花、蒸栗,萼楼穰吐⑤,淋漓簇沓。土人于其外搭棚演戏四五台,婆娑乐神⑥。有侵花至漂发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⑦。
【注释】
①天台:这里指今浙江的天台县。②拱把:指径围大如两手合围。③离披:繁茂的样子。④甃(zhòu):砖,瓦;砖砌的井壁。⑤穰(ráng)吐:繁盛。⑥婆娑(pó suō):盘旋舞动的样子。⑦蔽芾(fèi):此处指庇护。(www.chuimin.cn)
【译文】
天台山一带有很多牡丹,花朵径围如同两手合围一般大,这算是常见的大小了。那里的某个村子里有一种鹅黄色的牡丹花,一株牡丹上长出三根枝干,其中每一枝都有小斗那么大,这牡丹花就种在了五圣祠的前面。枝繁叶茂披散开来,参差错落,一直高出屋檐砖瓦之上,三间房子都被这牡丹花盖满了。它开花时能有几十朵,颜色有的像小鹅的毛色、有的像黄鹂、有的像松花的颜色、有的像蒸熟的栗子色,花萼层层叠叠十分繁茂,争相吐蕊,如此淋漓尽致地绽放,看上去花团锦簇。每到花开之时,当地人在祠堂外搭起棚子戏台,每天上演四五场戏,以盘旋优美的歌舞来取悦花神。如果有人损坏了牡丹花的枝叶或者导致花瓣飘落,就会立刻招致奇异的灾祸。因此当地人相互告诫不要伤害牡丹花,所以这里的牡丹花得到众人庇护,才得以枝繁叶茂,而且花期较长。
有关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全鉴(典藏版)的文章
用管毫丹青描绘牡丹,是画家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对牡丹的观察。最早的牡丹画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今人考古发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中,已有牡丹的白描。"此后,牡丹便成了花鸟画的重镇。北宋时期,洛阳牡丹特盛,称甲天下,甚至专称为"洛阳花"。"种种洛阳牡丹情结,不再是个人闲情逸致的宣泄,而是对官场角逐的审视,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2024-07-04
佛教在浙东传播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从佛教传入到天台宗的诞生,也是历经交锋冲突的曲折过程。这与佛教在中土其他地方传播的经过大略相似,是外来文化必须经历的磨合“程序”,方能与本土文化“和平共处”,并催生新的文化。即使以天台山而言,南朝隐居于天台山的著名文人顾欢就是一个典型。所以说佛教传播南朝晚期在浙东天台山传播获得重大成功,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成功典范,那就是天台宗。......
2023-07-18
谁知因祸得福,那些被发配到卞仓的牡丹就成了现在世所罕见的特异品种∣∣”枯枝牡丹”。那么卞仓的”枯枝牡丹”真的是武则天贬来的吗?相传,卞仓的”枯枝牡丹”是宋朝末期卞氏始祖卞济之栽种的。宋朝灭亡后,他从洛阳携带了红、白两种”枯枝牡丹”隐退江南。卞元亨从梅花鹿的嘴里取出枯枝,继续前行。如今,卞仓已扩建”枯枝牡丹园”,并不断培育和增植新的牡丹品种。因而,卞仓的”枯枝牡丹”,被誉为”淮南一大胜迹”。......
2024-01-17
马晓春、陈临新、俞斌三位九段都是“天台山”人,是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主力棋手,也是当时中国围棋对外交流中的骨干,号称“半个国家队”。以前天台民间风俗还有女子出嫁要有围棋为嫁妆,当时县里围棋比赛常有上千人参赛,围棋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很高。依据上述情况,国家体委于1988年10月26日向天台县......
2023-07-18
天台宗以调和各派为宗旨,所谓一心三观,圆融三谛,就是调和的一种说法。智创立天台宗,正式提出止观并重,并作为这一宗派的最高修养原则。佛教天台宗的创立,天台山成为本宗的根本道场,就形成了对外影响辐射的源头。到唐朝安史之乱前,佛教天台宗在全国的影响仍然是佛教东传以来最为红火,首屈一指的,唐朝皇帝多次邀请天台宗掌门人入宫传教,为天台宗的传播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2023-07-18
并立即医治战争创伤,恢复中华前朝的政治制度,为大汉文化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文人辈出,前后相望,台州文人群体较之元朝及以前有了更明显的壮大。这个群体进入国家政治文化生活的多个领域,为明朝的文明进步与国家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郭上报省里,诬以“挟制官长”,“诸生近海,谋且叵测”而罗织成罪,将“两庠”生员六十八人尽行解京惩处,害得台州长年科举绝榜,对台州文化建设造成极大的创伤。......
2023-07-18
外来文化的佛教在天台山发展成了第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教派——天台宗,成为天台山文化最有影响力与辐射力的代表。它的思想从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天台山文化的内涵与导向。这是天台山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之一。“寒拾”交往事迹后来被人称为“和合”思想,今人则进一步把它提高到“文化”的层次,冠之以“文化”的桂冠,遂号称“天台山和合文化”云云。......
2023-07-18
所以当北方难民涌向江南之时,彼所携带之中原文化尚未本土化。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可称为文化的移植。这种文化移植对台州(临海郡)当时社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台州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呈现较快的提高。......
2023-07-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