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凤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分散游击作战与国民党压境战

凤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分散游击作战与国民党压境战

【摘要】:2月15日,国民党凤山县当局闻知游击队进驻相桥,感到局势对其不利,即速报百色专署。国民党百色专署急令凌云县出动民团1个特编中队和1个后备中队从西面压来;凤山出动2个特编中队和1个后备中队由北挺进;万冈1个特编中队和1个独立中队,以及保安四团第五连从东、南两面逼近,并限本月16日以前,分别集结坡心、沙里、月篆、所略等地,17日晨同时向相桥包围“搜剿”,企图一举消灭游击队,夺回马克沁重机枪并占领相桥乡。

1947年9月20日,驻在凤山县城的起义部队,按照9月19日县城军事会议的决定,陆续撤离县城,往长里方向向东兰前进。中共凤山县工委代书记韦芳和那坡支部的罗炯、梁国利、陈展吉等人留在县城,继续做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稳定民心,动员群众继续购买枪支弹药,扩大武装,巩固胜利成果。当晚,韦芳召集政工队员在县城附近的更桃开会,布置宣传工作。21日,韦芳带领政工队到长里圩场进行宣传活动。

在凤山起义部队占领县城的同时,逃往东兰的国民党凤山县县长林剑锋等当局政要人员也在加紧网罗反动武装,策划反攻县城,组建2个特编大队,命令龙永福调集隆梅乡、长里乡的反动武装于9月22日占领久加乡,配合第一特编大队行动。之后,林剑锋又亲自书写手令,命令龙永福严密堵截隆梅方向,防止游击队进攻。9月21日,龙永福在长里圩发现正在进行宣传活动的韦芳,便装出一副热情的样子,说他也要参加游击队,并邀请韦芳等到砦牙开展宣传、发动群众工作,骗取韦芳的信任。22日,韦芳等到砦牙村六必屯龙永福家时,龙永福等即向韦芳开枪,韦芳中弹后不久牺牲,同行的5位政工人员也被敌人全部杀害。这是国民制造毒杀共产党人骇人听闻的“砦牙惨案”。

凤山起义队伍撤出凤山县城向东兰进发的途中,得知韦芳牺牲的消息后,即取消下东兰会合东兰游击队挺进西山的计划,把队伍化整为零,由廖熙英、黄景墀带队分散活动。韦芳牺牲后,其他领导人也遭到敌人的悬赏通缉,县工委和县临时民主政府遭受破坏,武装起义受到挫折,凤山的革命斗争又陷入低潮。在这紧急关头,廖熙英以亭蒙党支部的名义,派龙醒凡为联络员,前往西山司令部找到黄福林,汇报韦芳牺牲和凤山起义失败的情况。黄福林指示凤山游击队要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活动。廖熙英接到指示后,暂时以久隆为立足点,将原先分散隐蔽的游击队员召集起来,有40多人枪集中在久隆,后来,队伍逐渐发展到70多人。11月,中共右江地委委员、军事部部长赵世同从天峨桥头来到凤山,找到黄景墀、廖熙英等人,在老里村附近的小社神庙召开会议,整顿革命武装,组建凤山县游击大队,并任命廖熙英为大队长,黄景墀为政委。游击大队共600多人,400余支枪,隶属桂西人民解放军司令部领导,下辖长里、隆梅、板吉、久隆、久加、那王、南区游击中队及东凤边界联合中队。凤山县游击大队成立后,分别转战于乔音、郎里、那烘、板均、洪力、力那、平旺、海亭、登亭、巴标、更新及万冈、百色、东兰边境地区,与敌人周旋,开展游击斗争。

1947年11月,廖熙英率领游击队40余人枪由北区开往南区,直向万冈、百色进发,凤山反动当局兴师尾追,并函告万冈县民团大队长杨昌相出兵截击。是月26日,这支队伍在百色平同(今属巴马所略)与杨部相遇,激战一天,毙敌排长一名,我方无一伤亡,但因敌方有300余人,敌众我寡,游击队只得于当晚秘密撤退回凤山北区隐蔽下来,寻找新的战机。

1947年12月4日,赵世同带领凤山县更新黄平雄游击中队从巴轩出发前往东兰西山,当队伍行至坡心乡那茶屯时消息不胫而走。国民党凤山县县长廖雪翘获讯后,当晚便令万冈县民团副司令杨昌相和凤山县民团副司令唐思贤、特编大队长田兴隆等连夜赶赴那茶屯“围剿”。5日拂晓,敌人300余人枪兵分几路围攻那茶屯。

当时游击队只有70多人枪,敌众我寡,不宜硬拼。赵世同果断决定由县委委员苏明和黄平雄带领一部分兵力作掩护,堵截村口,牵制敌人,自己和黄福林带领大队人马从那茶屯后山突围转移。当敌兵冲到离村口不足百米远时,黄平雄带领的游击队用几十支步枪一齐向敌群开火,几个敌兵应声倒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敌人一下子乱了阵脚,不敢前进。经过一番阻击,为突围赢得了时间。当赵世同所带队伍快撤到山顶时,黄平雄命令阻击部队悄悄地往西北方向撤退。田兴隆第一次进攻失利后,再次组织第二次冲锋,他们避开正面,从左右两侧夹击,进入村里后已不见游击队的踪影,就逼着众敌兵上山搜查。此时,赵世同已带领游击队伍突出重围,安全地离开那茶屯,后转移到相桥乡。

1947年12月25日晚,廖熙英、黄景墀获得国民党凤山县当局派县警前往柳州领取枪支弹药的队伍,已从东兰县进入凤山县境回到砦牙拉英村的情报后,即研究决定要截夺这批武器,武装游击队。于是,廖熙英、黄景墀派侦察员到隆梅一带进行侦察,严密监视敌人动向,并对截击地点、战术进行分析。最后决定在久隆坳伏击。12月26日凌晨,伏击队伍悄然进入久隆坳隐蔽下来。27日晨,国民党领枪队和县当局派去30多人的接押运队伍在砦牙乡4个乡警护送下,往隆梅与陈维麟汇合。为了迷惑游击队,到隆梅又故意转移方向,朝那累屯上板叶村进发,打了一个大转弯,然后折回隆梅,经过钳嘴坳直向久隆村前进。当天下午,敌人步入久隆村地界,先开枪试探虚实,再派尖兵上前搜索。当敌人全部进入游击队伏击圈时,廖熙英命令开枪射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丢下枪弹,仓皇逃命。这时,从县城方向前来接应护枪的久加乡2个班的乡警即将爬到坳口也被游击队一击即溃,夺路奔逃。不到10分钟光景,战斗顺利结束。

久隆坳伏击战,游击队以少胜多,速战速决,夺得敌德国制马克沁重机枪1挺、七九步枪9支、子弹10担10000发、其他物品3担。此次伏击战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游击武装的军事实力,扭转了凤山方面敌我力量的战略对比,大长游击队的士气,坚定了凤山人民反“围剿”、反“清乡”斗争必胜的信念。从此,游击武装所向披靡,捷报频传。(www.chuimin.cn)

1948年2月,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廖熙英和县工委代书记黄景墀率领60多名游击队员秘密开赴凤山、万冈、百色、凌云四县交界的相桥乡与西山黄福林部30多人枪会合,在相桥乡那社一带进行开辟革命新区工作。

2月15日,国民党凤山县当局闻知游击队进驻相桥,感到局势对其不利,即速报百色专署。国民党百色专署急令凌云县出动民团1个特编中队和1个后备中队从西面压来;凤山出动2个特编中队和1个后备中队由北挺进;万冈1个特编中队和1个独立中队,以及保安四团第五连从东、南两面逼近,并限本月16日以前,分别集结坡心、沙里、月篆、所略等地,17日晨同时向相桥包围“搜剿”,企图一举消灭游击队,夺回马克沁重机枪并占领相桥乡。

敌军决定由百色专署专员亲自督战,并任命国民党军少将兼万冈县长蒋晃为总指挥,兵力800人。2月16日,万冈县民团特编第一中队李汉雄部共100多人枪最先进入相桥,驻扎在国民党乡公所(即那社村部),并在外围构筑防御工事。游击队决定由廖熙英任前线总指挥,凭借弹药充足、队伍作战能力强、有重机枪作掩护的优势,趁敌人孤军无援,立足未稳之机率先发起攻击。敌人三面受攻,无招架之力,到处乱窜。此时,正在西山弄凡参加军政扩大会议的邓华山闻讯后,立即率领西山游击队前往增援。李汉雄耳闻游击队援兵将到,慌忙带着残部突出重围逃上韩光坡。增援队伍赶到后配合游击队,兵分两路乘胜追击。当日半夜,游击队俘虏了李汉雄,但在押解途中不慎让其逃脱。此役双方激战一天,游击队战果辉煌,共俘敌10人,缴获各种枪支10支,打死敌兵5人,伤敌2人,收缴子弹200多发。经指挥部批准,当场枪决敌兵分队长李锡亮,对俘虏的几个敌兵给予释放回家。各路前来“会剿”的敌人行至半路得知李汉雄部已惨败,便闻风丧胆,不战自退。

相桥保卫战遗址(韦克东 摄)

相桥保卫战,游击队以弱胜强,彻底粉碎了敌人妄想“会剿”相桥的阴谋诡计,巩固了西山革命游击根据地与外界党组织的联络通道,也为进一步开辟相桥乡革命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8年2月,中共右江地委把东兰、凤山、万冈及田东、田阳、百色右江北岸的游击武装重新整编,成立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一指挥所,黄克任主任,黄钢任参谋长,受右江地委和万冈中心县委领导,在东兰、西山、万冈、凤山开展武装斗争。

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一指挥所在西山成立后,下设西南、西北2个办事处。黄景墀任西北办事处主任,覃家修任政治科长。西北办事处负责领导天峨、乐业两县及凌云、凤山县部分区域的军政工作。此外,指挥所还下设政治处、军事处、宣传处及保卫队、政工队等机构,廖熙英任军事处长,龙醒凡任保卫队副队长。其间,廖熙英奉上级指示,回到凤山的久隆,建立北山联防办事处,罗增龙任办事处主任,负责联系凤山、东兰、天峨三县的游击工作。第一指挥所成立后,将东、万、凤部分武装编为第一支队,廖熙英任支队长,龙醒凡任副支队长(兼保卫队副队长),黄景墀任副政委(廖、黄兼任凤山县游击大队长、政委职)。第二、第三支队未编就。

1948年4月,中共万冈中心县委书记黄宝山和组织部部长黄钢到凤山和天峨检查工作,并在天峨县更新乡主持召开军政会议,研究整顿部队,加强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工作,决定把天峨县游击大队、凤山县游击大队改编为天峨县主力大队、凤山县主力大队,在两县的主力大队中分别建立几个主力中队作部队的典范,为整个部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凤山县主力大队政委黄景墀、大队长廖熙英亲自挑选精干的指战员,组建凤山第一、第二主力中队。第一主力中队长蒙正恩,副中队长甘祖荣,指导员黄景墀(兼);第二主力中队长牙美洲,副中队长罗勉成,指导员罗启超,副指导员廖庆堂。至此,凤山县主力大队下辖2个主力中队、6个游击中队,共有600多人,400多支枪。在2个主力中队的带动下,凤山县主力大队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凤山县主力大队建立后,除留下第一主力中队参谋黄显道带领1个班为骨干队伍,会同久加中队坚守后方外,其余的大队人马由政委黄景墀率领,配合天峨主力中队深入天峨、乐业开辟和扩大游击区,建立乡村革命政权。在此期间,廖熙英率领一小股部队参加保卫西山革命根据地的战斗,打击了国民党百色保安队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凤山主力大队的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