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黄伯尧、罗福宏、黄伯良、李天心等,还先后到凌云县其他地方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经田南道农民运动办事处批准,黄伯尧在平乐区平旺乡成立凌云县农民协会,黄伯尧任主任,下辖平乐、巴轩、牙里等区、乡农民协会。随着农民协会的成立,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凤山县的农民自卫军组织也得到迅速建立,发展壮大。农民自卫军主要由农民协会会员和农村中的进步青年组成。......
2023-10-09
1927年春,正当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之际,国民党右派加紧与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相勾结,同共产党公开决裂,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进行武力“清党”。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在广西各地实行白色恐怖,疯狂屠杀、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镇压工农革命运动和武装斗争。同年夏,桂系军阀颁布《清乡条例》,实行“清乡点甲”和“保田联防”制度,“将全省划分区域,并由省府任命清乡总办,或由各师长、司令派遣军队,会同各县团局分途围剿农民自卫军”。为应对敌军的“清剿”,1927年7月上旬,中共恩奉特支书记余少杰和严敏在恩隆县然定乡百审村召开东兰、凤山、恩隆、奉议、思林、果德6县农会、农军代表70多人参加的会议。会议决定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及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宣布成立中共恩奉特支领导下的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时称“三南总部”),以加强对田南、南宁、镇南3道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领导,会议推选余少杰、严敏、韦拔群、陈守和等5人为常委,协调右江10余县的革命斗争。
为实现右江农民自卫军的统一领导,7月下旬,三南总部在奉议县花茶屯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统编各县农军为右江农民自卫军,并按地域分为三路:东兰、凤山、凌云的农军为第一路,总指挥韦拔群;恩隆、奉议的农军编为第二路,总指挥黄治峰、副总指挥藤国栋;思林、果德的农军为第三路,总指挥余少杰,副总指挥黄书祥。在三南总部的领导下,右江农民自卫军开展了反击国民党反动军队“清乡”的斗争。
1927年8月初,国民党第七军第五师第三旅派黄明远营经百色、凌云向凤山县城进犯,并准备调派第五师的龚寿仪团和第七军直属部队林廷华营从田州、河池大举进攻东兰、凤山革命据点。8月9日,凤山农军总队长黄松坚得到桂系军阀从百色派了22名武装征粮队到甲篆乡(时称三都,属百色县,现属巴马瑶族自治县)坐镇催粮的消息后,指挥盘阳、西山农军,在韦拔群派来的东兰农军的配合下,在甲篆街上围歼了这股武装征粮队,扩大了革命影响,鼓舞了农军的士气。
8月,韦拔群在东兰县兰木圩召开有东兰、凤山、凌云、百色4县农会农军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严峻的斗争形势,传达贯彻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关于武装反抗桂系军阀血腥政策的指示,决定在桂系军队形成对东兰、凤山包围态势之前,集中农军力量,阻击歼灭孤军进犯凤山的黄明远营。会议决定将右江农民自卫军第一路军整编为三个自卫团和一个独立大队,韦拔群任总指挥,东兰农军为第一团,由覃孔贤、牙苏民指挥;凌云(平乐、巴轩、牙里)农军为第二团,由黄大权、黄世华和廖熙宽指挥;凤山农军为第三团,由黄松坚、廖源芳和陈天经指挥;百色农军(主要是三都)为独立大队,由黄太尤、黄普尤指挥。整顿后的右江农民自卫军第一路军有2000多人。(www.chuimin.cn)
1927年9月,国民党广西省当局得知黄明远部受挫,便令刘日福调拨两个连的援兵入凤解围,另派第四师林廷华部与东兰县民团配合,大举进攻东凤农军。9月中旬,右江农军第二团团长黄大权根据韦拔群的指示,火速率所部200多名农军赶到牙里区阻敌。牙里区巴六屯是大地主、大恶霸班尚茂、班尚勋、班尚述三兄弟的老巢,长期以来,他们勾结官府,欺压百姓,是凌云、凤山县农民运动的一颗“钉子”。为了扫除障碍,黄大权指挥第二团对巴六屯进行围攻。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一个上午的激战,班氏兄弟狼狈溃逃,农军占领巴六屯并没收他们财产分给贫苦群众。攻占巴六屯后,黄大权于9月17日率农军按计划进入地势险要的丢草坳,设伏迎击从此经过的刘日福派出增援黄明远部的300余武装。次日凌晨,当刘部行至丢草坳时,农军突然袭击,当场打死打伤敌兵数十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敌遭到突然袭击,不敢恋战,退回谋爱。之后,由当地反动民团头子唐思贤带路,绕道经洪力过岑子坡,进入凤山县城。
1928年4月,国民党广西省当局命凤山团督总局没收廖源芳、黄文通、陈天经、王子雄等农运领导人的家产作县民团经费使用。桂系军阀和地方民团互相勾结,对革命群众恣意掠夺和血腥镇压,使凤山的农民运动遭受巨大损失。从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4月,全县86个基层农会,由于敌人的镇压和摧残而被迫停止活动的有65个,被残杀的革命群众多达600余人,农民运动遭受挫折。
为迅速恢复已被破坏的凤山革命组织,推动农民运动深入发展,1928年3月,韦拔群、严敏派黄大权、韦超群、黄定邦等人来到凤山各地,分别发动群众,恢复各级农民协会,扩大农民武装。同月9日,黄大权等领导人在芝山区巴寨召开有五六百人参加的民众大会,传达韦拔群关于恢复农会和扩大农民武装的指示精神。与此同时,廖源芳、黄松坚、黄伯尧指挥农军分别在长里、赐福、牙里打败“清乡”团局武装,恢复了2个乡村农会。
有关凤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的文章
在这期间,黄伯尧、罗福宏、黄伯良、李天心等,还先后到凌云县其他地方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经田南道农民运动办事处批准,黄伯尧在平乐区平旺乡成立凌云县农民协会,黄伯尧任主任,下辖平乐、巴轩、牙里等区、乡农民协会。随着农民协会的成立,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凤山县的农民自卫军组织也得到迅速建立,发展壮大。农民自卫军主要由农民协会会员和农村中的进步青年组成。......
2023-10-09
南山革命老区是指西营、绣川、仲宫、柳埠、高而5个乡镇,总面积约555平方公里,其中有自然村415个,人口约19万人,耕地约14万亩。24日济南解放,市委迁入市内,从此离开了南部山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南部山区人民为支援革命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粮食果品的丰收、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南部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南部山区地形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
2023-10-11
脱贫攻坚,党建引领不可动摇。同时,凤山县强化党员能人培育带动,2018年以来,培养了356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建了100个“党员能人帮带示范基地”和4个“红雁引飞”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8年6月,全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凤山县召开。一线党建亮点纷呈。......
2023-10-09
白书奇出狱后,更加坚定了组建农民游击队的决心,为此他亲自到禹县神垕镇与皮定均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武装部队联系。白书奇农民游击队员早已埋伏在寨壕沟苇子丛林中,只等日军上钩。当日军退到南寨壕沟时,白书奇一声令下,抗日部队和游击队一齐开火。守寨抗日部队五十八团官兵迅速撤离。为防止日军增援,白书奇农民游击队立即撤离转移。半坡店阻击战的胜利,使白书奇农民游击队在人民群众中名声大振。......
2023-08-26
韦拔群带领第二十一师旗帜番号和原第三纵队余下的特务连七八十名战士回到东兰后,立即召集陈洪涛、黄松坚等人开会,研究新形势下坚持斗争的策略和组建红二十一师等问题。师部则转移到地势险要的东兰与凤山交界的西山,指挥反“围剿”斗争。面对敌人的疯狂“进剿”,红三营九连官兵与根据地的群众以大智大勇的革命英雄气概,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2月10日,敌军以重炮接连不断地向红军一、二道防线轰击。......
2023-10-09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后,南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作出的第233次会议决议,划陕西、甘肃、宁夏的26个县为红军编制的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的募补区,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在此期间,国共双方既有摩擦,也有联合。此后,中共佳县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公开活动,国民党县政府再不敢轻举妄动,反摩擦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2023-08-24
截至2019年11月,凤山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49389人降至2636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5.73%降至1.46%,68个贫困村出列53个,脱贫率77.94%。在全区3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凤山县2016年被评为第二等次,2017年被评为第一等次,2018年被评为较好等次。凤越群山千重岭,凝心聚力再出发。......
2023-10-09
手工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政策。与此同时,政府根据“公司兼营、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活跃市场” 的要求,对全县私营和个体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采取调查摸底、报告申请、清产核资入股、建立规章制度等措施,将饮食、服务业的13家商业经营转为农业经营,保留91家商业企业。至此,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结束。......
2023-10-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