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凤山县发展史:社会事业齐奋进

凤山县发展史:社会事业齐奋进

【摘要】:卫生防疫、妇幼保健逐步普及,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12月,自治区授予凤山县“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这是凤山过去工作取得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的缩影,也是激励凤山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大力实施公路通达工程,使凤山率先实现了乡乡通三级、村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屯全部通水泥硬化路。

凤山人民历史以来靠山吃山,住山爱山,改善山区环境,大有撼动石山的本色,他们在艰难困苦的大石山环境中,创造了非凡的工作业绩,各行各业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2012年后,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县馆、站、室三级文化体育服务网络;群众文化体育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每年结合重要节庆,组织开展系列文体活动,把节日文化与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相结合,搭建文化养生大舞台,让更多群众积极参与,极大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物、非遗保护工作有序进行,共录入4个收藏单位31件文物。对全县45处不可移动文物纳入自治区名录并立标志碑。普查的项目建立了档案;新闻宣传工作有亮点有特色。电视台创办的《凤眼》栏目荣获全区栏目创新奖,开办《凤山壮语新闻》等专栏,得到群众的好评;全民健康水平和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提升。全县性职工运动会均能常态化进行,全县参加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人数逐年增长。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校园,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精神。

凤山教育起步较晚,第一所公立小学于1905年设立,第一所中学于1943年设立,教育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委、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主要战略任务来抓,相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04年新设独立高中,成为凤山县教育史上的盛举。到2020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111所(另有教学点76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7所,幼儿园68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所。在校中小学生3.9291人;城镇幼儿适龄入园率100%。全县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基”目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顺利通过国家和自治区的验收。

1951年全县医疗机构只有1所。1978年发展到15所,病床174张,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221人。截至2020年,全县有卫生机构发展到133个。其中县级卫生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11所、个体(民营医院)诊所21个,形成了县、乡(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群众基本卫生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卫生防疫、妇幼保健逐步普及,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底,全县共有农村特困供养人员807人,其中集中供养特困人员80名,分散供养727人。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70户1220人,农村低保对象6878户26676人。全县农村贫困户易地搬迁到县城老乡家园有2592户12070人。农村参加合作医疗200313人,参合率达98.94%。城镇职工医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60岁以养老保险、80岁高龄补贴、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都有最低生活保障,不同的居民可享受到不同的保障。人们共同生活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环境中,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高。(www.chuimin.cn)

“四好公路”全国示范县脱贫攻坚以来,凤山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12月荣获“‘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2019年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模式经验及成效在全国、全区、全市得到推广。

凤山县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作为提升凤山发展优势的一张重要名片来抓,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打造,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生态村、生态乡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多措并举,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全县生态环境,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9年12月,自治区授予凤山县“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2020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授予凤山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

此外,凤山还获得全国核桃示范基地、广西油茶生产基地县、黄金之乡、八角之乡、AAA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森林公园、自治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美丽中国示范县、最佳休闲养生基地、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和品牌。还有八腊、梦娥、中亭等乡村旅游景点。这是凤山过去工作取得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的缩影,也是激励凤山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脱贫摘帽奔小康取得历史性胜利。凤山是国家扶贫重点县,是广西深度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凤山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压责任强机制、建机构强队伍、重精准强政策、抓基层强管理、攻重点强主业、严纪律强作风、抓筹资强投入”的工作机制,以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及饮水安全为重点。积极谋划扶贫产业项目,提出“五长五短”(五长:杉木、油茶、八角、核桃、中草药;五短:林下养殖、桑蚕、富硒大米、高山蔬菜、高山水果)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培育壮大扶贫产业。组织群众外出务工,积极推进“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园” 建设,努力创造群众家门口就业机会,推进就业精准扶贫。大力实施公路通达工程,使凤山率先实现了乡乡通三级、村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屯全部通水泥硬化路。开通凤山至巴马、凤山至东兰二级公路,凤山至天峨、凤山至凌云三级公路。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道路硬化的目标。2019年底,通过自治区核验,全县累计完成53个贫困村和11256户48247人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底通过国家最终验收,凤山正式全县脱贫摘帽,和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的崭新时代。